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稳稳地做一个高级白领有什么不好?当初出来创业很难的,特别是像我这样,我放弃工作的时候说我要出来做,我一个工程师拿着55,000美金一年的工资,你说能做到这一点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在里面?现在好了,有了三家公司,又不满足了,我真的很困惑:自己究竟需要做什么呢?
"或者真的像那个永远解脱不了的问题: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其实中国的很多人都有一种狭隘的心态,做一个小老板,小富即安。我觉得这是狭隘的心态,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狭隘的心态。"
"小作坊"做到顶峰时,他开始考虑选择另一种生活。他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 其实,命运总是安排了一个机遇,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地方等着你。
1994年的一天,唐骏忽然接到一个电话:"你好,我是微软公司,街头速配机是不是您的发明?"
"对。"
那是唐骏与一个日本公司合作的产品,嘤嘤求偶的青年男女打开街头的电脑,就能够搜索他们感兴趣的资料。在互联网还没有兴盛的90年代初,"街头电脑速配"吸引了很多含蓄内向的东方人。
"产品显示了您杰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有没有兴趣加盟我们公司的日本分部?"
日本分部?唐骏婉言拒绝了。唐骏当时并没有把这个电话看做人生的转折点。那时的微软也还没有达到现在号令天下、唯我独尊的状态,但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非凡潜力的成长型企业。
几个小时后,求才若渴的电话再次响起,对于真正的聪明人,微软公司是决不肯放过任何机会的:"你好,唐骏先生,您是否有兴趣到总部来工作?"当时,微软公司正在开发Windows NT3.5远东版,懂中文又懂日文的唐骏是这个项目的最佳人选。
唐骏记得,当时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微软的网站--呵呵,后来做到微软(中国)区总裁的他,至今还觉得那时微软的网站首页有些滑稽,像个破壳而出的小鸡,仔细一看,黑色的基调,半圆的图形,又像一条停泊的船的剪影。上面一行大写的文字:
Welcome to Microsoft's World Wide Web.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today?
唐骏犹豫起来。我将往哪里去? 唐骏已经发现了自己的企业做不大,而他是个喜欢将事情做大的人。日本、美国的学习经历,使唐骏迅速改变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观念。他看到了未来的局限性,在哪都可以创业,但并非在哪都有进入世界一流公司微软总部的机会。然而,要放弃三家企业,到一个公司从头做起,唐骏又有些犹豫了。
躺在产床上的孙春兰竭力动员丈夫抓住这人生关键的机遇。她劝丈夫:"我们不是已经很无奈地意识到,自己的企业任它怎么快速发展都很难赶超微软?微软的奥秘在哪里?难道你不期望洞悉微软强大的秘密?如果要当老板,在美国100美元就可注册一家公司,什么时候不可以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