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中外建築的文化脈絡:追逐建築   》 西方的誘惑(4)      劉元舉 Liu Yuanju

  然而,當我親眼目睹了他在盧浮宮的那個玻璃金字塔時,我覺得他是個世界級的大詩人了。他何以能夠成為大詩人?我以為除了他那天才的悟性之外,得益於他那東西方文化的融匯能力。
  盧浮宮的那個廣場其實並不很寬闊,歷史沉澱的太多太深的歲月把那片空間擠兌得有些狹窄幽暗和壓抑了。灰色的法式屋頂,屋頂上的浮雕,石塊鋪陳的地面,從上到下,色調都不明朗。一個人置身這片空間很容易就被歷史吞食了。如果一隻鳥來到這裏,它一定不會飛了,因為它面對這般粘稠的空間它不會知道該往哪兒落。我去盧浮宮時已經是下午了,天氣不大好,沒有太陽。這使我更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鬱悶。在這種心境下走近玻璃金字塔,你就會越走越輕鬆,越走越明朗了。尤其到了夜晚,那上頭綴着燈光,像一塊巨大而迷人的鑽石,為這座陳舊的宮殿增添了高貴的裝飾。這已經超脫了通常意義上的建築的意義,從而升華為藝術。  真是不可思議貝先生何以想象出這樣一個瑰麗方案。玻璃鋼材完全是現代的,而金字塔造型又是那樣的古老深邃。這是一種人類智慧的巧妙展示,是一首真正的詩化建築。貝聿銘是個詩人,是個世界級的大詩人。他的詩作不僅有着高雅的意境而且足以打動人類的靈魂。在紐約,在曼哈頓,在那條著名的麥迪遜大街上,矗立着一棟高層建築。在第九層有一間方形辦公室。這間獨具特色的辦公室給來訪的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僅從那幅巨大的裝飾整整一面墻的抽象畫上就可以看出一種東西。房間主人的書架很耐人尋味,擺滿了書。熟悉的人可以發現書櫃上經常更換一些新書,卻唯有一本書脊上印有BAUHAUS字樣的厚書永遠鄭重地擺放在那裏紋絲不曾動過。細心人由此可以想到主人與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格羅庇烏斯的師承關係。令我睏惑得是格羅庇烏斯是包豪斯學派的創始人,而包豪斯建築是特定時代的特定産物,它是實用性的社會性的科學性的,卻不能說是藝術性的,尤其是在格羅庇烏斯的手下是不可能寫出建築詩的。問題就由此而出現了,一個沒有詩的老師如何使學生充滿詩篇?
  帶着這個疑惑我走近貝聿銘。早在哈佛時,貝聿銘就覺得格羅皮烏斯的功能主義過於簡單化。這位性情溫柔的學子竟然在國際式這一大命題上與他的老師發生了分岐。他的論點很雄辨,導致他的老師不得不說:“我並非不同意你,但我希望你能證實你的觀點。”我敬佩貝先生的才華正是緣於他在實踐中的那種證實。他離開老師那簡單化的功能主義越遠,就於藝術與詩捱得越近。六十年代他接受了美國國傢大氣研究中心的設計任務。那棟建築將位於科羅拉多州落磯山脈之中。開始時,貝先生曾嘗試采用一種慣用的建築語匯,並以推敲窗的大小比例尋求適當的尺度感。但他很快發覺以這種常規的手法設計出來的建築放在雄偉蒼茫的群山之中看起來如同玩具一樣。為了獲取靈感,他幹脆走進那崇山峻嶺,風餐野露,真正感受到了大山的磅礴氣勢。在他那敞開的廣阔視野中,一定有着神靈的祥雲在他的頭上翻飛,或者說他那被大自然熏染的性情會把那一座座朝他涌動的山脈幻化成一片姿態各異卻同樣嬌媚的女人朝他翩然而至,撲嚮他的懷抱。他要選擇一個最美麗的女人,那是飛天,還是雅典娜、維娜斯?
  貝先生獲得了重大收穫,他竟然找到了一處十三世紀在岩洞居住的印第安人遺址。這處岩洞很了不起,它很寬廣,以山岩砌築的塔形建築物絲毫沒有在群山面前的渺小感,這足以震撼貝聿銘。他頓時從歷史中得到了啓發,他從大自然與建築的交融中發現了真正的哲學。他由此而接近了美國最了不起的建築大師賴特。貝先生就是這樣在頭腦中生發出了美國大氣研究中心這個物體所應有的形體、色彩、質感,這些都是詩的語言,完全超出了科學技術所能解决的範疇。他决定就地取材,在山上開採合成混凝土所用的骨料,這種材料使建築物的色彩和質感與其山岩背景渾然一體,自然天成。這就是賴特的主張:“我們從不建造一座位於山上的建築,而是屬於那山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目錄尋找建築文脈(1)尋找建築文脈(2)
尋找建築文脈(3)尋找建築文脈(4)尋找建築文脈(5)
尋找建築文脈(6)尋找建築文脈(7)尋找建築文脈(8)
尋找建築文脈(9)西方的誘惑(1)西方的誘惑(2)
西方的誘惑(3)西方的誘惑(4)西方的誘惑(5)
西方的誘惑(6)西方的誘惑(7)西方的誘惑(8)
廣州有個佘俊南張錦秋之於西安(1)張錦秋之於西安(2)
建築學巨擘陳植(1)建築學巨擘陳植(2)建築學巨擘陳植(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