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荟萃 》 京劇大師程硯秋:戲劇宗師一生中的若幹片斷 》
第14節:聲名初起(7)
鬍金兆 Hu Jinzhao
正在這兩出戲給北京的觀衆帶來極大的藝術興奮時,久病的羅癭公於1924年9月23日,以肝疾不治逝世,終年僅五十二歲。羅癭公全力扶植程豔秋舉凡7年,為程費盡心機,鞠躬盡瘁,留下12個劇本和為人處世的諸種美德,撒手而去了。
羅癭公病逝前,倚枕自草了一個遺囑,更顯示其為人性格:"訃告式雲顯考羅公癭公悼於中華民國某年月日疾終某處。不喜科名官職,前清已取消,述之無謂也;民國未入仕,未受過榮典,但為民而已。為公府秘書、國務院參議上行走及顧問咨議之類,但為拿錢機關,提之汗顔……碑文式:詩人羅癭公之墓,最好請陳伯顔先生(按:陳寶箴之子,又名陳三立,字伯嚴,光緒十二年進士,官至吏部主事、湖南巡撫,勵行新政,同光體主要作傢,光緒三十年(1904)赦戊戌黨復原官,不肯復出。辛亥後避居於蘇浙,以詩書文名世,與羅癭公知己世交,1934年八十五歲卒。)書之。不得稱清詩人,蓋久已為民國之民矣。平生文詞不足以示人,唯詩略有一日之長……程君豔秋義心至性膽掩古人,慨然任吾身後事,極周備。將來震、艮兩子善為報答……"
羅癭公一生潔白,兩袖清風,晚年無私無顧地把全部心血用在程豔秋身上,培養出一個藝足以聞世、德足以照人的大藝術傢,羅癭公的名字將永遠同中國京劇藝術大師程硯秋聯繫在一起。羅臨終前,對程的極高的贊語,其中有很大的自慰;又把程拜托給老友金仲蓀先生,請金代自己繼續輔佐,纔含笑而逝,留下了未完成的劇本《聶隱娘》。
羅癭公從上海歸來後,生病住進了北京當時最好的德國醫院,長達半年之久。昂貴的醫藥費全部由程豔秋承擔。衹要能輓救搶回羅之生命,程不惜一切,但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羅癭公逝世後,程豔秋撫屍痛哭,停演數月,素服一年志哀。他為羅舉行了隆重的喪禮,親筆寫下道出他們師生深情厚意的輓聯:
當年孤子飄零,疇實生成,豈惟末藝微名,胥公所賜;
從此長城失恃,自傷孺弱,每念篝燈製麯,無淚可揮。
真是發自內心的哀痛,樸實動人的描真!
羅終前,流露出身後最好安葬於京西香山、西山一帶的意思。程豔秋遵羅囑,在京西萬花山四平臺購建墓地,厚葬羅癭公。每逢春秋祭日、外出行前和歸來,程必祭掃羅墓,重溫羅公教誨,以激勵檢點自己,多年不輟。
之後趁南去演出之際,他專程去西子湖畔訪謁散原老人陳三立先生,乞得老人書:"詩人羅癭公之墓"七字碑文,酬筆潤五百元。老人不受,感其風義,另賦詩兩章相贈。
程豔秋不斷嚮傢屬子女講述羅癭公對自己的教誨相助深恩:"我程某人能有今日,羅師當推首功";"這樣品格高尚又極有才能的好人,在中國太難得了,不能忘記他的巨大貢獻。"
即使如此,程豔秋仍難以表達失去良師之痛。這衹有藉助文字詩詞,一抒胸臆。他在《〈掞東師手書梨花記劇本提綱〉跋》中,沉痛地寫道:"癭師為秋製麯數十種,而梨花記居首,稿成於辛酉(1921年)……其時癭師初屬稿,輒就商於瑤卿夫子。此提綱當係彼有商定而為癭師所手書者。睹茲遺墨,回憶當年辛勤提挈所以為秋計者,至殷且渥。細如提綱亦且親自握管,不肯假手他人。鳴呼,厚矣!"在安葬了羅癭公後,程豔秋留了這樣動人的詩句:
明月似詩魂,見月不見人;
回想傷心語,時時淚沾襟。
西山雖在望,獨坐嘆良辰;
供影親奠酒,聊以盡我心。
恩義實難忘,對月倍傷神。
程豔秋這些義舉和詩文傳出之後,四海贊揚,稱之為"義伶"。康有為更有詩贊曰:
落井至交甘下石,反顔同室倒操戈;
近人翻覆聞猶畏,為汝懷恩見豈多。
驚夢前程思玉茗,撫琴感淚聽雲和,
萬金報德持喪服,將相如慚菊部何!
此詩藉題發揮,指責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相互傾軋,以怨報德;貴如將相者,反不如一個梨園中唱戲的伶人明事理有道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
|
|
第1節:編者的話 引言 | 第2節:嚴酷的學藝生涯(1) | 第3節:嚴酷的學藝生涯(2) | 第4節:幸遇明師(1) | 第5節:幸遇明師(2) | 第6節:幸遇明師(3) | 第7節:幸遇明師(4) | 第8節:聲名初起(1) | 第9節:聲名初起(2) | 第10節:聲名初起(3) | 第11節:聲名初起(4) | 第12節:聲名初起(5) | 第13節:聲名初起(6) | 第14節:聲名初起(7) | 第15節:程派大成(1) | 第16節:程派大成(2) | 第17節:橫眉冷對(1) | 第18節:橫眉冷對(2) | 第19節:橫眉冷對(3) | 第20節:橫眉冷對(4) | 第21節:生活一變(1) | 第22節:生活一變(2) | 第23節:生活一變(3) | 第24節:生活一變(4)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