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千年中國歷史中的風雲變局:喋血的權杖(精選)   》 一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3)      王覺溟 Wang Jiaoming

  晉平刺王劉休祐死後,皇帝劉彧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
  他不得不加快了為弟弟們送行的步伐。
  這一年的五月初一,建安王劉休仁突然接到詔令,讓他入宮面聖。
  看着病入膏肓、氣若遊絲的皇帝,劉休仁不知道自己該高興還是該悲傷。
  劉彧衹說了一句話:“今夜就在尚書省住下吧,明日一早再來見朕。”
  這是一個夏夜。
  白天的酷熱絲毫沒有消退,依舊緊緊包裹着劉休仁的身體。然而他卻感到這一團熱氣根本無力抵擋他體內不停涌出的寒意。
  敲門聲響了。
  劉休仁打了一個寒戰。
  幾個使者弓身走了進來。為首的一個手上端着一個托盤,盤上放着一隻精緻的酒杯。
  使者恭恭敬敬地把托盤舉到了建安王的面前。
  該來的來了。
  劉休仁忽然感到全身輕鬆。
  這是自從他卸掉兵權以來從未有過的輕鬆。
  原來,對死亡的恐懼比死亡本身更讓人恐懼。
  劉休仁站了起來,推開窗戶,對着皇帝寢殿的方向大喊:“皇帝得天下,是誰的力量呢!?劉駿屠殺兄弟,以致斷子絶孫,今天居然輪到你了!宋的國運還能長久嗎!?”
  建安王撕心裂肺的呼喊久久地回蕩在深夜的皇宮中。
  與此同時,輾轉在病榻上的皇帝劉彧忽然被一種莫名的恐懼攫住了。
  他勉強撐起病體,吩咐太監備轎,匆匆忙忙地出了皇宮。直到使者回稟建安王已喝下毒鴆自盡,他纔如釋重負地回到宮裏。隨即下詔:“休仁勾結禁兵,計劃叛變,我不忍加以正法,嚴正教訓,休仁慚愧,遂匆忙畏罪自殺。現可赦免他的兩個兒子。建安王降為始安縣王,由他的長子繼承爵位。”
  皇帝知道,劉休仁在朝野上下深孚衆望,對於他的暴斃,自己除了公開發佈詔書外,勢必要給文武百官一個更圓滿的解釋。所以,第二天他馬上又下了一道詳盡到近乎囉唆的詔書,作為內部文件分發給了各大臣和各州刺史。
  詔書稱:“休仁與休祐寢必同宿、行必同車。休仁性格軟弱,多情善感,遂與休祐兩情繾綣,共為一傢。(宣稱兩人是同性戀)。休仁曾經對休祐說:‘你衹管巧言媚上,便可常保富貴,我歷來得力於此/休祐性情貪暴,他的死本來就是上天在為民除害,但是休仁卻從此憂懼不安。我每次召他入宮,他都要和老母訣別。今年春天我常和他一起上山打獵,一旦碰到下雨不能去,他就對左右說:‘我又多活了一日/休仁經歷過討伐潯陽的戰爭,和軍隊的將領們關係非常密切。我前些時候身體不適,休仁出入宮中,無不對將領們和顔悅色、厚加籠絡。他的用心實在難測。我反復思考,難以獲悉事情的真相,不得不有近日的這項處分。恐怕你們對此事不太瞭解,所以通告各位。”
  這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他所列舉的諸多事實,沒有一件能夠作為劉休仁謀反的直接證據,無非衹是一些杯弓蛇影的揣測之辭。為此他還不惜對劉休仁進行道德上的攻訐,指摘他與劉休祐是一對“玻璃”。暫且不論這樣的指摘是否捏造,就算劉休仁真有這種斷袖之風,可這和他的謀反又有什麽關係!?皇帝這番用心良苦的解釋,其實衹告訴了百官們一句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皇帝為了表達對弟弟深切的哀思,每每以淚洗面,逢人便說:“我與建安王年齡相近,從小就在一起玩耍。景和、泰始之間,他所立的功勳實在很大。但是事情到了利害關頭,不得不加以鏟除。而今對他的思念之切,真是讓人受不了啊1說着說着眼淚又不由自主地往下掉。
  這是貓哭耗子嗎?
  並不盡然。
  人是復雜而矛盾的動物。他殺人的時候是真誠的,他傷心的時候也可以是真誠的。我們無須因為他事後的傷心就對他的殺人表示諒解,也無須因為他事前的殺人就對他的傷心表示懷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絮言(1)序言·絮言(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1)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2)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3)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4)三 喪鐘為誰而鳴(1)
三 喪鐘為誰而鳴(2)三 喪鐘為誰而鳴(3)
四 一語成讖(1)四 一語成讖(2)
四 一語成讖(3)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1)
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2)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1)
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2)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1)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2)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3)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4)三 趙王府的上空晦氣盤桓(1)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