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正解金陵十二钗   》 第14节:怎样认定弃婴的出身      Zhou Saiyuan

  在排除了秦可卿有什么特殊出身和神秘背景的所有可能性之后,我们还是回到小说文本自身上来。
  秦可卿是被秦业从养生堂抱来的弃婴,但是却不能简单地说秦可卿就是出身于养生堂,因而这样的出身就不可能成为宁国府的重孙媳妇。我们要注意这样三点:
  第一,是人们弃婴的出身?
  假定有一个婴儿被父母遗弃在路旁,有人捡到并将他养大成人。捡到这个弃婴的也许是农民或者工人,也许是教师或者医生。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别人只会按照他家长的身份、职业来确定其出身,说他出身于农民家庭或者工人家庭、教师家庭、医生家庭,决不会说这个孩子出身是"路旁",不会说这个孩子是"野婴",更不会说是"野种",那是骂人的话,这是显而易见的。秦可卿出身的确定,同样是这个道理,不是按照她是否曾经在养生堂呆过,而是看她在谁家长大。
  我们首先来看看,秦可卿多大时候被秦业从养生堂抱回家的?
  第八回写道:"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那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
  我们来推算一下:既然现在秦业年近七十,那么应当是六十八或六十九岁,绝对不会小于六十七岁。而他是在抱来秦可卿之后年已五旬以上才得的秦钟。很明显,秦业的岁数减去秦钟的岁数,就应当和秦可卿被抱来的时间十分接近。那么应当是什么时候呢?
  我们来看看秦钟的岁数。第五回秦可卿说过,她弟弟和贾宝玉同年,所以应当也是十二三岁。这样六十七至六十九减去十二三,如果我们取中,那么秦业应当在五十五岁左右才得的秦钟。从上面那段话尤其是"那秦业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的语气来看,也应当是秦可卿被抱养好几年之后才得的秦钟。秦可卿死的时候多大岁数呢?十三回交代贾蓉二十岁,因此秦可卿死时应当是十七至二十岁。她的岁数不可能比贾蓉大。在这里我们不能忽略一个关键的字眼"抱",而不是"领"。也就是说,秦业将她从养生堂抱回家时,她可能是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不会超过一周岁。如果秦可卿已经好几岁了,那就不叫"抱"养而叫"领养",领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回来。所以秦可卿虽然在养生堂呆过,但时间极短,她是在秦业家而不是在养生堂长大的。讨论秦可卿的出身要把这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考虑进去,养生堂对秦可卿的成长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影响。秦可卿的出身应该是为官作宦的秦业家。至于为什么她的亲生父母将她送到养生堂,也许家里太穷养不起,也许是私生子,这个没有关系。
  至于说秦业后来却又生了儿子秦钟,证明他有生育能力,怎么自己不想法生一个,倒去养生堂抱了一儿一女,似乎有些说不通,因此就推断秦可卿一定有神秘背景。其实秦业这种情况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生活中由于结婚后久不生育,抱养了孩子,后来自己又生,这样的事并不罕见,在封建社会可以纳妾的情况下,尤其容易出现。我有个朋友结婚十几年没有生育,结果从福利院(相当于从前的养生堂)抱了一个。谁知第二年夫人就怀孕了,接着生了一个儿子。大家都说他们是铁树开花。还说,怪不得民间有个说法:抱来的孩子能给人招来自己生孩子。大概秦业等不及了,抱了两个,结果没有想到续弦的夫人或者妾生了个儿子。所以这和秦可卿的出身没有内在联系。
  第二,是秦可卿出身不算寒微,她在秦业家受到良好教育。
  有读者认为秦可卿"出身寒微",因为她父亲秦业只是个营缮司郎中,是个很小的官,所以秦可卿根本不可能成为宁国府重孙媳妇。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探讨一下秦可卿的出身是不是寒微的问题。
  红研所校注本第八回在关于"秦业现任营缮郎"一句下有一条注释:"营缮郎--官名,明清时工部有营缮司,设郎中、员外郎等职。"按说这个注释已经可以证明秦业不是很小的官了。郎中相当于现在的司局长,这还是很小的官?
  现在我们根据《清史稿·职官志》来仔细看看:工部下设营缮等四个司,营缮司"掌营建工作,凡坛庙、宫(殿)府(敕建府第)、城郭、仓库、廨宇(官吏办公的地方)、营房,鸠(纠合,纠集)工会材(决定用多少人工和材料,让谁去承办),并典领工籍(掌管用工情况,因为和工程费用有关),勾检木税、苇税(管理木材、芦苇--苇箔等建筑材料的税收)"。营缮司除相当于司局长的郎中(正五品)和副司局长的员外郎(从五品)各数人外,下面还有一些主事、笔帖式之类的官。曹雪芹在那个文字狱特别恐怖的乾隆年间写《红楼梦》时为了避祸,故意模糊朝代纪年,所以往往杂用不同朝代的官职,这个营膳郎就不见于记载。所以秦业有可能是郎中或员外郎,也可能比这司局级要略低些。从主事六品和"学习行走者(见习官员)有额外司员、七品小京官"来看,这个营缮郎至少是个六品官,绝对不会小于七品,起码相当于处长。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就说到,贾政一开始就是皇帝"额外赐了""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先已升了员外郎了"。所以秦业与贾政同朝为官。这就是与贾府"瓜葛"的由来。和贾府相比,秦可卿家的门第虽然不算显赫,不过也是官宦之家,有可能是郎中或员外郎,总之比县太爷要大,不算寒微。
  至于秦业的名字,脂批有"业者,孽也,盖云情因孽而生也",这是曹雪芹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故事作了重大修改后留下的痕迹。我们对这个人物要从他在文本中的表现来看,而现在的文本秦业已经与"孽"无关了。
  有读者认为,秦可卿如果真的只是秦业的女儿,那么她在贾府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就一定会有自卑心理;既然她生活得很自在,那么她一定是因为出身比贾府更加高贵。首先,出身与自卑心理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就很值得怀疑。再说,这种猜测又陷入了一个悖论:如果秦可卿出身真那么高贵,一直因此而活得自由自在,她怎么会突然之间心理压力这么大,弄到最后被迫自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红楼一春梦 百家讲坛
第1节:前言第2节:误读造成许多谜
第3节:秦可卿艺术形象第4节:乳名兼美字可卿
第5节:不正常的男女关系第6节:给秦可卿看病的不是御医
第7节:混饭吃久惯行医第8节:用那棺木纯属偶然
第9节:真的假货第10节:存在着一个悖论
第11节:秦可卿出身的秘密第12节:某亲王之女的旁证
第13节:不以异姓相视第14节:怎样认定弃婴的出身
第15节:可以肯定秦业是个清官第16节:出身神秘的秦可卿
第17节:秦可卿责任的两个关键第18节:曹雪芹对秦可卿的态度
第19节:红学中还有多少学第20节:曹雪芹自叙传的观点
第21节:贾宝玉即是曹雪芹第22节:蛛丝马迹
第23节:黛玉死因的几种说法第24节:林被玉带动与其主动性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