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这里,我们其实有点遗憾,胡雪岩并没有好好去想一想老板临终前所说的话,虽然他很想做好,但还是出了错,所以他最后会破产也是自作自受。有时候别人经意不经意所讲的话,我们其实应该反复地思考一下:他为什么跟我讲这种话?对我有什么启发?我要不要好好来调整一下自己?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老板临终前所说的话,胡雪岩有没有听懂,有没有听进去,我们以后慢慢再检验,他现在才刚刚开始而已。
胡雪岩要感谢谁
我们假设一下,胡雪岩如果没有得到阜康钱庄的资产,他以后会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答案是会的。因为他已经有了良好的个人条件,已经有坚定的意志,他迟早会闯出来的,于老板给他的只是帮助而已。
胡雪岩当然会很感谢他的老板,但以他实际的个性,他会觉得老板把钱庄交给我,我不会辜负老板,但我不是为老板负责,我还是要为父母负责,为自己负责。因为一来钱庄不是他向老板要的,二来这样是害他还是帮他,也很难料定。我们觉得这才是事实。
我们看事情要看得深入一点,否则的话永远做不到终点。当别人无缘无故给你钱的时候,你如果一味感激,很可能就中了圈套,然后就会为人左右,变成人家收买的工具,那自己还有何价值可言呢?老板要不要给,是老板的事,不给也罢,我自己走我自己的路,这样才是对的。所以很多人说胡雪岩应该感谢这个感谢那个,其实胡雪岩从来没有讲过,他不亏心于任何人,也不必感谢任何人。但是有几个人的恩情,是胡雪岩一生一世要感谢的,我们每一个人也应当如此。
第一个,人要感谢自己的父母。胡雪岩的父亲很用心地教他,虽然时间不长,但最起码尽力了。胡雪岩的母亲一辈子跟着他,不断地提醒他,陪他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这样的父母当然要感谢。现在好多妈妈爸爸常常教小孩说“谢谢妈妈”、“谢谢爸爸”,这其实是很可笑的。大恩是不言谢的,孩子从小遇到任何事情都谢谢妈妈、谢谢爸爸,这样他就觉得所有的人情都还完了,将来长大以后就不会懂得什么是恩重如山。邻居阿姨帮你忙,你谢谢阿姨当然是应该,但父母的恩情是一辈子报答不完的,怎么谢得了呢?大恩不言谢,要永远放在心里头,而且报恩要趁早,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是很遗憾的事情。
第二个,人要感谢自己的老师。人一生当中碰到几个好老师,那就够了。到现在我对高中和大学时候的老师都是念念不忘,甚至于小学的老师有一两个也印象很深刻。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最起码老师将我们领进门,所以我们要感谢他们。
第三个,人要感谢自己的上司。胡雪岩的运气很好,他经历的老板心胸都很宽广,有了更好的去处,都是放手让他去,这才使得他不断有更好的机会和前程。有些老板认为好不容易碰到这么一个人才,费心栽培了一番,最好能用他一辈子,有好机会也死把着不放,这样的老板未免有些狭隘。往大了说,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为什么一定要为你一个人呢?胡雪岩遇到的每一个老板都是尽心尽力地教导他,有了更好的机会也都放手让他前往,这样胡雪岩才能够由大阜到了金华,最后有机会进入成就他一辈子事业的钱庄领域。
人一生一世要感谢三种恩情:父母之恩,老师之恩,上司之恩。
一个人如果不是每一个阶段都很扎实的话,突然委以重任或有了更大的机会,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去做。但胡雪岩是学徒出身,又做过跑街、出店等工作,对钱庄一切事务极为了解,所以接管钱庄之后,处理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我们从这里得到一个很好的启示,人最要紧的是时时刻刻充实自己,常常问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自己准备好了,没有机会无所谓,那不是个人能控制的;有了机会又有充足的准备,这样才会干出一番事业来。否则,没有机会还好一点,有了机会反而把自己搞得乱七八糟,那才可怜。
胡雪岩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就是认识了王有龄。王有龄和胡雪岩年龄相仿,虽是官宦子弟,但家道中落,自己也屡试不中。为了让王有龄走上仕途,父亲卖掉了全部家产,为他捐得一个虚官名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力去补实缺了,最后在无奈中客死杭州。王有龄前途渺茫,整日发愁。胡雪岩与王有龄虽是萍水相逢,但对王有龄的处境深表同情,他决心要帮助王有龄。但胡雪岩当时只是一个钱庄的小伙计,为了帮助王有龄,他竟私自动用了钱庄的银子。胡雪岩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帮助王有龄?胡雪岩和王有龄又是怎么相识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