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草根红学杂俎   》 曹雪芹续妻考(10)      Deng Suifu

  此外,庚辰本第二十二回宝钗过生日,贾母叫凤姐等人点戏。有眉批云:“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原误寥寥)矣!不怨夫!”第三十八回湘云请客,宝玉要合欢花浸的酒。有夹批云:“伤哉,作者犹记矮 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这些都明显地透露出:脂砚斋确是被作者写入书中的“当日所有之女子”中的一员。具有上述类似意味和口吻的脂砚斋批语,真可谓不胜枚举,因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当然,在脂砚斋的批语中,偶尔也有故意掩盖自己的性别身份的情况。较突出的一例,是庚辰本第二十一回回末批语中的那首题诗,其中“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便以“先生”之称相掩饰。但只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在这种地方不如此称呼,恐怕也很难恰当措词——难道可以公然写上“脂砚夫人恨几多”么?但尽管有这种掩饰性的称呼,却因在诗中将自己的“几多”隐恨,与茜纱公子(宝玉)的“无限”深情写作对偶句,便仍然泄露了天机。这与甲戌本《凡例》所录“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的诗句如出一辙。
  至于庚辰本双夹批中有极少几条谈“风月”,谈养戏子的经历等明显为男性口吻的批语,如前所述,我以为正是畸笏在最初过录早期批语时,不慎混入了极少数棠村、松斋等人的批语所致。然而另有一些确属脂砚斋所作,却被历来的研究者误认为是男性口吻,甚至误认为是以宝玉自况的庚辰本双夹批和旁批,因说来话长,须作专题讨论,此处暂置勿论。
  (四)生活起居上的亲疏
  庚辰本上,还有一些不大引人注意,却很具重要意义的批语。如第二十一回一条较长的眉批之后,写着这样一句近似于落款的话:
  壬午九月,因索书甚迫,始志于此。
  纪年为壬午,自然是畸笏所作。核对畸笏在该年所作的批语,也果然是截止于“壬午九月”。仔细玩味,此处的“索书甚迫”,显然是作者急需索回书稿,而不是其他人催逼索借。算起来,畸笏从壬午春一直批到壬午九月,占用该稿本达半年之久,此时作者终于索回书稿,应是情理中事。值得注意的是,一当书稿被索回,畸笏在此后的四五年间,便失去了继续作批的机会;直到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作者逝世已经四年,而且此时脂砚斋亦相继亡故,他才又重新获睹庚辰本和脂砚甲戌自藏本,并在上面继续作批和作适当整理。
  由此可见,畸笏与作者的居住之地,相距决不会很近。前面所述他在抄录稿本时,将需要增补之处批注在书稿上,而不口头告诉作者,亦可见此中端倪。另据《瓶湖懋斋记盛》所载,曹雪芹离开自己远在京郊西山的白家疃茅舍,到城里去替人扎糊风筝,曾借住其“家叔所寓寺宇”。而《红楼梦》楔子中所叙抄录《石头记》问世传奇的人,亦被称作“空空道人”和“情僧”,则正好暗示出,现实生活中的稿本抄录者可能是一位崇信佛道的人物。那么,这个在作批时亦明显流露出浓厚的佛道思想的《红楼梦》稿本抄录者畸笏,岂不正是寓居“寺宇”的雪芹“家叔”么?雪芹住所与这位家叔“所寓寺宇”相距甚远,亦恰好同作者“索书”之后畸笏不能继续作批的情况相吻合,皆可成为这件事情的有力证据。
  脂砚斋的情况则大不一样。其所作的批语,不仅时露与作者玩笑戏谑之态,而且还有在同一天之内与作者互相续批的情况发生。
  庚辰本第二十七回,有三条对答式的不署名批语:
  余读《葬花吟》凡三阅,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加批。
  先生想身〔非〕宝玉,何得而下笔?即字字双圈(按此批下面的《葬花吟》确有数处被批书人加了圈),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过玉兄后文再批。
  噫嘻!客亦《石头记》化来之人,故掷笔以待。
  单是这三条,还不能看出其中妙处。紧接着的第二十八回起首一页,又有与上批相关连的一条眉批:
  不言炼字炼句、辞藻工拙,只想景、想情、〔想〕事、想理,反复推求悲感,乃玉兄一生之天性。真颦儿之知己,玉兄外别无一人。想昨〔日〕阻批《葬花吟》之客,嫡是宝玉之化身无疑(原误移)。余几作点金为铁之人。幸甚,幸甚!
  最后这条批语,既是对昨日阻批《葬花吟》之人的心悦诚服,又是向读者微示其人的真身份——“宝玉之化身”即作者本人“无疑”。而至关重要之点更在于,它还揭示出一个有趣的事实:前面的三条批语,都是在同一日之内(即“昨日”),脂砚与作者互相续写而成的;后面的一条批语,则是相隔一日之后续写的。而且在形式、内容和语气上,都显得毫不拘礼。先作批的人(脂砚斋)见了阻批人的批语后,在续作批语时变得娇嗔戏谑之态毕露,同时又蕴含着敬慕倾倒之情。阻批的人(“宝玉之化身”即作者)则循循善诱,巧妙地促使作批者从后面所写书中人物宝玉的内心感受中去领会《葬花吟》的意境,同时又诙谐地戏称脂砚斋为“先生”。他们这样转瞬之间接踵续批的情景,比起书中所写宝玉夜续《南华经》,黛玉在第二天清晨又紧接着题诗相戏的密切关系来,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红楼一春梦
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1)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2)
曹雪芹赋 并序如椽巨笔耀千秋
曹雪芹续妻考(1)曹雪芹续妻考(2)
曹雪芹续妻考(3)曹雪芹续妻考(4)
曹雪芹续妻考(5)曹雪芹续妻考(6)
曹雪芹续妻考(7)曹雪芹续妻考(8)
曹雪芹续妻考(9)曹雪芹续妻考(10)
曹雪芹续妻考(11)曹雪芹续妻考补遗(1)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2)曹雪芹续妻考补遗(3)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4)曹雪芹续妻考补遗(5)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6)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1)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2)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3)
No.   I   [II]   [III]   [IV]   [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