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第十四回 宦海茫茫窮官自縊 烽煙渺渺兵艦先瀋      吳趼人 Wu Jianren

  話說繼之聽了我一席話,忽然覺悟了道:“一定是這個人了。好在他兩三天之內,就要走的,也不必追究了。”我忙問:“是甚麽人?”繼之道:“我也不過這麽想,還不知道是他不是。我此刻疑心的是畢鏡江。”我道:“這畢鏡江是個甚麽樣人?大哥不提起他,我也要問問。那天我在關上,看見他同一個挑水夫在那裏下象棋,怎麽這般不自重!”繼之說:“他的出身,本來也同挑水的差不多,這又何足為奇!他本來是鎮江的一個龜子,有兩個妹子在鎮江當娼,生得有幾分姿色,一班嫖客就同他取起渾名來:大的叫做大喬,小的叫做小
  喬。那大喬不知嫁到哪裏去了;這小喬,就是現在督署的文案委員汪子存賞識了,娶了回去作妾。這畢鏡江就跟了來做個妾舅。子存寵上了小老婆,未免‘愛屋及烏’,把他也看得同上客一般。爭奈他自己不爭氣,終日在公館裏,同那些底下人鬼混。子存要帶他在身邊教他,又沒有這個閑工夫;因此薦給我,說是不論薪水多少,衹要他在外面見識見識。你想我那裏用得他着?並且派他上等的事,他也不會做;要是派個下等事給他,子存面上又過不去。所以我衹好送他幾吊錢的幹脩,由他住在關上。誰料他又會偷東西呢!”
  我道:“這麽說,我碰見的大約就是小喬了?”繼之道:“自然是的。這宗小人用心,實在可笑。我還料到他為甚麽要偷我這表呢。半個月以前,子存就得了消息,將近奉委做蕪湖電報局總辦。他恐怕子存丟下他在這裏,要叫他妹子去說,帶了他去。因為要求妹子,不能不巴結他,卻又無從巴結起,買點甚麽東西去送他,卻又沒有錢,所以衹好偷了。你想是不是呢?我道:“大哥怎麽又說他將近要走了呢?莫非汪子存真是委了蕪湖電報局了麽?”
  繼之道:“就是這話。聽說前兩天札子已經到了。子存把這裏文案的公事交代過了,就要去接差。他前天喜孜孜的來對我說,說是子存要帶他去,給他好事辦呢。可不是幾天就要走了麽?”我道:“這個也何妨追究追究他?”繼之道:“這又何苦!這到底是名節攸關的。雖然這種人沒有甚麽名節,然而追究出來,究竟與子存臉上有礙。我那東西又不是很值錢的;就是那塊黑銅表墜,也是人傢送我的。追究他做甚麽呢。”
  正在說話之間,衹見門上來回說:“有一個女人,帶着一個小孩子,都是穿重孝的,要來求見;說是姓陳,又沒有個片子。”繼之想了一想,嘆一口氣道:“請進來罷,你們好好的招呼着。”門上答應去了。不一會,果然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帶着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都是渾身重孝的,走了進來。看他那形狀,愁眉苦目,好象就要哭出來的樣子。見了繼之,跪下來就叩頭;那小孩子跟在後面,也跪着叩頭。我看了一點也不懂,恐怕他有甚麽礙着別人聽見的話,正想回避出去,誰知他站起了來,回過身子,對着我也叩下頭去;嚇得我左不是,右不是,不知怎樣纔好。等他叩完了頭,我倒樂得不回避,聽聽他說話了。繼之讓他坐下。那婦人就坐下開言道:“本來在這熱喪裏面,不應該到人傢傢裏來亂闖。但是出於無奈,求吳老爺見諒!”繼之道:“我們都是出門的人,不拘這個。這兩天喪事辦得怎樣了?此刻還是打算盤運回去呢,還是暫時在這裏呢?”那婦人道:“現在還打不定主意,萬事都要錢做主呀!此刻鬧到帶着這孩子,拋頭露面的——”說到這裏,便咽住了喉嚨,說不出話來,那眼淚便從眼睛裏直滾下來,連忙拿手帕去揩拭。繼之道:“本來怪不得陳太太悲痛。但是事已如此,哭也無益,總要早點定個主意纔好。”那婦人道:“捨間的事,吳老爺盡知道的,先夫咽了氣下來,真是除了一個棕榻、一條草席,再無別物的了。前天有兩位朋友商量着,衹好在同寅裏面告個幫,為此特來求吳老爺設個法。”說罷,在懷裏掏出一個梅紅全帖的知啓來,交給他的小孩,遞給繼之。
  繼之看了,遞給我。又對那婦人說道:“這件事不是這樣辦法。照這個樣子,通南京城裏的同寅都求遍了,也不中用。我替陳太太打算,不但是盤運靈柩的一件事要用錢,就是孩子們這幾年的吃飯、穿衣、念書,都是要錢的。”那婦人道:“哪裏還打算得那麽長遠!吳老爺肯替設個法,那更是感激不盡了!繼之道:“待我把這知啓另外謄一份,明日我上衙門去,當面求藩臺佽助些。衹要藩臺肯了,無論多少,衹要他寫上一個名字就好了。人情勢利,大抵如此,衆人看見藩臺也解囊,自然也高興些,應該助一兩的,或者也肯助二兩、三兩了。這是我這麽一個想法,能夠如願不能,還不知道。藩臺那裏,我是一定說得動的,不過多少說不定就是了。我這裏送一百兩銀子,不過不能寫在知啓上,不然,拿出去叫人傢看見,不知說我發了多大的財呢。”那婦人聽了,連忙站起來,叩下頭去,嘴裏說道:“妾此刻說不出個謝字來,衹有代先夫感激涕零的了!”說着,聲嘶喉哽,又吊下淚來。又拉那孩子過來道:“還不叩謝吳老伯!”那孩子跪下去,他卻在孩子的腦後,使勁的按了三下,那孩子的頭便嘣嘣嘣的碰在地上,一連磕了三個響頭。繼之道:“陳太太,何苦呢!小孩子痛呀!陳太太有事請便,這知啓等我抄一份之後,就叫人送來罷。”那婦人便帶着孩子告辭道:“老太太、太太那裏,本來要進去請安,因為在這熱喪裏面,不敢造次,請吳老爺轉緻一聲罷。”
  說着,辭了出去。
  我在旁邊聽了這一問一答,雖然略知梗概,然而不能知道詳細,等他去了,方問繼之。
  繼之嘆道:“他這件事鬧了出來,官場中更是一條危途了。剛纔這個是陳仲眉的妻子。仲眉是四川人,也是個榜下的知縣,而且人也很精明的。卻是沒有路子,到了省十多年,不要說是補缺、署事,就是差事也不曾好好的當過幾個。近來這幾年,更是不得了,有人同他屈指算過,足足七年沒有差事了。你想如何不吃盡當光,窮的不得了!前幾天忽然起了個短見,居然吊死了!”這句話,把我嚇了一大跳道:“呀!怎麽吊死了!救得回來麽?”繼之道:“你不看見他麽?他這一來,明明是為的仲眉死了,出來告幫,哪裏還有救得活的話!”我道:“任是怎樣沒有路子,何至於七八年沒有差事,這也是一件奇事!”繼之嘆道:“老弟,你未曾經歷過宦途,哪裏懂得這許多!大約一省裏面的候補人員,可以分做四大宗:第一宗,是給督撫同鄉,或是世交,那不必說是一定好的了;第二宗,就是藩臺的同鄉世好,自然也是有照應的;第三宗,是頂了大帽子,挾了八行書來的。有了這三宗人,你想要多少差事纔夠安插?除了這三宗之外,騰下那一宗,自然是絶不相幹的了,不要說是七八年,衹要他的命盡長着,候到七八百年,衹怕也沒有人想着他呢。這回鬧出仲眉這件事來,豈不是官場中的一個笑話!他死了的時候,地保因為地方上出了人命,就往江寧縣裏一報,少不免要來相驗。可憐他的兒子又小,又沒有個傢人,害得他的夫人,拋頭露面的出來攔請免驗,把情節略略說了幾句。江寧縣已把這件事回了藩臺,聞得藩臺很嘆了兩口氣,所以我想在藩臺那裏同他設個法子。此刻請你把這知啓另寫一個,看看有不妥當的,同他刪改刪改,等我明天拿去。”
  我聽了這番話,纔曉得這宦海茫茫,竟與苦海無二的。翻開那知啓重新看了一遍,詞句尚還妥當,不必改削的了,就同他再謄出一份來。翻到末頁看時,已經有幾個寫上佽助的了,有助一千錢的,也有助一元的,甚至於有助五角的,也有助四百文的,不覺發了一聲嘆。回頭來要交給繼之,誰知繼之已經出去了。我放下了知啓,也踱出去看看。
  走到堂屋裏,衹見繼之拿着一張報紙,在那裏發棱。我道:“大哥看了甚麽好新聞,在這裏出神呢?”繼之把新聞紙遞給我,指着一條道:“你看我們的國事怎麽得了!”我接過來,依着繼之所指的那一條看下去,標題是“兵輪自沉”四個字,其文曰:馭遠兵輪自某處開回上海,於某日道出石浦,遙見海平綫上,一縷濃煙,疑為法兵艦。管帶大懼,開足機器,擬速逃竄。覺來船甚速,管帶益懼,遂自開放水門,將船沉下,率船上衆人,乘舢舨渡登彼岸,捏報倉卒遇敵,緻被擊沉雲。刻聞上峰將徹底根究,並劄上海道,會商製造局,設法前往撈取矣。
  我看了不覺咋舌道:“前兩天聽見濮固修說是打沉的,不料有這等事!”繼之嘆道:“我們南洋的兵船,早就知道是沒用的了,然而也料想不到這麽一着。”我道:“南洋兵船不少,豈可一概抹煞?”繼之道:“你未從此中過來,也難怪你不懂得。南洋兵船雖然不少,叵奈管帶的一味知道營私舞弊,哪裏還有公事在他心上。你看他們帶上幾年兵船,就都一個個的席豐履厚起來,哪裏還肯去打仗!”我道:“帶一個兵船,哪裏有許多出息?”繼之道:“這也一言難盡。剋扣一節,且不要說他;單衹領料一層,就是了不得的了。譬如他要領煤,這裏南京是沒有煤賣的,照例是到支應局去領價,到上海去買。他領了一百噸的煤價到上海去,上海是有一傢專供應兵船物料的鋪傢,彼此久已相熟的,他到那裏去,衹買上二三十噸。”我唶道:“那麽那七八十噸的價,他一齊吞沒了!”繼之道:“這又不能。他在這七八十噸價當中,提出二成賄了那鋪傢,叫他帳上寫了一百噸;恐怕他與店裏的帳目不符,就教他另外立一個暗記號,開支了那七八十噸的價銀就是了。你想他們這樣辦法,就是吊了店傢帳簿來查,也查不出他的弊病呢。有時他們在上海先嚮店傢取了二三十噸煤,卻出他個百把噸的收條,叫店傢自己到支應局來領價,也是這麽辦法。你說他們發財不發財呢!”
  我道:“那許多兵船,難道個個管帶都是這麽着麽?而且每一號兵船,未必就是一個管帶到底。頭一個作弊罷了,難道接手的也一定是這樣的麽?”繼之道:“我說你到底沒有經練,所以這些人情世故一點也不懂。你說誰是見了錢不要的?而且大衆都是這樣,你一個人卻獨標高潔起來,那些人的弊端,豈不都叫你打破了?衹怕一天都不能容你呢!就如我現在辦的大關,內中我不願意要的錢,也不知多少,然而歷來相沿如此,我何犯着把他叫穿了,叫後來接手的人埋怨我;衹要不另外再想出新法子來舞弊,就算是個好人了。”
  我道:“歷來的督撫難道都是睡着的,何以不徹底根查一次?”繼之道:“你又來了!
  督撫何曾睡着,他比你我還醒呢。他要是將一省的弊竇都釐剔幹淨,他又從哪裏調劑私人呢?我且現身說法,說給你聽:我這大關的差事,明明是給藩臺有了交情,他有心調劑我的,所以我並未求他,他出於本心委給了我;若是沒有交情的,求也求不着呢。其餘你就可以類推了。”正說話時,忽報藩臺着人來請,繼之便去更衣。
  繼之這一去,有分教:大善士奇形畢現,苦災黎實惠難沾。未知藩臺請繼之去有甚麽事,且待下回再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楔子第二回 守常經不使疏逾戚 睹怪狀幾疑賊是官
第三回 走窮途忽遇良朋 談仁路初聞怪狀第四回 吳繼之正言規好友 苟觀察致敬送嘉賓
第五回 珠寶店巨金騙去 州縣官實價開來第六回 徹底尋根表明騙子 窮形極相畫出旗人
第七回 代謀差營兵受殊禮 吃倒帳錢儈大遭殃第八回 隔紙窗偷覷騙子形 接傢書暗落思親淚
第九回 詩翁畫客狼狽為姦 怨女癡男鴛鴦並命第十回 老伯母強作周旋話 惡洋奴欺凌同族人
第十一回 紗窗外潛身窺賊跡 房門前瞥眼睹奇形第十二回 查私貨關員被纍 行酒令席上生風
第十三回 擬禁煙痛陳快論 睹贓物暗尾佳人第十四回 宦海茫茫窮官自縊 烽煙渺渺兵艦先瀋
第十五回 論善士微言議賑捐 見招貼書生談會黨第十六回 觀演水雷書生論戰事 接來電信遊子忽心驚
第十七回 整歸裝遊子走長途 抵傢門慈親喜無恙第十八回 恣瘋狂家庭現怪狀 避險惡母子議離鄉
第十九回 具酒食博來滿座歡聲 變田産惹出一場惡氣第二十回 神出鬼沒母子動身 冷嘲熱謔世伯受窘
第二十一回 作引綫官場通賭棍 嗔直言巡撫報黃堂第二十二回 論狂士撩起憂國心 接電信再驚遊子魄
第二十三回 老伯母遺言囑兼祧 師兄弟挑燈談換帖第二十四回 臧獲私逃釀出三條性命 翰林伸手裝成八面威風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