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国风情 》 兩小深圳小子的火綫淘金:在死神腳下搵錢 》
黎明前的黑暗:戰地第一傢中餐廳
劉磊 Liu Lei
帥學軍 Shuai Xuejun
1.戰地第一傢 中餐廳
《尋找他鄉的日子》一出裏,有句話是這麽說的:“衹要有一個鐵鍋和鏟子,中國人就能創業”。最初看到這句話,我的第一個感覺是有些刻薄。出國前也曾經豪情萬丈地想做大生意,但是到了巴格達,纔發現人生地不熟,除了經營餐廳,我們似乎別無選擇。
我們的第一傢餐廳選址在安德魯斯公寓。那時候,安德魯斯公寓衹有阿拉伯餐,我和小何抓住這一點,嘗試去說服酒店老闆伊斯麥伊。
伊斯麥伊是個在英國出生的伊拉剋人,出身名門,傢大業大,受過良好的教育,不論是外表還是性格,都具有鮮明的猶太人特色——我們懷疑他有猶太血統,但是沒敢問,誰知道他是不是潛藏的以色列間諜呢?我們嚮他提起中餐,他很感興趣的樣子,找我們要方案。我們寫了一份又一份,中心議題就是,阿拉伯餐廳是以羊肉為主的單一特色,並不適合歐美人士的飲食習慣,如果改做中餐,檔次可以提高,競爭力得以加強,錢可以賺得更多。
當時,我和小何盯準的是安德魯斯公寓旁巴勒斯坦和喜來登兩座5星級酒店的外國記者,準備賺他們的錢。我們得意地計算了記者的流量:兩座5星級酒店1000多人的總數,按照10天來一次的頻率,一天來100人吃飯,1人消費5美元,日營業額可以達到500美元。按照飲食行業利潤對半的規律,我們每天可以賺250美金!這個誘人的前景也成功地煽動了老闆伊斯麥伊的熱情——不過雖有熱情,他也充分地讓我們領教了阿拉伯人的穩健風格——區區一個餐館的合作,我們天天跑,居然用了一個月纔談下來,經常頭天說的內容到第二天又重複說,像得了健忘癥。好不容易簽下合同,我和小何已經對和阿拉伯人談判産生了深深的恐懼——現在,我們終於可以理解為什麽老外對“歐佩剋”如此頭疼了——那可是一群阿拉伯的談判專傢啊!
當時,按照我們和伊斯麥伊的合作協議,他提供經營場地、水電、服務員、雜工,我們提供管理、廚師,利潤六四分成;合作期限為1年,但設定了3個月的試驗期,在3個月結束後如果生意不好或合作不愉快,任何一方都可以終止合同。當時訂立這項條款的目的就是以安德魯斯公寓為跳板,不想另有高就之後就玩人口失蹤的遊戲,給中國人背上沒有信義的惡名。
我們在出國之前,就已經和廚師商量好了,底薪是人民幣3000元,另有提成。在戰爭地區來看,這個工資不算高。當初在國內招聘的時候,根本談不上什麽吸引力,報名的人寥寥無幾,而且一聽我們沒有任何基礎就直奔巴格達,幾個廚師都嚇得落荒而逃。
後來多虧了我的連襟老梁,他在武漢一冶上班。我在不抱希望的情況下找他幫忙留意,誰能想到,不到一周他就替我找好了人——原來他所在的一冶曾經在伊拉剋有建設項目,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那兩個廚師就在伊拉剋幹過,算是熟門熟路的老伊拉剋了,所以立馬答應下來了。
惟一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在約旦。8月下旬,餐廳進入前期籌備階段,我和小何趕赴約旦接廚師。在安曼遇到了一個中國人,她有幾傢餐廳,準備結業。對我們來說,這真是個好機會——大量調味品,炒菜鍋(我們用了1個月時間找遍伊拉剋,除了平底鍋,找不到一個中式鐵鍋),還有軋面機,我們可以用比較好的價錢拿下。同是炎黃子孫,異鄉相逢,聊天聊得也很愉快,誰也沒有想到,她來自臺灣,和我們交談之下,得知我們來自大陸(開始她大概以為我們是香港的),居然犯了脾氣,寧願把東西賣廢品也死活不願賣給我們。氣得我大駡:我是抱你們傢孩子跳井了啊!
後來在國外呆的時間長了,我們漸漸瞭解到,在海外很多地區,大陸和臺灣人的交流都面臨着很多障礙——多數時候,是互不搭理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海天出版社 |
|
|
劉磊大事記 | 引子 | 整裝待發:騙來的簽證 | 整裝待發:前 瞻 | 整裝待發:“班超”,我出發了 | 在路上:追日之旅 | 在路上:約旦騙子(1) | 在路上:約旦騙子(2) | 在路上:滲透巴格達(1) | 在路上:滲透巴格達(2) | 在路上:艱難着陸在火焰山 | 在路上:王子之死 | 在路上:沒有薩達姆的日子 | 黎明前的黑暗:戰地第一傢中餐廳 | 黎明前的黑暗:無冕之王賴賬 | 黎明前的黑暗:爆炸,爆炸,爆炸 | 黎明前的黑暗:信仰的力量(1) | 黎明前的黑暗:信仰的力量(2) | 黎明前的黑暗:我的員工們 | 黎明前的黑暗:尋歡記 | 黎明前的黑暗:非政府組織 | 黎明前的黑暗:遭遇伊拉剋狙擊手 | 殺出一片曙光:折戟拉希德 | 殺出一片曙光:第二次握手(1)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