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 “开坛元勋”和“一千零一人”(2)      马瑞芳 Ma Ruifang

  我很想看阎崇年面对记者刁钻问题时如何应对?遗憾的是山东记者太老实本分,跑文化的记者一点儿“狗仔气”没有,不像某些南方记者,提问时挖个坑叫专家掉进去,然后再大骂专家、自己出名。
  有个记者向阎崇年提出他是不是“开坛元勋”的问题。
  阎崇年回答:“我不是百家讲坛‘开坛元勋’,在我之前上过讲坛的,大概有一千人。”
  我跟阎崇年夫人解立红远远地坐在记者身后喝茶。一听到这话,我笑道:“何不干脆说‘我是一千零一人’?多有趣?”
  解立红说:“他不会这样说。他得考察清楚才能说,他是不是第一千零一人。”
  我哑然失笑。是啊,如果阎崇年是百家讲坛第999人或1002人,他说他是“1001人”岂不就讲错了?历史学家和搞文学的不是一条道上跑的车。不过我也怀疑,如果阎崇年听到“白发三千丈”,他难道要说:“我得拿把皮尺量一量,可不要是3001或2999丈!”
  阎崇年不承认是“开坛元勋”,说自己是“准1001人”。但使百家讲坛在影视观众竞争战中起死回生,他是首功之人。
  其实,我和阎崇年、解立红都记错了,百家讲坛到现在为止,不过有四百多位专家登过台,绝对不可能在阎崇年之前就有一千人。
  百家讲坛初创时基本是“大家讲坛”,以片头人物为代表: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时间简史》作者霍金、欧元之父蒙代尔、古典诗词研究名家叶嘉莹。
  有意思的是,“含金量”非常高的大家,组成个“铁锡节目”。
  所谓“铁锡”,开始指播出时间“铁锡”,是最不合适的中午。后来收视率也“铁锡”,几乎在科教栏目垫底。我说“几乎垫底”,是百家讲坛后边还有个真正垫底的“读书时间”。电视观众才不管你主讲人有没有世界性学术地位,才不管你有没有名气或有多大名气。你讲的不对我心思,我就打台,我一打台,收视率就掉下来。而中央电视台对栏目实施收视率“末位淘汰”。“读书时间”已被淘汰出局,马上轮到“百家讲坛”了。
  这时,清史专家阎崇年姗姗而来。有个传得很广的说法是:“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讲的,阎崇年老师是第一人。”
  榜样的力量无穷。此后登上百家讲坛的各路神将,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用“学问”酿“评书”,拿“故事”说“历史”、说“名著”,在百家讲坛几乎成了“潜规则”。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多么有名的专家,都得把自己的学问讲到广大观众能听懂,能接受。
  阎崇年走上百家讲坛,百家讲坛开始走下神坛。
  百家讲坛收视率渐渐窜红,雪藏书斋五十年的阎崇年一举成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百家讲坛
一 谁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1)一 谁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2)
二 为什么必须观众喜欢(1)二 为什么必须观众喜欢(2)
三 《百家讲坛》是不是“魔鬼的床”(1)三 《百家讲坛》是不是“魔鬼的床”(2)
四 学术为什么要向大众传播(1)四 学术为什么要向大众传播(2)
五 我们应该怎样走上讲坛(1)五 我们应该怎样走上讲坛(2)
六 观众想在《百家讲坛》那里看到什么(1)六 观众想在《百家讲坛》那里看到什么(2)
“开坛元勋”和“一千零一人”(1)“开坛元勋”和“一千零一人”(2)
公路铁路饭店通票(1)公路铁路饭店通票(2)
“我很高兴做学术明星”“两大好处”和“一个观众”
于丹“酷评”和“捧哏”性情中人易中天
易中天神猴也?(1)易中天神猴也?(2)
不给你这个鸡场下蛋了(1)不给你这个鸡场下蛋了(2)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