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禪觀正脈研究   》 厚皮蟲聚觀      南懷瑾 Na Huaijin

  世尊介紹了“第五觀薄皮”之後,又再解說第六種觀法。
  一、專心係念在右腳的大指,把它想成腫脹的樣子。從頭到腳都污青腫脹、醜陋難堪。
  二、身子裏長了許多米粒大小的白色蛆蟲,每衹蟲有四個頭,爬來爬去、互相追逐,咬食對方。肌肉乃至骨髓裏,都長滿了蟲,所有五臟六腑都被這些蟲吃光了。
  三、身體衹剩下骨頭和外面的一層皮。蛆蟲把肉吃光了,又蠕動着想爬出皮層。兩眼此時又幹又癢,因為這一部分蛆蟲也想往外鑽。身上的九竅(包括了兩眼)都是這種狀況。
  【作其他修持工夫的,氣脈變化到了這一步,眼睛也會幹澀發癢,甚至會流眼淚。任他變化,對視力及眼機能均有助益。不論老花眼、近視眼或者散光,均可不藥而愈。】
  四,無以計數的蛆蟲穿過皮膚,落到身前的地上,聚成一大堆,互相纏繞咀食。
  【一般凡夫的生理感受,以及靜坐修行者所謂的氣脈覺受,都和我們的肌肉細胞、神經係統息息相關。前面第(2)點提到的骨髓,屬於中樞神經係統;五臟六腑則屬於自律神經係統。此為人體的兩大神經係統。一旦全身肌肉、骨髓乃至五臟六腑等器官都被蛆蟲吃光後,感受自然無從生起。
  道傢、密宗講究修氣、修脈以轉化色身,冀能“即身成就”。其實,不論三脈四輪的運轉,或者大周天、小周夭,及至九轉還丹等氣脈工夫,都是憑藉色身起修,也都未能脫離神經係統的覺受範圍。如今,作此觀想工夫,色身上下都讓蟲子吃光,主管感受作用的神經係統也不復存在,則不必觀空,不必求空,自然達於“受即是空”的境界,五藴中的受陰也自然解脫。
  至此地步,則如老子所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其他四陰——色、想、行、識也就隨之而轉。
  不論白骨觀,或者不淨觀,都是依此原則,超脫氣脈覺受,而直達修氣修脈之終極目標——“忘身”。此可謂“心能轉物”之高超妙用。】
  五、把觀想念頭放在一隻蟲子上,讓它把所有蟲子都吃掉,最後衹剩下它一隻,變成象狗那麽大,身體睏頓,鼻麯如角,來到座前嗅氣,同時瞪着好象燒鐵丸的兩衹紅眼。
  觀想到此,內心生起很大的恐懼。於是反躬自問,這個身體為什麽生了一大堆蛆蟲,同時互相咀食。現在剩下這最後一隻,窮兇極惡的樣子,實在恐怖。
  【如前所說,這些蛆蟲和夜叉一樣,為前身毀犯禁戒的諸惡根本,也是心理結使顯現化“物”的一面。
  各種各樣的心理結使雖然同屬心行的陰暗罪惡面,但未必協調一致。譬如“爭名奪利”的貪欲和“好逸惡勞”的怠情,就往往相互衝突、矛盾。所謂“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要想爭名,要想奪利,往往也需付出相當的努力和代價。因此,心理結使之間常有衝突爭鬥的現象。這種微妙狀況表現在蛆蟲身上,就互相啖食了。】
  繼續觀想身上出來的這些蟲子,“本無今有,已有還無”。“如此不淨從心想生,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既不是我所本有,也不是另有他力加諸於我。
  【從前面的“色陰”“受陰”講到這裏的“想陰”。所有心理結使也是“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因緣和合而有,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實體。要解脫這步心理問題時,不再靠任何影像的觀想了,直接拔出慧劍,以般若慧觀,照見“想藴為空”。】
  同理,“如此身者,六大和合,因緣成之”,六大一旦壞散,身體也就隨着無常而去。前面觀想出的那些蛆蟲,也是“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我們這個身子是蛆蟲組合而成,又那裏有個實體,所以“蟲亦無主,我亦無我”。
  如此“思惟”後,蛆蟲漸漸縮小,而歸於空寂。
  【禪宗之“禪”為梵文譯音,若譯義則為“思惟修”。此處文字用“思惟”,有別於前之“觀”“想”。此用語之不同,大需參究,莫草草略過。】
  修為至此光景,身心和悅,恬然安樂,倍勝於前。
  以上所說,就是第六“厚皮蟲聚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公案三生白骨禪實修禪觀的證驗公案初修專一係念法白骨觀想法
化朽腐為神奇的不淨觀慚愧自責第三觀法化朽腐為神奇白骨觀和淨土
薄皮觀白骨觀和係心一緣顛倒淨穢本來人夜叉的故事
尋尋覓覓厚皮蟲聚觀極赤淤泥濁水洗皮雜想觀新死想觀
具身想觀節節解脫觀白骨流光觀四大觀與九十八結使境界觀
四大第二觀、結使根本觀九十八結使的影事重現附註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