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 》 滿族民風民俗詳解:圖像中國滿族風俗敘錄 》
1風味獨特的飲食(5)
富育光 Fu Yoguang
漬菜白肉火鍋 這種火鍋容積大,裝得多,為各類火鍋之冠。其吃法是,將冷凍的白肉製成刨花狀,放入鍋中,即可溶化,再配以酸菜、粉絲、凍豆腐、大海米、蠣黃、凍蟹,並點上口磨湯,肉嫩湯肥,腴而不膩。吃時,蘸以醬油、韭菜花、腐乳,更增添幾分鮮美。這種火鍋,不僅在東北盛行,而且在京津的名店中也有經營。
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又名“滿漢燕翅烘烤全席”。形成於清中葉的清代官府,它不僅是滿漢飲食的集萃,也吸收了蒙、回、藏等民族食品的精華,堪稱中華食品的巔峰。滿漢全席的基調,是滿族的烘烤、蜜餞、鍋類烹法以及甜點、粥品。
在滿漢全席中,滿族餚饌起着主導作用,其中,熊掌、飛竜、猴頭、人參、鹿尾、鹿筋等滿族故土的特産是席上珍餚,其做法是滿族傳統的燒、烤、煮、蒸。在李鬥《揚州畫舫錄》記載的早期滿漢全席中,滿族餚饌的數量很多,如蒸駝峰,蒸鹿尾,野雞片湯,風豬片子,風羊片子,哈爾巴子豬子,挂爐走油雞、鴨、鵝,燎毛豬羊肉,白煮豬羊肉,白蒸小豬仔、小羊仔等。後來的滿漢全席中,滿族菜餚仍占重要地位,如全豬、烤乳豬、燒小豬、野參七星肘子、白哈爾巴、燒哈爾巴等。而火鍋類、涮鍋類和砂鍋類菜餚,也占突出地位,這類菜餚都和滿族風味有關。幹、鮮果品和蜜餞甜餚,及蜜餞果脯為主配料的餚饌,是滿漢全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作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瑰寶,滿漢全席已經引起世界各界人士的註目,這裏,滿族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飲料與果品
滿族飲料有酒、豆漿豆汁、茶、奶茶、酸茶、糊米水等,而酒居首位。別有風趣的是呷涼水。滿族所食果品蔚為大觀,而具獨特風味的是“冰糖葫蘆”、蜜餞和果脯。
飲料
酒,滿語稱“阿魯剋艾”。對於地處高寒的北方民族來說,酒是快樂之友、寒冷之柴,所以酒在滿族的飲料中居首位。滿族先民早就有“嚼米為酒,飲之亦醉”的飲酒習俗。滿族及其滿族先民飲酒的方式頗為別緻,在宴會上,食罷,方以薄酒傳杯而飲,而不是如其他民族先喝酒,再吃飯。《三朝北盟會編》捲四引馬擴《茅齋自敘》,說及金太祖阿骨打主持的一次盛宴場面,“食罷,方以薄酒,傳杯冷飲”。滿族釀酒,見諸文獻的有清酒、醴酒、燒酒、黃酒、湯子酒、鬆苓酒,其中最著名的是米兒酒和鬆苓酒。
米兒酒 往昔,滿族民間祭祀用酒。用小黃米加一定大麯發酵後過淋而成,分酸甜兩種。其味芳香,格外爽口,但後勁較大,以寧古塔産的最為名貴,那裏也稱之為“湯子酒”。
鬆苓酒 是清代著名的滿族酒。其做法是,在山中覓一古鬆,伐其本根,將上好的白酒裝在陶製的酒甕中,埋在其下,逾年後取出,那酒色如琥珀。相傳,這樣便使古鬆的精液吸入酒中,能起到清心明目、理肺化痰之奇功,故名“鬆苓酒”。無疑,這是滿族獵人的一個發明。
豆漿豆汁 女真人“以豆為漿”。承德的滿族愛喝一種豆汁,這種豆汁是用緑豆做粉絲的中間産物,將豆汁發酵處理後加水熬製,倒入羊尾油或肉絲,再放小米(米+查)和細粉絲。吃時,常佐以各種鹹辣小菜、火燒,味鮮價廉,現已成為承德的風味小吃。
呷涼水 以往,滿族喜歡涼水,尤其是隆鼕臘月,暢飲一碗冰冷的涼水,感到格外痛快、甘甜。
蜜餞和果脯
滿族故鄉盛産蜂蜜,有吃蜜漬食物的傳統。所以,把不少水果、野果用蜜漬成蜜餞、果脯。今天,北京的蜜餞、果脯聞名遐邇,是滿族開的先河。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山東畫報出版社 |
|
|
編輯推薦 | 前言(1) | 前言(2) | 1衣着(1) | 1衣着(2) | 2發式 | 3靴鞋 | 4帽子 | 5佩飾 | 1風味獨特的飲食(1) | 1風味獨特的飲食(2) | 1風味獨特的飲食(3) | 1風味獨特的飲食(4) | 1風味獨特的飲食(5) | 2飲食習俗禮儀 | 1滿族先民的住宅(1) | 1滿族先民的住宅(2) | 2滿族的住宅 | 3建房、居住習俗 | 1狩獵 | 2捕撈與海獵 | 3農耕 | 1交通(1) | 1交通(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