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柏楊雜文:“鬼話”中國正史 》
聲音有點特別
柏楊 Bai Yang
寫着寫着,陰歷乙巳年新年光臨,自以為有點頭臉人物,常有避壽之舉,柏楊先生則來一個避年,以示不同凡品,後福無窮。這一避就避到了臺中,除夕而往,初九歸來,整整十天,十天中除了打一場小牌,輸了一萬字稿費,恨不得臥軌自殺外,其他時間,差不多都在和朋友們窮擡杠。蓋柏楊先生的朋友,均年邁力衰之徒,其腦筋被五千年傳統文化醬得跟一盆漿糊差不多,衹有直覺,而無分析。平常日子,看了我的敝大作,一個個怒發衝冠,認為我把“正史”指成鬼話,簡直包藏禍心,如果不念及我孤苦無依,早嚮治安機關打了小報告
矣。雖不打小報告,但見了面一定要把我痛加修理的决心,則早已堅定。故我每到一處,他們就嚴陣以待,來一場劇烈舌戰,其主要武器當然就是“動搖國本”,這句話聽來好像是帽子鋪掌櫃的話,義和團的話,而不像是研究學問的話。嗚呼,當時我就抓住一個老頭的小袖子問曰:“好啦,你說吧,劉邦先生的娘,和一條竜在河邊顛鸞倒鳳,你信乎不信乎?”他瞪眼不答,再問之,他皺眉曰:“太黃太黃。”我曰:“是我問得太黃乎?是‘正史’上寫得太黃乎?抑劉太太幹的那事太黃乎?”他不高興曰:“當然是你問得太黃。”我曰:“我不過是照本宣科,有人做得,你們尊之為‘高祖’;有人寫得,你們敬之為“正史”,我衹不過翻譯翻譯,就“太黃’啦,是啥道理?”老頭不說話,我就再曰:“太黃就太黃吧,咱們且來個學院派,請觀看原文:‘母媼,嘗息大澤之陂,父太公往視,則見蛟竜於上,已而有娠,遂産高祖。’你信乎不信?”他沒法說他信,衹好說不信,我就大喝曰:“好老頭,你連‘正史’都不信,都打算踢翻,欺君罔上,心懷叵測,破壞傳統文化,此可忍,孰不可忍?錦衣衛,給我拿下。”
我既不是明王朝帝崽,也不是忠心耿耿的廠臣,自沒有錦衣衛聽我指揮,表演奇功,把他拿下。但我那一聲大喝,卻頗收先聲奪人之效,至少先把他懾住,免得他努力繼續恍惚。但也因為走一地大喝一地,走一傢大喝一傢之故,到了今天,嗓子似乎仍有點啞也。
閑言少敘,書歸正傳。劉曜先生異樣異稟之後,現在再介紹五胡亂華十九國之二的後趙帝國開國頭目兼第一任皇帝石勒先生。提起來石勒先生,乃歷史上一個怪傑,也是第一等英雄,在皇帝群中,像劉邦先生,出身流氓。像朱溫先生,出身強盜。而出身奴隸的,衹有石勒先生一人。君看過電影上阿拉伯奴隸市場場面乎?石勒先生便如此那般,跟另外一個洋人,共戴一枷,枷,套到脖子上的一塊木板也,一個人戴之都不好受,何況兩個人合戴乎?而他卻從枷下逃生,當上皇帝,曰“高祖”、“明皇帝”。“正史”上對鴨子屎人物,都服服帖帖,對英雄人物,更不會輕易放過,於是在他出生時,免不了也有二十四響禮炮。
石勒先生,洋大人也,僑居山西省武鄉縣,故我們稱他為山西人,以拉關係。別看他閣下從小為奴,降生的時候,卻頗露了兩手,這兩手當然跳不出老套,一套是“怪光衝天”,史書上說,他呱呱墜地時,竟然紅光滿屋,不但紅光滿屋,還另外有一道白氣,從天而降,直垂到院子當中,凡是看到的都“異之”。嗚呼,不但當時看到的都異之,千百年後,連讀到的也都異之。其實“異之”的也不限於看見紅光白氣的朋友,還有當時的名人哩。石勒先生十四歲那一年,隨着鄰居去當時首都洛陽做生意,大概跑得太纍,靠到東門上,長喘了一口氣,也可能沒有喘氣,而吹了一聲口哨,被宰相王衍先生看見,告訴部下曰:“這個小洋鬼子聲音特別,定不安分,恐怕要擾亂天下。”急派三作牌前往逮捕,他早已溜他娘的矣。
這一種“見而異之”的公式,俗不可耐,看了原文,更會有此感覺,《晉書》(捲一○四)曰:“(石勒)十四,隨邑人行販洛陽,倚嘯東門。王衍見而異之,顧謂左右曰:‘嚮者鬍雛,吾觀其聲,視其有奇志,恐將天下患。’馳遣收之,會勒(石勒)已去。”我想文言文最大的特點是,能把無法連貫的東西硬連貫在一起。“倚嘯東門”,看起來好像瀟灑不凡,一個十四歲的孩子,能有如此成熟的表情乎?而王衍先生竟成了擺卦攤的半仙之體,衹要瞧一眼,聽一聲,就斷定他有“奇志”,要捕而殺之,看相看得這麽準的奇才,如果有的話,世界上要太平多啦。讀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王衍先生後來就是死在石勒先生之手的,石勒先生起兵,把他閣下捉住之後,大概有感於他“異之”之恩,沒有綁赴刑場,砍掉他的尊頭,而衹下令推倒土墻,把他活活壓死,二者的關係如此親密,你說妙哉不妙哉?
石勒先生的另一套是“鼓角之聲”,他住在武鄉縣北原山,“草木皆有鐵騎之像,傢園中生人參,花葉甚茂,悉成人狀”。“草木皆有鐵騎之像”這句話有點費解,是每一棵樹都長得像戰馬乎?抑所有的草木聚集一起像戰馬乎?文言文最適合寫鬼話,一譯成白話,便很難弄懂。其實我們也不需要弄懂,衹要知道那是一種異樣就行啦。不特此也,他在大地主師權先生傢為奴時,每去田裏耕種,就聽見打鼓吹號的聲音,他自己聽見還不算,問問和他同時操作的同伴,連同伴也都聽見啦。石勒先生曰:“我小時候在傢,也常聽見這種聲音。”師權先生得到消息就“免之”,免之者,免了他的奴籍,真是舒服之至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搶先閱讀 | 玉皇大帝高坐雲端 | 爬蟲之子(1) | 爬蟲之子(2) | “七十二”學問(1) | “七十二”學問(2) | 好像失了火 | 少有大志 | 頭轉身不轉(1) | 頭轉身不轉(2) | 一根白發定終身 | 鬼話傢慣例 | 肚皮上搞一下 | 聲音有點特別 | 梅花鹿奉命出動 | 石頭咚咚作響(1) | 石頭咚咚作響(2) | 破鞋也出了籠 | 滿天都是飛蟲 | 院中找草(1) | 院中找草(2) | 鑽到肚臍眼裏 | “成大事不恤小節”(1) | “成大事不恤小節”(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