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阿斯巴甜原來是不含甲醇的,但是在人體的小腸碰上凝奶酪蛋白(chymotrysin)時,會慢慢産生甲醇,即是木酒精。甲醇是製造劣質假酒的原料,在人體內被分解成蟻酸及甲醛,甲醛對神經細胞有劇毒,最顯著的急性中毒癥狀是視力突然下降,模糊不清、視野逐漸收窄、視網膜損壞,以致完全失明,其他癥狀還有頭痛、耳鳴、暈眩、惡心、腸胃不適、四肢肌肉虛弱無力、發冷、失憶、肢端麻痹刺痛、行為異常等。
讀者可能聽過阿斯巴甜不能加熱,原因正是阿斯巴甜加熱到攝氏三十度以上時,就會釋放出大量甲醇。試想,像一瓶可樂,在運輸、貯存過程中堆在貨倉裏,都可能遭陽光曝曬,或是一杯用沸水衝泡開的咖啡,放入代糖,溫度都很容易超過三十度,産生甲醇,即使之後降溫冷卻,甚至放入冰箱冷藏,都使代糖即使未遇上小腸內的凝奶酪蛋白,也已含有大量甲醇。
阿斯巴甜製造商的常用藉口是,酒精飲品中也含少量甲醇。然而,果汁或酒精中同時含大量的乙醇,乙醇雖也有害,但遠較甲醇為低,而且身體是先代謝乙醇,減緩、減少甲醇的吸收,降低甲醇的禍害。簡單來說,乙醇可以說是甲醇的解藥!
代糖面世的幾許風雨
阿斯巴甜原是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
G.
D.
Searle
公司於開發抗潰瘍藥物時,意外地發現了這種有強烈甜味的化學物質,於是做了幾項動物研究,並於1974年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初步准許用於幹糧。
然而,因其安全性受獨立學者的強烈質疑及提出上訴,於是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委任了項目小組調查,復核
G.
D.
Searle
公司的申請書。
1976年該項目小組提交了報告,指出申請書確實有不少研究,但其水平相當拙劣,整體上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安全數據;甚至有明顯操縱實驗結果的意圖,恣意玩弄統計數字,蓄意隱瞞或忽然中止不利審查的研究。動物實驗執行上錯誤百出,例如動物可在數據記錄中死而復生、動物"意外"出現腫瘤竟可以割掉,又未在申請書上報告。項目小組最後的結論是要把審查擱置。
G.
D.
Searle
自然不服,1981年1月再度上書申請,竟是火速於同年八月獲準於幹糧中使用,1983年獲準用於有氣飲品。又"巧合地",這幾年間,多名負責審查的
FDA
高級官員相繼在審查後離職,受聘於
G.
D.
Searle
公司或是相關的研究、公關公司。1986年7月,美國審計處(U.
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調查了其中五名由
FDA
轉職到與阿斯巴甜有關的私人機構,審查報告說他們的轉職"未有違法"。然而,這次事件已反映出
FDA
的獨立性蕩然無存,完全受大企業所操縱。
儘管代糖阿斯巴甜是合法商品,但由於有多項報告指出,一些飛行員服用含有阿斯巴甜的果汁、汽水、咖啡後,在飛行時突然有眩暈、痙攣抽搐、顫抖,甚至眼前一片漆黑的狀況出現。
可樂不可樂:
各類碳酸飲料中的糖分較高,長期喝容易導致發胖。可樂中含有安鈉咖,與咖啡因同類,一瓶340剋的可樂型飲料含有安鈉咖50~80毫剋,同時還含有防腐劑。這些成分對身體不好,也沒有任何營養價值,長期喝這些飲料肯定會出問題。
一、可樂含有咖啡因,長喝上癮。
二、可樂含有碳酸,喝多了對身體不好。因為人體處於弱鹼性時狀態最佳。
三、沒有什麽蛋白質等,缺乏營養。
四、長喝會發胖,因為它含有糖。
五、少女喝可樂謹防骨質疏鬆。研究顯示,汽水會加速骨質流失,尤其愛喝可樂的少女,骨折的幾率是不喝汽水者的5倍!
六、
新婚夫婦也要慎喝可樂,,咖啡因在體內很容易通過胎盤的吸收進入胎兒體內,會危及胎兒的大腦、心髒等器官,同樣會使胎兒造成畸形或先天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