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豬業實錄 》
第139節:跋 豬年中國養豬業的最好見證
佚名 Yi Ming
跋
豬年中國養豬業的最好見證
張利庠
2007年是中國傳統的"金豬年",在中國人歡度"金豬年"的日子裏,我國養豬行業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睏境。"無名高熱病"的肆虐造成生豬存欄大幅度下降,畜牧業長期忽視了養豬業的利潤導致農戶養豬積極性急劇下降,加上養豬業是一個典型的"三高一低(高科技、高風險、高投入、低利潤)"的行業,造成中國生豬供求關係出現失衡,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豬肉價格上漲"竟然成為2007年網絡點擊率最高的一個關鍵詞,"豬肉價格"有史以來成為全社會最關註的熱點之一,豬肉價格上漲帶動了CPI上漲,引發了我國通脹的預期,因此,"豬肉價格"也成為2007年最引起溫傢寶總理關註的問題之一。
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南方農村報一批有志於服務中國"三農"的年輕的記者,一直關註中國養豬業的健康發展,而且直接到最基層的養殖戶傢中調研采訪,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用新聞記者敏銳的嗅覺篩選出最熱點、最敏感、最難點的話題,用大量的數據、案例和觀點充實,形成了這本我迄今看到的最深刻、最鮮活、最過癮的有關中國生豬生産的深度報道式的專著,可喜可賀!一方面感謝這些記者們為中國"三農"事業做出了如此貢獻,另一方面也有感而發,不吐不快!
首先,南方農村報能夠深入調查,客觀反映我國南方各省的養豬業在這場災難中的實際情況,從實地采訪、現場拍攝、專傢專訪,及時快捷的跟蹤報道,盡可能將養豬戶、養殖場實際情況及時快捷報道,對南方各省的疫情防治、治療措施取到積極的作用。同時對南方各省市的豬肉價格變化進行及時跟蹤報道,這些文章,保持了新聞獨立、客觀的原則,盡可能地還原了事實真相,同時也客觀表達了報社的立場。應該說,這是一本記錄、反映歷史瞬間的史詩般的著作,將成為中國養豬業發展歷史上關鍵階段的最好的見證。
其次,豬糧安天下。養豬業是中國傳統行業,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數量最多的農業大國,沒有堅定的農業基礎,就沒有中國經濟的騰飛。布朗《誰來養活中國人?》所提到的我國糧食安全、生豬安全、食品安全(從數量供應到質量保證兩個方面)的問題始終都應該成為一個大國的重要發展戰略。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傢可以保證供應中國的食品,中國食品安全也不可能指望依靠哪個大國所謂的承諾。在全國各地區都在壓縮以農業為主的第一産業、發展以加工生産為主的第二産業、大力發展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産業的背景下,以農業為主的第一産業不應該削弱!因為農業不一定就是低科技的産業,生豬行業的育種、養殖、防疫、生鮮流通等都是典型的高科技産業,理應大力發展。
第三,以竜頭企業為中心發展現代化的農業生豬産業鏈是中國的大勢所趨,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是中國生豬産業發展方向。目前,中國的養豬業不單純是管理、品種、食品加工、防病治病單方面的局部競爭,而是整個産業鏈的係統競爭。正因為如此,我們專門為湖南唐人神集團設計了現代化生豬産業鏈的運作模式,即八大工程。 1.種苗:新建800頭原種豬場3個。1200頭母豬擴繁場5個,2萬頭育肥豬商品場10個。2.飼料生産:300萬噸飼料生産項目。3.按"公司 養殖聯繫體 專業養殖戶"模式,通過種苗、飼料、動物保健、肉品加工項目帶動專業戶900萬頭生豬養殖。4.建設具有6條生産綫的標準化GMP車間,年生産能力8000萬元的動物保健品生産項目,為1000萬頭生豬産業鏈工程提供緑色、環保、無殘留的動保産品。5.新建擴建屠宰加工生産綫、新增屠宰能力500萬頭/年,可供白條肉8.5萬噸,分割肉8萬噸,冷卻肉10萬噸,副産1.8萬噸。6.肉品加工:新建20000平方米肉製品綜合加工生産綫4條,年産20萬噸西式熟肉、速凍微波食品。7.在長株潭地區興建生鮮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通過物流配送技術,確保唐人神的生鮮、製品及時、新鮮、配送到終端門店,以滿足消費者需求。8.品牌專賣:在長沙、株洲、湘潭、衡陽、嶽陽、郴州,新建唐人神肉品牌專賣店500傢。衹有完善了從種苗改良到食品加工銷售完整的産業鏈才能保證中國生豬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四,中國地域廣阔,發展生豬生産不能簡單劃一,必須因地製宜,采取不同的模式發展中國生豬生産。在規模養殖大力發展的新時期,中國小農散養模式仍然是中國大多數地區生豬生産的可行模式,而且是一種常態。中國生豬生産應該強調專業化和標準化,不應過多強調規模化。因為小農散養比較方便,可以利用平時農戶傢裏剩餘的食物和農副産品,是"零存整取";小農戶的生豬糞尿可以變廢為寶就地施肥;小農戶散養可以保證農戶平時對生豬的消費,一旦大多數散養戶不養豬就使生豬生産者轉換為消費者,基數一大就可能改變供求結構。
第五,中國生豬生産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有長遠的配套措施,是一項係統工程,不能依靠臨時的單方面的"補貼"。最重要的兩項措施應該是生豬養殖的商業保險和生豬期貨等配套措施。
2008年1月於北京
後記
媒體記者筆錄豬業
雖然養豬在中國已經存在3000年,雖然我們服務於一張長期專註"三農"問題的報紙, 但是産生要出一本書專門描述豬業的想法,是在2007年。這一年剛好是農歷丁亥年,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金豬年。豬年豬業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充滿了矛盾衝突,記錄豬業有着記錄歷史般的莊重感與使命感。
站在民生的基石上,關註一頭豬,深具普世價值。一頭豬凝聚了民生種種,豬業一頭係着農産業,一頭係着億萬百姓的"菜籃子",作為專業媒體,我們關註豬業由來已久。在收錄文章的次序上,也呈現了這個思路,本書劃分出"養殖者之民生"、"肉食者之民生"以及"養殖者與肉食者之普遍民生"幾大章節。
這一本册子,收錄了南方農村報(及其專業增刊《養殖寶典》、《豬業革命》)近兩年來的一批新聞作品,基本上出自記者、編輯之手。書中內容涵蓋了豬業的方方面面,如此豐厚詳盡,連我們自己也稍感意外。這些文章,遵循新聞獨立、客觀、平衡的原則,盡可能地還原了事實真相。當然,也表達了一定的立場,而且是必需的。
南方農村報記者所作的調查,深入現場,雖然大部分在廣東省內,但我們認為這不會影響所反映事實的代表性,甚至可以說,它是具有典型意義的。這本書到底要講什麽?誰應該是這本書的讀者?俗語說,"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但當今現實生活中,吃豬肉的人除了關心豬肉價格,關心"瘦肉精",誰還會關註這頭豬是怎麽"跑"的呢?那麽是不是也應該有所關註呢?
我們由此希望告訴讀者:一個真實的豬業,一個真實的農産業,一個真實的中國。
作為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第一份係列報,2008年南方農村報已經度過45個春秋寒暑。45歲,是一個人睿智的中年,是一個媒體的成熟之年,而相對於古老的農産業,45歲顯然還很年輕。
豬業不會老去,記錄豬業的筆也永遠不會停下來。
編者
2008年1月10日農歷丁亥十二月初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南方農村報 |
|
|
第1節:序 養豬業考驗政府决策 | 第2節:豬業革命:昭示宏大的國情難題 | 第3節:第一篇 豬價暴漲尋因(1) | 第4節:第一篇 豬價暴漲尋因(2) | 第5節:第一篇 豬價暴漲尋因(3) | 第6節:第一篇 豬價暴漲尋因(4) | 第7節:第一篇 豬價暴漲尋因(5) | 第8節:第一篇 豬價暴漲尋因(6) | 第9節:第一篇 豬價暴漲尋因(7) | 第10節:第一篇 豬價暴漲尋因(8) | 第11節:第一篇 豬價暴漲尋因(9) | 第12節:第二篇 追問養豬業(1) | 第13節:第二篇 追問養豬業(2) | 第14節:第二篇 追問養豬業(3) | 第15節:第二篇 追問養豬業(4) | 第16節:第二篇 追問養豬業(5) | 第17節:第二篇 追問養豬業(6) | 第18節:第二篇 追問養豬業(7) | 第19節:第二篇 追問養豬業(8) | 第20節:第二篇 追問養豬業(9) | 第21節:第二篇 追問養豬業(10) | 第22節:第二篇 追問養豬業(11) | 第23節:第二篇 追問養豬業(12) | 第24節:第二篇 追問養豬業(1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