看我上云梯
2004年3月7日《新闻周刊》以“Who Owns English?”为题的一篇特写,对看过David Crystal的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的读者说来,相信会觉得所言“卑之无甚高论”。因为我们早已知道,英语君临天下,并不因为说英语的人数目多。罗马帝国时代,罗马人的人头数字,虽然比其统治的“顺民”少,但拉丁文是“官方语言”。罗马帝国月落星沉后,罗马公教(天主教)势力不减,拉丁文在欧洲教育圈子和“上流社会”中,继续扮演了近千年的lingua franca角色。
英语取得今天的地位,不是因为比其他语言“美”或易上手。英语的王者地位,是赤裸裸的军事、政治、经济、科技和好莱坞电影大组合形成沛然莫之能御的势力奠定的。英语是“别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的云梯。英语是实施“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工具。斯里兰卡(锡兰)独立后,推行母语(Simhalese)本土化不遗余力。到了20世纪70年代,除了受过高等教育的少数人外,草根阶层可说全是英语文盲。好些“现代化”的工程因此停顿下来。不说别的,就拿农村来说吧,那些阿叔阿伯打开外国进口的肥料和机器,看到英文写成的操作说明,有几个看得懂?
Who owns English?英语谁属?几十年前,这问题听来是无理取闹,但今天形势不同,英语的ownership及五湖四海,字正腔圆的Queen?s English,据《新闻周刊》报道,在一些地区说不定会引人发笑(giggles)或遭受白眼。英语的ownership既然不再是一国或一族群的专利,所以,从前的英文,今天已变为Englishes,以容纳各家各说。十年二十年后,老师大概再无信心改正学生句子上如a book who,或a person which的文法“错误”了。英语的“生态”,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差不多天天在改头换面。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新闻周刊》也滑头,答曰:Depends on who?s talking。要看谁说的。
纯以沟通的观点看,the barbarization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强奸英语”,有时不见得是坏事。伦敦King?s College语言学家Jennifer Jenkins,对世界Englishes特别有研究。她认为一般说来,亚洲人对th的发音有困难。既然如此,如果他们把th当做s或t来念,马马虎虎就算了。这就是说,如果他们把this thing is no good的thing说成sing或ting,你也不必大惊小怪。
端的要who?s talking呢。Jenkins小姐可能言者无心,但她应知这是个处处请求政治正确的时代,她这些言论,易招“种族主义的母猪猡”的咒骂。说实在的,说亚洲人不善说thing thing,就等于说洋人学咱们的京腔时不会“儿儿”卷舌一样胡说八道。
Jenkins还有一个新发现。大概为了避免因亚洲人面对th时口齿不清造成的意外,国际航班的机师在空中跟对方通话时,one two three都会说成one two tree。看来Jenkins在这方面倒没有闭门造车,因为《新闻周刊》的插图中就有一张poster,中文是“欲望城市”,英文呢,是Sex and Da City,足以证明th在亚洲人念来,既可以是s、t,有时亦可变为d。
“我的野蛮英语”有利于沟通,上面已见一二。“半野蛮英语”,一样功不可没。有位名叫Hu Xiaoqiong的同胞,曾在English Today学报为文,认为在中国地区的英语课程,编辑方针应朝China English的方向走。什么是China English呢?譬如说:I have no face to see him/her。No face在这句子相当于ashamed,同样是“没脸见人”的意思。这句China English因此应得到“标准英语”的地位。
I have no face to see him/her这类China English,即如long time,也是约定俗成而来的。十年前洋人不识“风水”真面目,今天《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家家争说feng shui。英语靠二十六个字母起家,落在美国人手上,吸收“外汇”的能力,更显得如狼似虎,只要对自己有利,什么外语的名词与说法,都可以纳为己用,令自己的语言更多彩多姿。No face to see people这种调调,又不是horse horse tiger tiger(马马虎虎)这么难以消化,成为standard English,有何难哉!
Who owns English?看来“见者有份”,因为百年来负隅顽抗的“高鼻族”法国佬也开始软化了。去年秋天,以捍卫法语纯正不受污染为天职的法兰西学院做了一项调查,结果认为法国小学的基础课程应把英语跟数学一样列为必修科。谁料教育部长竟然不买账,不肯实施。但形势实在比人强。法国小学的孩子,百分之九十六自动自发,选修了英语。
刘志侠在《巴黎明信片》有言,“一些过路朋友常向我抱怨:法国人做事慢吞吞,只顾谈天,寄一封信要排半小时队,巴黎人不友善,只说法语……”这种“怨”,我也抱过。法国人在语文方面真是傲慢得TMD目中无人。你跟他讲英文,他瞧着你狞笑,翻白眼。你不跟他讲法文,他会狠心得见死不救,真是TMD没文化。TMD是“他妈的”代号,我从毛尖小姐的专栏学来的。说不定Yankee见猎心喜,有朝一日收纳为China English中的一条,与no face,horse horse tiger tiger共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