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演绎 》 话说唐僧 》
求法缘起(1)
冯宝善 Feng Baoshan
唐僧赴西天取经,自然有它的缘起。宋人讲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三藏法师说道:“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这里讲的已经是奉旨取经。在章回小说《西游记》里,对此有了更具体的交代。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中写道,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大雷音宝刹,举办盂兰盆会,聚集了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释迦牟尼讲演大法:
如来讲罢,对众言曰:“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诸菩萨闻言,合掌皈依,向佛前问曰:“如来有哪三藏真经?”如来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洵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当有观音菩萨,行近莲台,礼佛三匝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
叙说佛界已了,在接下来的第九回、第十回、第十一回、第十二回共四回文字中,小说接着再来讲述东土以及观世音寻找善信的故事。
话说泾河龙王在行雨中更改了时辰,克扣了点数,违背了玉帝的旨意,干犯了上天的天条,要被执行处决。神算袁守成向他透漏:问斩的时间在明日午时三刻,行刑官是人曹官魏征。并指给他一条活路:想要活命,可以去找唐朝太宗皇帝求救。性命大事,老龙王自然不敢怠慢,火急火燎地来到人间,托梦给太宗,向太宗哀求。太宗也爽快地答应,要为他帮忙。
到了次日,唐太宗便宣魏征入朝,陪自己下棋。午时三刻,一盘棋尚未下了,魏征却已伏在案上,鼾然入睡。过不多时醒来,继续与太宗对弈。就在这时,朝门外但听得大呼小叫,有大将秦叔宝、徐茂功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龙头走了进来。原来是魏征刚才片刻的小憩之间,元神出壳,已经往天上去执行过了任务。太宗却因此无意中失信了龙王,被龙王告到了阴曹。
太宗的魂魄被拘到了阴曹,龙王要和他对执。魏征昔日的朋友崔珏在阴曹做了判官,靠他打点,太宗也颇得到照顾。崔珏还冒险为太宗私下里增改了阳寿,又借给他大量的冥币,替他散发给了阴曹中的饿鬼,这样,太宗才得以顺利地还阳。临别,崔珏告戒太宗,还阳之后,要在人间做一个水陆大会,来超度这些阴间的孤魂游鬼,如此方能够享有太平安宁。
还阳以后,太宗皇帝自然不敢爽约,便与群臣商议,要邀请诸佛,选举一名大德行者来做坛主,设建道场,做水陆大会。最后选中的是玄奘法师。太宗召见,封玄奘法师为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禅都僧纲之职,择定吉日良时,开启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
再说观世音菩萨,在奉了如来佛法旨后,带了三件宝贝:锦襕袈裟、九环锡杖、金紧禁三个箍儿,来到了长安,要寻找取经人。刚到长安,听说有这么一个大会,也是机缘凑巧,正中下怀,便决定前去观望。等见到了坛主玄奘法师,原来正是他曾经引送投胎的长老,原为西天极乐世界降下的佛子,观世音心中十分欢喜。于是,观世音变化成了癞和尚,与弟子木叉在长安街头闲走,兜售他的锦襕袈裟、九环锡杖。大臣萧瑀见到,将他们引进宫中。观世音将宝贝赠给了唐太宗。
到了大会举行的日子,观世音前往听玄奘说法。听了一阵,观音走上前去,高声喊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吗?”玄奘说:“眼下的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道‘大乘教法’是什么。”观音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生,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西游记 |
|
|
王立群作序(1) | 王立群作序(2) | 楔子(1) | 楔子(2) | 楔子(3) | 楔子(4) | 华阀裔孙(1) | 华阀裔孙(2) | 华阀裔孙(3) | 净土寺出家(1) | 净土寺出家(2) | 游学大江南北(1) | 游学大江南北(2) | 求法缘起(1) | 求法缘起(2) | 求法缘起(3) | 求法缘起(4) | 杖策孤征(1) | 杖策孤征(2) | 杖策孤征(3) | 杖策孤征(4) | 杖策孤征(5) | 杖策孤征(6) | 穿越西域各国(1)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