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全面窥视全球反美图景:美国的敌人 A comprehensive global anti-American spy picture: the enemy of the United States 》
第138节:索马里--心有余而力不足(4)
李涛 Li Tao
1992年12月9日,2.8万美军和20多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共3.7万人开进索马里,开始执行代号为"恢复希望"的武装救援行动。
三 美国人正在"非洲之角"玩火
1992年12月9日凌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海滩上,海浪拍打着礁石,潮线一层压过一层逐渐涌上了沙滩,这正是开始涨潮的时候。突然,从水里冒出七八个人影来,他们猫着腰,悄然无声地冲上了海滩,然后转身向海面发出信号,随后又有3艘橡皮艇载着几十个人上了岸。这就是出兵索马里的美国海军的蛙人和陆战队尖兵。稍后,美军的3艘登陆舰载着1200名海军陆战队员也冲到了海边。随着舰首舱门打开,身着迷彩服的士兵手持武器跳入水中。登陆非常顺利,没有一声枪响。
美国海军陆战队没有遇见扼守海滩的索马里军阀部队,却遇见了早就"埋伏"在海边的记者。顿时,闪光灯频频打在美军士兵涂满油彩的脸上,摄像机的聚光灯照得他们睁不开眼,播音员甚至现场解说起来。
这也许是一个好兆头,在3个月前,来到索马里的500名巴基斯坦士兵组成的联合国维和先遣部队刚下飞机,就碰到了端着枪"迎接"他们的艾迪德,被迫在港口机场像人质一样待了两个月。这次美军出兵索马里,迎接他们的不是枪炮,而是照相机的闪光灯。
美军海军陆战队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就顺利占领了港口和机场,接着又占领了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和基斯马尤、拜多阿等重要城市。摩加迪沙以及邻近地区的局势迅速好转,社会治安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维和部队护送国际救援物资和医疗队来到这里,给和平乡村的村民送来了种子、化肥和农具等生产必需品。
在部队还没有登陆索马里时,迈赫迪和艾迪德二人均同意与联合国合作,艾迪德的支持者还在摩加迪沙同美军陆战队员握手致意。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到来让饱受战乱之苦的索马里民众看到了曙光。首都摩加迪沙市内成群的孩子对着美军欢呼拍手;进驻基斯马尤的美国和比利时军队也受到了当地上万居民的热烈欢迎。多国部队在各地区设立岗哨,组织巡逻,打家劫舍的土匪们也销声匿迹,一切都似乎竟然有序。布什看到自己的"恢复希望"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亲自来到索马里,名义上是为了祝贺美军新年快乐,实际上就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杰作,抖抖威风。
索马里各派武装面对上万名拥有现代化装备的多国部队,有些蒙了,各地区虽然还零星地发生几次枪战,但是局势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在开展人道主义救援的同时,多国部队也开始为索马里国内的民族和解工作进行不懈努力,试图让索马里彻底停战,恢复和平。
美国的调解工作进展神速,12月11日,美国特使罗伯特·奥克利将索马里敌对的两大头目迈赫迪和艾迪德请到了新建的美国驻索马里大使馆,让两位斗争了多年的敌人微笑着拥抱在一起,宣布双方立即停火,并宣布召开全国和解大会。1993年1月14日,在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支持下,索马里全国和解大会的预备会议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3月15日,和解大会正式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索马里15个武装的主要领导大多到会,号称已经独立的"索马里共和国"也派代表作为观察员到会。此外,75名部族长老和50名非政治代表,包括24名妇女也受邀参加了会议。
和解大会并没有达到如期的效果,各派之间为争夺权力经常争论不休,和谈几次陷入危机,会议一拖再拖。联合国特使、非洲统一组织、会议东道主埃塞俄比亚总统梅莱斯多次出面调解,加上多国部队强大的军事压力,各派终于做出让步。3月27日晚,就彻底解除武装、确保国家稳定与安全、归还财产和解决争端、重建国家及过渡机制等问题,各派达成了一致意见,签署了《亚的斯亚贝巴协议》。
协议的签署在各方观察员看来,索马里问题已经彻底得到的解决,和平的索马里将很快显现在世人面前。新上任的克林顿更是对这个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刚上任就在国际上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让克林顿欣喜不已。虽然出兵是共和党人布什决定的,但是成功的果实却最终落在了这位年轻的民主党总统手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目录、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1) | 第2节: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2) | 第3节: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3) | 第4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 | 第5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2) | 第6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3) | 第7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4) | 第8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5) | 第9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6) | 第10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7) | 第11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8) | 第12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9) | 第13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0) | 第14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1) | 第15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2) | 第16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3) | 第17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1) | 第18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2) | 第19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3) | 第20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4) | 第21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5) | 第22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6) | 第23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7) | 第24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8)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