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心得 》
第1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4)
傅佩榮 Fu Peirong
方東美先生說:“老師的最大悲哀,是沒有教出一個勝過自己的弟子。”三千弟子,“好學”者唯一,就是顔淵。四科十哲①之中,“德行”為首,領先群哲的又是顔淵。這樣的學生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對於社會與國傢的貢獻,是可以預期的。方東美先生說:“老師的最大悲哀,是沒有教出一個勝過自己的弟子。”孔子有顔淵這樣的弟子,原可快慰平生,現在卻又先他而去,如此悲哀豈可名狀。前賢往哲之芳表,在今日衹能徒供感嘆乎?①:四科十哲:孔子的學生大概可以分為四科,這四科裏面有十位哲學家,“哲”是指古代有學問的讀書人。具體分類為:德行科:顔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科:宰我、子貢;政事科:冉有、子路;文學科:子遊、子夏。名正言順
“必也正名乎!”(《子路》)這是孔子為政之道的第一項考慮。政治是管理衆人之事,為何會與“正名”有關?這是理解儒傢思想的關鍵之一。
原因是:“名”有兩種,一是名實,二是名分。就“名實”而言,可以“循名責實”,任何東西皆有名稱,如日月星辰,是約定俗成,客觀明確的。如果單單談到名實,衹是分析哲學家的偏好,他們對於任何名詞都要先問:“你所謂的XX是什麽意思?”最後還原到感官經驗所能掌握的物質世界。
然而,我們所用的語言中,卻有更多超越感官經驗的名詞,像真、善、美、聖、正義、仁愛、明智、勇敢等,這些名詞又有什麽意義?它們表達的未必是真實界,卻可能是理想界。所謂理想界,是指人以特有的自由及其選擇所構成的世界,其中涉及的是“應不應該”的問題。何以知道人應該如何?這是使哲學家頭痛的焦點。
孔子的做法是:特別註意“名分”。暫且拋開抽象的討論,回歸到一個名稱所對應的本分。譬如:“君”是名稱,他的本分則是“君之道”。“父”是名稱,本分則是“父之道”。任何現存的名稱,都有“應該”的行為規範,這在人類社會是普遍的現象。譬如,古人談起“君”,往往以堯、舜、禹、湯的具體表現作為典型的判準,然後期許及要求後代的“君”,也要“像個君”。
如果政治能夠做到“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顔淵》),那麽人類社會自然穩定和諧,大傢各安其位,各盡其責,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
凡事都要有“法源”,依法辦事,纔可維護公共秩序。因此,“正名”可以兼指名實與名分,讓自然界與人世間都有清楚的稱謂及規範。對於政冶傢而言,則“名分”較為重要,因為人有自由選擇的能力,同時也有為非作歹的可能,如何善加約束,則需由“名分”來界定。《左傳?成公二年》曾錄孔子的話:“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如果名分隨意加給不適當的人,他就會誤用、濫用,造成天下大亂。孔子在強調“正名”之後,接着教訓子路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子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 | 第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 | 第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3) | 第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4) | 第5節:傅佩榮《論語》心得(5) | 第6節:傅佩榮《論語》心得(6) | 第7節:傅佩榮《論語》心得(7) | 第8節:傅佩榮《論語》心得(8) | 第9節:傅佩榮《論語》心得(9) | 第10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0) | 第1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1) | 第1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2) | 第1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3) | 第1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4) | 第15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5) | 第16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6) | 第17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7) | 第18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8) | 第19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9) | 第20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0) | 第2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1) | 第2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2) | 第2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3) | 第2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4)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