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建筑 》 北京地理之名家宅院 》
也曾俯瞰万日风雷
佚名 Yi Ming
龚自珍从6岁开始就随任内阁中书的父亲在北京居住,只是因为父亲俸银有限,只好租赁房屋,年年搬家,年幼的龚自珍在京城的仁匠胡同、潘家河、门楼胡同和城外斜街都曾居住过。后来祖父去世,龚自珍和父亲一道回到老家杭州。再往后的日子,龚自珍随做官的父亲间歇往返于浙江与北京之间。 "我有箫心吹不得,落花风里别江南",龚自珍独自一人在北京的交际活动是从27岁开始的。在丞相胡同住下后,意气风发的龚自珍主动结交了京城的众多学者官宦。那段时间里,今文经学家刘逢禄、东阁大学士王鼎和魏源与他来往最为密切,他虽然还是人微言轻的士子,却对清廷的现实投以最关切的目光。龚自珍在丞相胡同里写下了《东南罢番身舶议》和《西域置行省议》这两篇最具远见卓识的力作。文中指出的问题在半个世纪后一一得到验证。 1826年,龚自珍开始在上斜街这所宅子里居住。那年他34岁,在回杭州探望家人后,带着妻儿重回京城继续做他的从七品小官。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那风酥雨腻的江南他从此再也没有回去。但在这儿他度过了一生当中目标明确、日渐成熟的五年。他仿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书》的风格撰写的《御试安边绥远疏》这篇改革力作,虽然在朝野引起轰动,但文章里牵涉到太多实权派,它们就显得太"不合时宜"了,因此龚自珍本人也始终没有进入当权者的视野。 虽未入翰林,却已得到同进士出身的龚自珍终于有了科名,可以从容在京师定居,1831年,龚自珍将上斜街的这所宅院卖给了广东巨富番禺人潘仕成。
新京报 编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
|
|
平淡里涌出了波澜壮阔之美 | 弹劾严嵩的阵地 | 松筠画社的摇篮 | 公车上书的开山之地 | 感悟北京 | 思想的审美远胜视觉的冲击 | 人头攒动的"明星"老宅 | 曾经文人荟萃 | 如今游客如织 | 感悟北京 | 从"隐于朝"到"隐于潮" | 晚清文人理想曾在这里激荡 | 老屋墙上不见青砖 | 也曾俯瞰万日风雷 | 会馆里的乡土情谊 | 感悟北京 | 宣南会馆里散发的文化味道 | 屋寒瓦陋难掩盛门气质 | 宅院两次目睹历史开的"玩笑" | 老宅院里也曾天翻地覆 | 梁启超书斋 | 感悟北京 | 走近文化名门的幽深底蕴 | 在满院墨香里回首文豪走过的路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