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成就你的君子風範:禮樂人生   》 第1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3)      彭林 Peng Lin

  衆所周知,西周開國之初,周公製禮作樂,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調。這套制度之所以為後世所稱道,因為它是以道德為核心而建立起來的,由此確立了道德在治國理念中的主導地位,這對於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産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到了春秋時期,由於種種原因,這套制度瓦解了,世道大亂,史稱“禮崩樂壞”。貴族們為了權和利,彼此徵戰不息,所以自古有“春秋無義戰”的說法。孔子嚮往周公之禮,既是他對春秋亂世的不滿,也是他對西周道德禮製的嚮往,這是非常正常的,有什麽可以非議的呢!如果孔子持了相反的態度,贊美春秋亂世,那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第二,禮是體現德治、仁政的途徑。周公最早提出“德治”的理念,孔子又提出了“仁”的思想,這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德和仁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無形、無色、無聲、無嗅,對於知識程度較低的人來說,甚至會覺得虛無縹緲。而禮就是把德和仁具體化的制度或者行為方式。先秦歷史上有儒法之爭,爭論的焦點,是實行禮治還是法治。法傢認為,政令的推行要依靠法,凡是不從令者,就用刑罰加以懲處,這樣,老百姓就不敢作亂了。而儒傢則主張以道德教育為主,通過禮來規範和整齊民衆的行為。孔子評價這兩種治國之道時,說過一段非常有名的話:“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他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的結果是“民免而無恥”,老百姓不去觸犯法律,是因為畏懼刑罰,他並沒有羞恥之心。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用禮來保證道德目標的實現,結果就不同了,老百姓因為有了羞恥之心,不僅不會去做壞事,而且還會“格”,就是有上進心。
  禮是體現德和仁的具體形式,離開了德和仁,禮就不成其為禮。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一個內心沒有仁愛之心的人,怎麽會去推行禮和樂呢?就是說,推行禮的人首先應該是一名仁者,一名富於愛心的人。可見,禮與仁是互為依存,相輔相成的。
  第三,禮是修身的手段。在人類社會中,如果任何人都可以放縱自己的行為,那麽,人就和禽獸沒有了區別,社會也就沒有了起碼的秩序,也就沒有辦法再維持下去。所以,儒傢和法傢,儘管政見不同,但都認為人的行為是需要約束的,雙方的分歧在於,究竟用什麽來約束人。孔子主張用內在的道德力量來約束自己,他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雍也》)作為一名君子,一方面要“博學於文”,廣博地學習文獻,積纍深厚的知識,同時要“約之以禮”,用禮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因為禮是根據道德原則製定出來的。衹要在這兩方面都做好了,就一定可以做到“弗畔”,也就是不悖離道了。
  人性都有天然的缺陷,每個人的性格都有弱點。因此,無論是哪種性格的人,如果不藉助於禮,都達不到理想的境界。孔子舉例說:“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xǐ),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論語?泰伯》)意思是說,恭敬而不懂得禮的人,就會空自勞碌。謹慎而不懂得禮的人,就會顯得膽小。勇敢而不懂得禮的人,就會作亂。直率而不懂得禮的人,就會說出傷人的話。平心而論,恭、慎、勇、直這四種性格都不是什麽壞毛病,但衹要離開了禮的指引,都不會結出“正果”。
  類似的意思還可以舉出不少。例如,《論語?憲問》記載,子路問孔子,什麽樣的人才是“成人”(完美的人)?孔子在回答時,提到了臧武仲、公綽、卞莊子等三位魯國的大夫以及自己的學生冉求。臧武仲的智慧,公綽的沒有私欲,卞莊子的勇敢,冉求的學問,都是最為出色的。孔子說,要成為完美的人,僅僅把這四個人的優點集於一身是不夠的,還要“文之以禮樂”,將禮樂與上述四種優點完美結合。可見,禮樂是最重要的修身課目。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第1節:禮樂人生前言第2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第3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2)
第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3)第5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4)第6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5)
第7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6)第8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7)第9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8)
第10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9)第1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0)第12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1)
第13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2)第1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3)第15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4)
第16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5)第17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6)第18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7)
第19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8)第20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9)第2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20)
第22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1)第23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2)第24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