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聽南懷瑾講《論語》   》 第1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4)      張保文 Zhang Baowen    許慶元 Xu Qingyuan

  孔子說,女子與小人最難辦了,對她太愛護、太親近了,她就恃寵而驕,讓你無所適從、動輒得咎;對她疏遠一些,她又怨恨你。天下的女人差不多都恨死了孔子這句話,但思來想去,這話確實很有道理。南先生認為,孔子說的不僅僅是女人,還包括小人,而世界上的男人夠得上資格免於“小人”罪名的實在是少之又少。因此,孔子這一句話,雖然表面上駡盡了天下的女人,但又有幾個男人不在被駡之列呢? “近則不孫,遠之則怨”。明智之人在交往之中懂得保持距離。距離對情感而言不是空間上的遠近,而是交往的層次和質量。柴可夫斯基和梅剋夫人是一對相互愛慕而又從未見過面的戀人。梅剋夫人是一位酷愛音樂、有着一群兒女的富孀。她在柴可夫斯基最孤獨、最失落的時候,不僅給了他經濟上的援助,而且在給了他心靈上極大的鼓勵和安慰。她使柴可夫斯基在音樂殿堂裏一步步走嚮頂峰。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第四交響麯》和《悲愴交響麯》都是為她而作。他們不想見面並非他們兩人相距遙遠,實際上他們的居住地僅一片草地之隔。他們之所以永不見面,是因為他們怕心中的那種朦朧的美和愛在一見面後被某種太現實、太物質的東西所代替。
  不過,不可避免的相見也發生過。那是一個夏天,柴可夫斯基和梅剋夫人本來已安排了他們的日程:一個外出,另一個留在傢裏。但是這一次他們在計算上出了差錯,兩個人同時都出來了,他們的馬車沿着大街漸漸靠近。當兩駕馬車交錯的時候,柴可夫斯基無意中擡起頭,看到了梅剋夫人的眼睛。他們彼此凝視了好幾秒鐘,柴可夫斯基一言不發地欠了欠身子,梅剋夫人也同樣表示了一下,就命令馬車夫繼續趕路了。柴可夫斯基一回到傢就寫了一封信給梅剋夫人 :“原諒我的粗心大意吧,維拉蕾托夫娜!我愛你勝過其他任何一個人,我珍惜你勝過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在他們的一生中,這是他們最親密的一次接觸。所以說,真正的情誼是心靈的默契和情感上的升華,聰明的人會把情感放在和理性等距離的位置上,在交往中和對方保持合適的距離。
  規過勸善也有度量 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論語?裏仁》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論語?顔淵》 南先生結合生活實際通俗地解釋了孔子和子遊的話:子遊說,要講仁愛之“行”,也要懂得方法,不能蠻幹。當上司有了不對的地方,你提出意見和建議,如果對於一個問題說的次數多了,雖說是對公司與上級有益,有時卻會招致上司的反感。對朋友也是一樣,朋友有不對的地方,聽不進你的建議,如果你勸告的次數過多,他反而還會與你慢慢疏遠,甚至變成冤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第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第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3)
第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4)第5節:聽南懷瑾講《論語》(5)第6節:聽南懷瑾講《論語》(6)
第7節:聽南懷瑾講《論語》(7)第8節:聽南懷瑾講《論語》(8)第9節:聽南懷瑾講《論語》(9)
第10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0)第1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1)第1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2)
第1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3)第1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4)第15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5)
第16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6)第17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7)第18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8)
第19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9)第20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0)第2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1)
第2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2)第2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3)第2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