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一個真實、平民化的企業傢:王石這個人   》 第14節:第4詞 創業(4)      周樺 Zhou Hua

  創業的快樂旋律總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每當這個時候,他的發泄辦法就是去踢場球,跑到小梅沙去遊泳,而最管用的,是聽朋友劉元生從香港帶來的音樂磁帶。《安魂麯》、《四季》、《命運》,把音量開到最大,讓音樂充滿每個角落,把失落的情緒一點點消解……
  創業的時候,生活也簡單了。他一個人住在小小的宿舍裏,“反正待的時間也沒多少!”他有時這麽安慰自己,所以也就沒想什麽奢華的豪宅了。有一次我問王石,到深圳時沒有對錢的追求這個成分嗎?他笑了:“怎麽可能沒有呢?我到深圳最開始的目的,就是要改變自己的環境。”王石在外經委的時候,經常和外商打交道,外商那種和國人完全不同的生活品質讓他很受觸動,所以到深圳去賺錢成了他最原始的衝動。但到了深圳後,他越來越感受到,創造財富的過程其實更令他感到愉悅和爽快。
  在小小的屋子裏住了幾年後,王石終於等到公司分房子,他分到了一室一廳。簡單裝修後,買傢私的錢還是跟同事藉了一點,說到這裏的時候,王石有些苦笑:“說出來好多人還不相信,覺得我賺了很多錢一樣。可千真萬確,我就是藉了錢。我衹能說我不是窮人。”裝修好的房子已經讓王石滿意了,但沒想到遭到了女兒的打擊。放假的時候,女兒和表姐妹從廣州到深圳來探望王石,一室一廳的房子,屋裏一個空調,客廳一個空調。白天王石忙得昏天黑地,根本沒時間陪女兒,到晚上,王石住裏面,女兒和表姐妹住在廳裏。住了一個晚上後,小姑娘們堅决不肯住了。原來廳裏的空調還沒裝,墻上是一個大窟窿,晚上一颳風,呼呼地叫,王石又不在傢,小姑娘們實在嚇壞了,衹好情緒低落地走了。
  王石感慨:“生活上是太隨意了。”也許,對於理想大於生活的人來說,內心的追求已經帶有了一些宗教色彩,對自己的約束已經讓自己都樂在其中了……
  但擔心也是有的。王石是經歷過政治動蕩年代的人,深圳發展的日新月異,百分之百來源於中央的政策,很多人在暢快工作的同時,也有着一絲擔心,唯恐某天清晨醒來,世界又變了一次顔色。王石也是一樣。
  他有時想,如果不順利就回去嗎?回到廣州?然後他自己馬上就否定了。客觀來說,當然是回得去的,可是他不可能回去了,環境已經變了,窗戶已經打開了,再回到封閉的屋子是不可能的。他也不習慣給自己留後路,王石在一次采訪裏說過:“給自己留了後路相當於是勸自己不要全力以赴。”這是他最不喜歡的為人做法。有句話說得很絶:“置之死地而後生。”雖然沒有那麽悲壯,但對於當時創業的王石,的確有這樣一種破釜沉舟的英勇氣概。“如果政府某一天說深圳不要再做特區了呢?”我問王石。鄧小平當時對深圳說了一句很有偉人風範的話:“大不了收回來。”很有氣魄,對於泱泱大國來說,一定要有這種能屈能伸的氣魄和敢於承擔一切後果的决心,可具體到王石,如果真的要收回去,他怎麽辦呢?他說自己沒想多久就决定了:“我出國!”如果深圳特區收回了開放政策,王石這樣安排了自己的未來。他不是一個走回頭路的人,特別是他歷經了32年歲月纔走到這樣一個明朗的地方。
  王石曾經很感慨,到了深圳,感覺自己好像到了老傢一樣。他的性格和深圳幾乎一拍即合,那種無數的可能性,那種一定要成功的虎虎生氣,那種對新興事物的“貪婪”,都讓王石在深圳這塊土地上感到實在是舒筋鬆骨,即便有些小小的不愉快,他在自己心裏也就雲淡風輕地抹去了。
  從一個旁觀者公平的眼光看來,王石的創業實屬幸運,他適逢那樣一個開放的年代,適逢那樣一個不破不立的年代,適逢深圳這樣一個與他因緣際會的城市。1983~1988年,王石順利地度過了自己的創業期。從深圳特區發展公司到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再到深圳現代企業,最後他終於走到了“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他開始有了一個最明確的奮鬥目標。
  在深圳最初的5年,王石完成了對自己商場上的培訓。他曾經是一個鬱悶的軍人,不知道以後要做什麽;他也曾經是一個工人,當沉重的鋼板壓在他身上的時候,他的願望衹是念大學,去獲取更多知識;他也曾是一個鐵軌邊上的工程技術人員,當漫無目的地走在鐵軌上的時候,他的情緒曾經低落到了極點;他還曾經是風光的國傢對外貿易工作人員,但浮華的表面總是掩蓋不住他內心的空虛,他似乎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後他到了深圳,深圳在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王石也迎來了自己的時代,這裏註定要成就他,他也註定要在這裏烙下深深的印跡。
  這個北方的男人,在中國的最南端找到了自己。我們想象一下當年的一個情景:周末,王石要回廣州傢裏,穿着牛仔褲,隨意地背上帆布背包,來到火車站,買票。售票的人告訴他沒有座位了,於是他很自然就拿了站票進站上車。火車上人頭攢動,王石沒有理會,找到一個稍微寬敞的地方,從背包裏摸出幾張報紙,往地上一鋪,自己則欣欣然坐了上去,再從背包裏摸出一本書,就這樣伴隨着火車的聲音一路回到廣州……
  王石特別喜歡自己那個時候的形象,他曾經對媒體說:“這麽多年過去了,萬科做大了,我也水漲船高地成了所謂的公衆人物,但骨子裏我更喜歡80年代的創業生活,我願意保持已經形成的生活態度和習慣。內心裏,我不認為自己是個大人物。”
  所以他成了那個年代的標桿……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信出版社
第1節:目錄第2節:第1詞 嚴母(1)第3節:第1詞 嚴母(2)第4節:第1詞 嚴母(3)
第5節:第1詞 嚴母(4)第6節:第2詞 壓抑(1)第7節:第2詞 壓抑(2)第8節:第2詞 壓抑(3)
第9節:第2詞 壓抑(4)第10節:第2詞 壓抑(5)第11節:第4詞 創業(1)第12節:第4詞 創業(2)
第13節:第4詞 創業(3)第14節:第4詞 創業(4)第15節:第7詞 對手(1)第16節:第7詞 對手(2)
第17節:第7詞 對手(3)第18節:第7詞 對手(4)第19節:第7詞 對手(5)第20節:第7詞 對手(6)
第21節:第7詞 對手(7)第22節:第12詞 朋友(1)第23節:第12詞 朋友(2)第24節:第12詞 朋友(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