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穩穩地做一個高級白領有什麽不好?當初出來創業很難的,特別是像我這樣,我放棄工作的時候說我要出來做,我一個工程師拿着55,000美金一年的工資,你說能做到這一點需要什麽樣的勇氣在裏面?現在好了,有了三傢公司,又不滿足了,我真的很睏惑:自己究竟需要做什麽呢?
"或者真的像那個永遠解脫不了的問題:你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其實中國的很多人都有一種狹隘的心態,做一個小老闆,小富即安。我覺得這是狹隘的心態,在我看來就是一種狹隘的心態。"
"小作坊"做到頂峰時,他開始考慮選擇另一種生活。他需要一個更大的舞臺。 其實,命運總是安排了一個機遇,在恰當的時候恰當的地方等着你。
1994年的一天,唐駿忽然接到一個電話:"你好,我是微軟公司,街頭速配機是不是您的發明?"
"對。"
那是唐駿與一個日本公司合作的産品,嚶嚶求偶的青年男女打開街頭的電腦,就能夠搜索他們感興趣的資料。在互聯網還沒有興盛的90年代初,"街頭電腦速配"吸引了很多含蓄內嚮的東方人。
"産品顯示了您傑出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有沒有興趣加盟我們公司的日本分部?"
日本分部?唐駿婉言拒絶了。唐駿當時並沒有把這個電話看做人生的轉折點。那時的微軟也還沒有達到現在號令天下、唯我獨尊的狀態,但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非凡潛力的成長型企業。
幾個小時後,求纔若渴的電話再次響起,對於真正的聰明人,微軟公司是决不肯放過任何機會的:"你好,唐駿先生,您是否有興趣到總部來工作?"當時,微軟公司正在開發Windows NT3.5遠東版,懂中文又懂日文的唐駿是這個項目的最佳人選。
唐駿記得,當時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微軟的網站--呵呵,後來做到微軟(中國)區總裁的他,至今還覺得那時微軟的網站首頁有些滑稽,像個破殼而出的小雞,仔細一看,黑色的基調,半圓的圖形,又像一條停泊的船的剪影。上面一行大寫的文字:
Welcome to Microsoft's World Wide Web.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today?
唐駿猶豫起來。我將往哪裏去? 唐駿已經發現了自己的企業做不大,而他是個喜歡將事情做大的人。日本、美國的學習經歷,使唐駿迅速改變了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寧為雞頭,不為牛後"的觀念。他看到了未來的局限性,在哪都可以創業,但並非在哪都有進入世界一流公司微軟總部的機會。然而,要放棄三傢企業,到一個公司從頭做起,唐駿又有些猶豫了。
躺在産床上的孫春蘭竭力動員丈夫抓住這人生關鍵的機遇。她勸丈夫:"我們不是已經很無奈地意識到,自己的企業任它怎麽快速發展都很難趕超微軟?微軟的奧秘在哪裏?難道你不期望洞悉微軟強大的秘密?如果要當老闆,在美國100美元就可註册一傢公司,什麽時候不可以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