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智空和尚講禪   》 第14節:自私的驢      釋智空 Shi Zhikong

  自私的驢
  有一天,驢子隨主人外出,結伴同行的是主人的狗。驢子外表神態莊重,但頭腦卻是空空一片,不想事情。半路上,主人因休息睡着了,驢子就趁機大嚼大啃青草,這塊草地的草特合它的胃口,驢子吃得還算滿意。
  這時狗見驢子大嚼青草,感到腹中饑餓,就對驢說:“親愛的夥伴,我求你趴下身子來,我想吃面包籃裏的食品。”但狗沒有聽到一點回答,驢子衹顧埋頭吃草,怕浪費了這大好時光,影響進餐。
  驢子裝聾作啞好一陣子,總算開口回了話:“朋友,我還是勸你等等看,待主人睡醒後會給你一份應得的飯,他不會睡得太久的。”
  就在這時,一隻餓極了的狼打村莊裏跑了出來,驢子馬上叫狗來驅趕,這時候狗可是不願動,還回敬道:“朋友,我勸你還是快跑吧,等主人醒了再回來。他不會讓你等多久的,趕快跑吧!假如狼追上了你,你就用主人新給你裝上的蹄子狠勁地踢,踢碎它的下巴頦。相信。我的話沒錯,你會把它踢躺下的。”
  就在狗還在說這些風涼話的時候,狼已經把驢子咬死,再也活不過來了。
  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千萬不能互相拆臺,否則雙方都會倒黴。
  許多人活一輩子都不會想到,自己在幫助別人時,其實就等於幫助自己。因為一個人在幫助別人時,無形之中就已經投資了感情。別人對於你的幫助會永遠記在心。相反,你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卻視而不見,像驢子那樣裝聾作啞,到後來你有了危險,別人也會用同樣的態度來對你。
  因此,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相互幫助,而不要相互拆臺。
  鴆鳥和毒蛇
  鴆鳥和毒蛇都是帶有劇毒的動物。鴆鳥的羽毛可以在酒飯裏下毒,能夠致人死命;毒蛇一口下去,牙裏的毒液也足以使人死亡。
  有一次,鴆鳥和毒蛇相遇在一起,鴆鳥撲打着翅膀,準備把毒蛇啄起來吃掉。
  毒蛇急中生智,趕緊說:“喂,別吃我,快別吃我。人們最厭惡的就是有毒的東西,你身上帶有劇毒,都是因為吃了我們毒蛇的緣故。我的毒是沒有辦法除去了,可是你還有機會,衹要你不吃我,身上就不會再有毒了。人們就不會厭惡你了。”
  鴆鳥冷笑了幾聲,開口說道:“你這條可惡的毒蛇,少在這裏花言巧語,我不會相信你的鬼話的。”
  鴆鳥加了把勁,把爪下的毒蛇按得更緊了,接着說道:“你說得很對,我的確有毒,但是人們所厭惡的衹是你,而並不是我。你的毒牙裏帶有劇毒,專門用毒牙去咬人,置人於死地,你是主動去害人,人們自然痛恨你。而我就不同了,我從不用毒去害人,就是偶爾有人用我的羽毛去做些圖謀不軌的事,那也衹是極少數心術不正的人所為,並不關我什麽事。我不但不害人,還是毒蛇的天敵,我幫助人們消滅你們,所以我是人們的好朋友,人們喂養我來捕殺你。你纔是真正的害人精,今天我决不會放過你的!”
  話音未落,鴆鳥就猛地啄了下去,然後把毒蛇吃掉了。
  鴆鳥和毒蛇都是有毒的動物,後者死有餘辜,前者卻深得人們的喜愛,這是因為它們一個是用毒來害人,一個是為了幫助人才會有毒。人們看待事物,不能僅從表面上去區別,而應該深入其本質,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同樣,人們在生活中不能僅以人的美醜來辨別人的善與惡。一個相貌醜陋的人不一定是心術不正的人,而一個相貌漂亮的人也不一定是正人君子。衹是憑藉人們的感官去評價一個人的好壞是不客觀的。人們要客觀地去看待一些事物,就要從本質上加以分析人性的善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禪,妙不可言(1)第2節:序:禪,妙不可言(2)第3節:序:禪,妙不可言(3)第4節:序:禪,妙不可言(4)
第5節:盲人點燈第6節:不幸的騾子第7節:不願說話的長頸鹿第8節:聰明的狐狸
第9節:得勝的鬥雞第10節:火焰和木柴第11節:好為人師的老山羊第12節:葡萄樹和老樹
第13節:鵜鶘第14節:自私的驢第15節:楊樹第16節:言行不一的樵夫
第17節:相遇第18節:小孩買油第19節:痛苦和安逸的蚌第20節:屎殼郎的報復
第21節:桃樹第22節:石頭和道路第23節:獅子的反思第24節:跳蚤和綿羊皮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