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思考 》 醜陋的日本人 》
第14節:第二節 別了,井底之蛙(3)
高橋敷 Takahashi apply
"釣着了,釣着了!"
許久,許久,大傢都沒有應聲。衹有約翰的歡呼聲,突然變成了無限的重奏,與旭日交匯在一起,穿透山崖與岩石的空隙,飛嚮整個世界。
也許是被約翰高高揚起的、閃爍着金色鱗片的大馬哈魚所喚醒,就連沒有上魚餌的魚鈎也接連不斷地被那些長達四十公分的大馬哈魚吞入腹中。
我們五人把大約四十條獵物裝好,安全地運送到目的地,然後若無其事地趕去上九點鐘的班。事後我查看了一下地圖,簡直嚇了我一跳--以一百二十公裏的時速驅車兩個小時,趕到二百四十公裏以外的地方去釣魚。也就是說,這次上班前的"汽車兜風",如果是在日本的話,則相當於從東京到會津盤梯山,或者從大阪到尾道一帶的路程。
緑色的考問
如果僅僅是這些,還遠遠不足以改變我們頭腦中頑固的日本式的思維模式。為此,我特意乘坐了六個小時的噴氣式飛機,從利馬到貝倫,橫跨了整個南美大陸。從這邊的地平綫到另一邊的地平綫之間,除了太陽和熱帶雨林的緑色以外,竟然什麽也不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似乎衹有這片廣袤的宇宙空間才能對人類精神耐力的極限提出挑戰。這是思維與緑色的考問。就在我即將陷入絶望的時刻,視野中忽然出現了亞馬遜流域的土地,我從心底裏發出了一聲長嘆:啊,我還活着!這纔真切地感覺到了自己的存在。
我曾經許多次試圖用日本式的思維模式,來嚮當地人描述大陸的雄偉壯觀,卻始終得不到他們的認同。例如,在加拉加斯到巴爾塞羅那之間,蔚藍色的加勒比海被峽灣包圍着,形成了狹長而蜿蜒的海灘。在海邊十五至二十米範圍內,點綴着數行闊葉樹木。我拍攝下這些景物,用幻燈片放映給當地的官員們看,並感慨地對他們說道:
"瞧,這纔稱得上是世界級的'橋立'①啊!"
誰知,他們衹是笑了笑,並不為我的話所動。
"哪裏話!先生,要說'世界第一',像馬拉凱波油田啦,沙爾托貝爾瀑布等等,真實太多了,也沒什麽人去看啊。就這麽塊狹長的海灘地有那麽稀罕嗎?"
啊,原來是這樣的。不過,值得欣慰的是,這個"橋立"畢竟延綿伸展達百余公裏之長啊!
---------------
①橋立:日本著名的風景地之一,位於京都府日本海一側,海濱的沙灘呈狹長形。
成為"大陸人"
當兩輛汽車在一條狹窄的道路上相遇時,兩位司機會跑上前來,為了表示偶然相遇的喜悅而親切握手。無論是在得剋薩斯的公路上,還是在高加索的道路上,或者是在肖洛霍夫為之獻出了二十年青春的頓河之畔,分散居住在廣袤的大自然中的人們,完全被這種令人留戀的友好相逢維係在了一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沒有哪個民族國傢是完美的烏托邦(1) | 第2節:沒有哪個民族國傢是完美的烏托邦(2) | | 第3節:不斷撞擊與刺痛讀者心靈的一本書 | 第4節:十五年後的來信 | | 第5節:序言(1) | 第6節:序言(2) | | 第7節:第一節 蛻變之旅(1) | 第8節:第一節 蛻變之旅(2) | | 第9節:第一節 蛻變之旅(3) | 第10節:第一節 蛻變之旅(4) | | 第11節:第一節 蛻變之旅(5) | 第12節:第二節 別了,井底之蛙(1) | | 第13節:第二節 別了,井底之蛙(2) | 第14節:第二節 別了,井底之蛙(3) | | 第15節:第二節 別了,井底之蛙(4) | 第16節:第二節 別了,井底之蛙(5) | | 第17節:第三節 "世界小姐"與祭神美少女(1) | 第18節:第三節 "世界小姐"與祭神美少女(2) | | 第19節:第三節 "世界小姐"與祭神美少女(3) | 第20節:第三節 "世界小姐"與祭神美少女(4) | | 第21節:第四節 排斥日本教授(1) | 第22節:第四節 排斥日本教授(2) | | 第23節:第四節 排斥日本教授(3) | 第24節:第四節 排斥日本教授(4)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