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   》 第14节:第一章、历史回顾(11)      David - Smith

  当欧洲朝着工业革新的道路迈进时,印度在技术革新方面一片茫然,数世纪都没有重大的技术进步。如果说中国在适当的条件下还可能产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话,印度则完全没有希望。拉尔写道:"除了那些民族主义圣徒外,我在中世纪的印度找不到自发的革新希望。尽管有人说印度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主义的压制,但事实上,正是英国的庇护才使得印度成为第三世界的革新先驱之一。"2004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署一份名为《英国统治下的印度非工业化》的报告,由戴维·柯林基斯密斯和杰弗里·威廉森完成。这份报告认为印度工业开始衰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莫卧儿王朝的混乱和衰落,而不是英国的不利影响。
  然而,我们知道印度经济确实在莫卧儿王朝(1526~1858年)统治结束之后取得了一些成就。19世纪50年代的孟买商人开始革新棉纺工厂,并将生产的粗糙的产品出口到中国和日本。主要由苏格兰人经营的加尔各答黄麻工业,在19世纪后半期也得到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孟加拉的煤炭年均产量已经达到1 570万吨,能够满足印度迅速发展的铁路产业的需求。1911年塔塔公司(Tata Company)开办了印度的第一个钢铁工厂(这家公司在九十多年后收购了英国一家名叫格鲁斯的钢铁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工业继续发展。由于从英国进口受到限制,印度国内的纺织业和钢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战后,印度的工业继续壮大。20世纪初期,印度的"抵制外国产品"运动对英国进行了联合抵制,抵制范围从工业产品到金融保险业,这一运动有利地推动了印度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印度政府通过提高关税来支持这项运动,进一步保护了印度的民族产业。30年代初期,各国政府都沿袭美国颁布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1930年)的方法争相提高关税,印度的关税也随之进一步提高。1934年印度进口棉布的关税高达50%。提高关税的效果是明显的,印度的制造业比重在20世纪初不过为8%,到了1936年和1945年分别增长到62%和76%。1913~1938年,印度工业产量的年增长率高达6%,几乎是世界其他地区平均增长率的2倍。印度独立时的工业产量是1900年的6.5倍。
  帝国的资产负债表
  认为英国的统治造成印度的贫困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即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的开销很大。英国人占据了印度的大多数管理、监督和技术岗位的工作,而占印度大部分人口的仍是贫困的农民。麦迪逊研究显示,到1947年印度独立时,1.6亿人中只有300万人在大公司、1 200多万人在小工厂或作坊工作。作为殖民帝国的英国不断榨取印度的剩余价值,20世纪30年代英国每年从印度获得的"上供费"差不多有5 000万英镑。维持英国殖民当局的花销是印度经济的一大负担。在20世纪20~30年代,每年用于支付公务员福利、国债利息和政府采购的费用占据了印度GDP的1.5%,比之前要高出很多。结果,英国统治印度造成的资产负债表的两项都增加了。
  殖民统治的历史早已结束。2005年7月,主张改革的前印度财政大臣(现任总理)曼莫汉·辛格被牛津大学授予名誉学位,他认为英国给印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说:"历史渐渐远去,我们现在可以以一种公正客观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作为印度总理的我,有必要对大家说一句,英国也给印度留下了有益的影响。英国在印度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留下了法制观念、宪政政府、自由的媒体、专业的市民服务、现代大学、研究机构和各种实验室。"德赛的研究表明:英语也是英国留给印度的一大财富,"英语使印度能更加便利地进入全球市场";此外还有知识产权的法律系统和西方化的国家精英。德赛甚至认为英国还打算让印度超过中国,"印度在19世纪50年代就开始兴建铁路和现代工业,这比在19世纪70年代才开始的中国要早20多年,印度的人均外资流入量也比中国多。"为了自身利益,英国也使近代的印度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这对印度无疑是一项巨大的贡献。否则,印度将被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和丹麦的贸易公司瓜分,不同的殖民领地上将会使用不同的语言。最后,德赛总结说:"19世纪时的印度和现在我们常常谈到的印度可不是同一幅景象。"
  帝国的衰落
  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国和印度的经济一直在衰退。1820~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这段时间是欧洲发展的黄金时期,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当然,中国在很早之前也有过类似的产业革新。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曾经作为世界经济"中流砥柱"的中国和印度则停滞不前,早已被西方国家抛在后面。老欧洲、新北美和工业发达的日本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中心。1947年独立后的印度和1949年的新中国比较相似,它们相对于西方强国仍然极为落后。如果我们从150年前算起,中国和印度在1820~1973年间的衰落显得更引人注目。1973年是世界经济的分水岭, 1970~1973年间,西欧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6%,北美占25%;然而中国和印度之和还不到8%,其中中国的经济总量高于印度;中国和印度经济总量之和与日本持平,但此时的日本人口只有二者之和的十四分之一。1973年发生了现代史上第一次石油危机,这使得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紧密联系起来,这些大国最终演变成包括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在内的七国集团。除了意识形态及其他分歧外,没人会记起中国和印度,二者变得无足轻重。虽然它们曾有过极其辉煌的过去,但那早已是不堪回首的前尘往事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导言:中国、印度和世界新秩序(1)第2节:导言:中国、印度和世界新秩序(2)第3节:导言:中国、印度和世界新秩序(3)
第4节:第一章、历史回顾(1)第5节:第一章、历史回顾(2)第6节:第一章、历史回顾(3)
第7节:第一章、历史回顾(4)第8节:第一章、历史回顾(5)第9节:第一章、历史回顾(6)
第10节:第一章、历史回顾(7)第11节:第一章、历史回顾(8)第12节:第一章、历史回顾(9)
第13节:第一章、历史回顾(10)第14节:第一章、历史回顾(11)第15节:第二章、走进中国(1)
第16节:第二章、走进中国(2)第17节:第二章、走进中国(3)第18节:第二章、走进中国(4)
第19节:第二章、走进中国(5)第20节:第二章、走进中国(6)第21节:第二章、走进中国(7)
第22节:第二章、走进中国(8)第23节:第二章、走进中国(9)第24节:第二章、走进中国(10)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