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   》 第14节:论孝友(5)      李鍌 Li Xian

  孔子叮嘱世人慎交益友,修身进德,真是用心深长哪!
  (三)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①,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第一二·二三)
  章旨
  孔子告子贡以朋友相处之道。
  注释
  ①忠告而善道之尽心尽力地规劝朋友,并且讲究规劝的言辞和技巧。告,音gù。道,音dǎo,同导。
  析论
  人非圣贤,难免犯过。朋友有了过失,自应忠言相劝,不宜袖手坐视。首先是"忠告",据事依理,加以规劝,无所隐匿。其次是"善道",劝谏的内容、辞气,沟通的态度、方法,都须因人、事、情境、场合……之异而深虑详考,加意诱导,以点醒梦中之人。但是,有时"忠告善道",未必为朋友所接纳。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愠不怒,停止劝谏,以免招致嘲讽、辱骂,不但伤害友谊,而且还自取其辱呢!与朋友相处,还是要多留些余地,以免伤了友情。
  (四)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①。"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第一二·五)
  章旨
  子夏开导司马牛顺任天命,修己恭敬,无须以失去兄弟为忧。
  注释
  ①亡音wú,通"无"。
  析论
  司马牛的哥哥桓魋(tuí)是宋国的权臣,谋叛宋景公,失败出亡。几个兄弟也都因此流亡国外。司马牛辗转到了鲁国。他遭逢人伦变故,又失去了富贵,内心的抑郁,可想而知。
  子夏首先针对司马牛的骤失富贵,加以安慰。他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的死生、富贵,都是老天安排的,无法强求。昔日的富贵,就如过眼云烟,不足萦怀。得失既已忘怀,忧愁自然消失了。
  其次,子夏阐述广义的兄弟之谊,来宽慰好友。君子除了顺受天命之外,若能积极地以敬持身,不犯过失;又能待人恭敬,合于礼节,那么全天下的人都会乐于和他相处,把他看成兄弟了。这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道理。
  子夏以孔门义理慰勉司马牛于患难之中,情深意挚,可以说是"忠告善道"与"以友辅仁"的典范。
  问题与讨论
  1. 为什么"以文会友"有助于实践仁德?
  2. 为什么结交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可以有助于为学?
  3. 对于朋友,要如何"忠告而善道之"?
  4. 为什么"四海之内皆兄弟"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序第2节:论道德(1)第3节:论道德(2)第4节:论仁爱(1)
第5节:论仁爱(2)第6节:论仁爱(3)第7节:论仁爱(4)第8节:论仁爱(5)
第9节:论仁爱(6)第10节:论孝友(1)第11节:论孝友(2)第12节:论孝友(3)
第13节:论孝友(4)第14节:论孝友(5)第15节:论修养(1)第16节:论修养(2)
第17节:论修养(3)第18节:论修养(4)第19节:论修养(5)第20节:论修养(6)
第21节:论修养(7)第22节:论修养(8)第23节:论修养(9)第24节:论修养(10)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