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故乡在纸上:一个村庄的历史和命运   》 第14节:传统的覆灭(2)      潦寒 Lao Han

  张道门里出师,家具做得很有名,雕刻更是非同一般。那年月,牙街是一个比较繁华的集镇,镇上有一位贡生,女儿出闺时请张道去做嫁妆。刨砍锯拉,月余,嫁妆做齐。女儿出嫁那日,嫁妆抬去时,立即赢得四邻与亲家的啧啧称赞。特别是雕刻的花鸟鱼虫、戏水鸳鸯更是活灵活现,让抬嫁妆的人手摸着嫁妆,不忍有半点碰损。贡生大为自豪,女儿出嫁后,不但重礼酬谢张道,还提出要与张道义结金
  清末,一个贡生和一个木匠结拜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那种社会中身份、地位、名誉、财富的等级制度尤为严明,常常使平民百姓无法进入所谓的超过自身阶层的圈子。古如此,今也如此……
  张道自然受宠若惊,中午酒筵摆上,他邀请一些有头有脸的乡绅作陪,一切就绪,贡生入筵,环视四周突问:"家父为何不在?"张道随口说:"家父年长,不便入筵,在厨房用饭。"贡生一听脸色立变,厉声责问:"亲生父母尚且如此,何况兄弟之谊?"说罢拂袖而去……
  故事的魅力就在于此,"亲生父母尚且如此",一个人如果连亲生父母都不尊重,更不要说兄弟朋友了。故事一代代传了下来,人们在议论中自然地发挥着它本身具有的道德力量与批判意识。岁月流逝,光阴荏苒,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否由这种具有批判意识的故事、道德舆论一代代传承下来?于是,笔者开始把故事延续下去,在民众口传的大众文化中上升到书面与殿堂,在深一层文化意义上寻找舆论的力量和我们那些久违的优良传统……
  2
  世事有升降,人心无古今,这句话出自哪儿,我一时记不清了。同时也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不以为然。因为不仅现在的人在说,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发出"无君无父、礼乐崩坏"之感叹!两千多年了,一直不就是这样吗?然而,许多事,总是会出乎你的意料……
  我懒得提他们兄弟三个的名字,怕脏了我的笔。这兄弟三人与我生活在同村,各位均娶妻生子,担负起了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角色。其父年迈体衰,又加上病魔缠身,连自食其力都是一种奢望。秋收之时,地里玉米该收了,但力不从心。别人的玉米都收了且麦子都种上,其父仍在病床上念叨自己的玉米还长在地里。道德的力量、舆论的力量,在没有羞耻感的人面前一点作用都不起。三个儿子与三个儿媳各说各的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没有羞耻感者口中变幻成各种不应该赡养父母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最后老者的外孙女来后,一步一落泪地将外公的玉米给收了。
  父亲老死后两三天,没有人到场,一直在为谁受父母的好处多,谁应当出多少财物争论不已。其母死后,一直没有人知道。一周过去了,邻居闻一股股臭气,最初认为是谁家的鸡、狗死了,四处找臭气的发源地。"这几天怎么不见这位老婆,是不是出意外了"。破门而入,老太太的尸体发酵,眼里生蛆。老太太的兄弟发火了,找来三个外甥理论。意外的是,已经四十来岁的小外甥领着两个儿子拎着刀,明目张胆地将自己的亲舅舅轰走了。
  事件到了难以挽救的程度后,其舅报案了。乡民政所和派出所的司法人员到场后,要对兄弟三个人施行司法制裁时,迫使兄弟三个风风光光地将臭了六七天的母亲安葬,才得以完结。
  有一次回老家,好多人见我说,小五,能不能将这件事写成电视剧,让天下的人都看一看。我无言已对,我知道,恶无止境,不知道这种事让更多的人知道是坏,或是好。
  3
  我很少有无话可说的时候,今天就是一个例外,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无论怎么为这件事寻找原因或者道义指责,都觉得是那么的无聊和苍白无力。
  "书行报国无长物,唯有手中笔如刀。"把这两个真实的故事放在一起对比一下,恐怕是作为愤怒的我,唯一的感慨罢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春风文艺出版社
第1节:序一:为责任而写作第2节:序二:春初新韭,秋末晚菘第3节:高高的栗木门楼(1)
第4节:高高的栗木门楼(2)第5节:高高的栗木门楼(3)第6节:高高的栗木门楼(4)
第7节:高高的栗木门楼(5)第8节: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第9节:纸上的痛苦(1)
第10节:纸上的痛苦(2)第11节:值得商榷的"封建意识"(1)第12节:值得商榷的"封建意识"(2)
第13节:传统的覆灭(1)第14节:传统的覆灭(2)第15节:忍耐与善良(1)
第16节:忍耐与善良(2)第17节:与生俱来的高贵(1)第18节:与生俱来的高贵(2)
第19节:家乡的人命案(1)第20节:家乡的人命案(2)第21节:家乡的人命案(3)
第22节:在嬗变中没落(1)第23节:在嬗变中没落(2)第24节:在嬗变中没落(3)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