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走进中国高层政要 》
第14节:开国将军廖汉生(5)
虹霓 Hong Ni
临行前,主持军队工作的邓小平找廖汉生谈话,态度鲜明而又寓意深刻地说:“你过去是有角的,有硬角,你到了那里要保持这个角!”叶剑英元帅也先后几次叮嘱:毛主席已经多次批评了“四人帮”,你们没事不要往上海跑。
军令如山,人走家搬。2月28日,一架空军专机载着廖汉生一家人连带全部家当从北京飞到南京,老伴白林的脚骨折了,也被背着上了飞机。
上任伊始,过去知道廖汉生性格的老战友们向他进衷言:碰到麻烦事情少讲话。可是他生就那副脾气,看到不顺眼的事,如果别人不讲话,他就一定要讲了。按照小平同志和叶帅的嘱托,他以清醒的头脑立于是非之地,积极贯彻中央军委关于“军队要整顿”的方针,下部队,跑海防,一心扑在部队建设上。
1976年,随着周恩来的逝世,“四人帮”的气焰越来越嚣张,触发了一场席卷神州的政治斗争。南京市成千上万的群众纷纷来到梅园新村原中共代表团驻地悼念周恩来,从上海至北京的那趟列车途经南京时,车厢被人们用油漆刷上了长长的标语,锋芒直指“四人帮”。不久,北京就爆发了影响巨大的“天安门事件”。
清明后第十天,廖汉生等南京军区有关人员、江苏省委负责人被召至北京人民大会堂,向中央政治局汇报南京事件的追查情况。
会上通报: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同去年刮的“右倾翻案风”有联系,邓小平是总后台。发生在南京的事件同北京天安门“反革命事件”的性质一样,时间比北京还早,影响面广,火车上的大标语带到全国去了,军区、省委态度不够明朗,没有制止,追查不力。
这个会名义上是政治局全体成员听取从南京来的四个人的汇报,实际上是批廖汉生和彭冲,江青主批。廖汉生汇报时有人插话,抱怨军区报纸把他讲的“北京事件处理得很好!很好!很好!”删掉两个“很好”,江青听后指责说:“廖汉生,你为什么不制止?”
江青又说:“啊!你不要欺负他了!”
廖汉生已经不止一次听江青说这个话了,他当即火气十足地回答:“今天在政治局召开的会议上,我要把话说清楚,我工作上有错误,但是我欺负没欺负他,政治局可以派人检查。” 当场把江青顶得瞠目结舌。
转眼间到了金秋十月,粉碎“四人帮”的第二天,党中央派了一架飞机将上海、江苏和南京军区的负责人接到北京,当晚开会通报:“四人帮”被扣起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同机来的人有的欣喜若狂,有的沮丧万分。北京的秋夜已经很凉了,廖汉生的心里却感到了一股股振奋不已的热流。
当北京的事情解决之后,党中央立即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上海,要廖汉生防止上海出乱子。
此时“四人帮”在上海的亲信如热锅上的蚂蚁,一个堵塞上海与外界交通、占领广播电台的计划已经制订出来,有人叫嚣:“豁出去干了!”有人犹豫:“等等再说。”
两天后,廖汉生受命匆匆飞回南京,连夜召开会议,迅速部署防范方案,确保上海和整个华东地区的稳定。由于党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没有放一枪一弹,没有出一点乱子,“四人帮”的阴谋就被彻底粉碎了。
转入人大工作,廖汉生从一个老兵变成了一名新兵,看到农民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他高兴地说:“我们的血没有白流。”
进入改革开放和新的历史时期,廖汉生多次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退下来。1982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脱下穿了54年的军装,结束了四海为家的戎马生涯,定居北京。次年,他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连任两届,一干就是十年,由一个老兵转为人大工作的新兵。
其实,他对人民代表大会不算陌生。从1954年的第一届到1993年的第七届,他除了第二届以外,前后当了三十多年的人民代表。不过前两届只是开会时谈谈意见,参加表决。“文革”中的第四届代表是临时确定的,当时有的同志到北京来参加大会时,还不知道自己是代表了。当中国走上民主法制的轨道之后,廖汉生专注地投入到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中。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
|
|
第1节:高层政要与经济特区创办(1) | 第2节:高层政要与经济特区创办(2) | 第3节:高层政要与经济特区创办(3) | 第4节:高层政要与经济特区创办(4) | 第5节:高层政要与经济特区创办(5) | 第6节:高层政要与经济特区创办(6) | 第7节:习仲勋在改革开放(1) | 第8节:习仲勋在改革开放(2) | 第9节:习仲勋在改革开放(3) | 第10节:开国将军廖汉生(1) | 第11节:开国将军廖汉生(2) | 第12节:开国将军廖汉生(3) | 第13节:开国将军廖汉生(4) | 第14节:开国将军廖汉生(5) | 第15节:开国将军廖汉生(6) | 第16节:卢嘉锡的科教情缘(1) | 第17节:卢嘉锡的科教情缘(2) | 第18节:卢嘉锡的科教情缘(3) | 第19节:卢嘉锡的科教情缘(4) | 第20节:卢嘉锡的科教情缘(5) | 第21节:卢嘉锡的科教情缘(6) | 第22节:卢嘉锡的科教情缘(7) | 第23节:谁人真识钱伟长(1) | 第24节:谁人真识钱伟长(2)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