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靈寶終為篡逆賊(3)      梅毅 Mei Yi

  劉裕入據建康,焚桓溫神主,盡誅桓氏未及逃跑的宗族。
  桓玄逃至尋陽,帶上廢帝晉安帝等人,“遷都”江陵。一月之間,倒也威勢復振,有衆二萬,“樓船器械甚盛”。至此,如果總結失敗教訓,養兵休整,桓玄還有翻盤的可能。但他卻埋怨諸將無能,輕怒妄殺,使屬下之人紛紛離怨。
  桓玄接連接到敗報。桓振(桓玄堂侄)、郭銓、何澹之、郭旭等人數道皆敗歸。不忿之下,桓玄自率戰艦二百艘,以苻宏、羊僧壽為先鋒,前往崢嶸洲(今湖北鄂州江上)與劉裕軍决戰。
  當時,桓玄兵多船堅,劉裕兵僅有幾千人。但桓玄心怯,大戰前即在指揮艦旁停靠了兩艘便於逃跑的小船。屬衆知之,皆無鬥志。
  雙方交戰。劉裕軍士乘風縱火,盡銳爭先,不要命地衝殺而來。桓玄軍大潰,燒輜重連夜逃遁。桓玄部將郭銓、殷仲文相繼投降。
  桓玄逃返江陵,其將馮該勸他出城復戰。桓玄破膽,不從,欲出漢川,投奔梁州刺史桓希。混亂之間,桓玄乘馬出城門時,在城門洞被左右兵衛襲擊,衛士們混戰一團,前後相殺,交橫於道,桓玄勉強得命,逃到座船中。
  當時,益州刺史毛璩的弟弟毛璠病亡,其孫毛祐之與毛璩參軍費悅送喪回江陵,一行有二百多人。桓玄身邊的屯騎校尉毛修之是毛璩侄子,眼見大勢已去,很想拿桓玄當作立頭功的籌碼,便勸誘桓玄入蜀。桓玄從之。
  這桓玄也是該死。自他稱帝後,首倡義旗討伐他的就是毛璩,危急之時,竟然聽信毛氏族人,自己前去送死。
  毛修之早已和毛祐之等人打好招呼。桓玄一行人傻乎乎地大張布帆,嚮益州軍船駛來。眼看距離不遠,毛祐之令手下人放箭,迎擊桓玄。毛修之趁機跳水而逃。矢下如雨,桓玄身邊兩太監真的很忠勇,以身蔽桓玄,皆被射得像刺蝟一樣,登時身死。就這樣,桓玄仍身中數箭,血流不止。他六歲的小兒子桓升一面哭,一面用小手拔去父親身上的羽箭。
  益州護葬軍士中一個叫馮遷的小頭目很勇悍,第一個跳到桓玄船頭,提刀直前。桓玄忍住巨痛,拔出頭上價值連城的玉導,遞嚮馮遷,喝問:“你是何人,敢殺天子1桓玄本人也是英武能戰之人,當時之所以沒動手,筆者估計,一是因為有兒子在身邊,二是因為已徹底絶望。
  馮遷大叫:“我來殺天子之賊耳1一刀揮至,桓玄頭落,時年三十六。同船的桓石康、桓瀎均被馮遷殺死。桓升雖是小孩,氣度酷肖其父其祖,眼見周圍父親、叔叔、堂兄的人頭滾滾,敵人紛紛登船,仍鎮靜不凡,說:“我是豫章王,諸軍勿見殺。”
  益州兵將雖暴橫,見這麽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如此舉止,均沒敢動手。小孩子後來被送至江陵後,也被劉裕下令斬首於市。
  桓謙、桓振方面,仍有安帝兄弟掌握在手中。聽聞桓玄死訊,桓振提劍,闖入晉安帝的住處,怒嚮安帝高叫:“臣一門何負國傢,而屠滅若是1
  安帝大傻子,呆望桓振,口不能發一言。倒是其弟司馬德文連忙嚮桓振施禮,說:“此事豈是我兄弟之意1桓振稍稍怒解。
  不久,聽聞玉孩兒桓升又被殺於鬧市,桓振怒極,又要殺安帝兄弟,為桓謙苦苦諫阻。
  桓振是桓溫親侄桓石虔之子。桓石虔小名鎮惡,少年時諸將射虎,開玩笑讓桓石虔拔箭,小英雄真的從受傷怒跳的猛虎身上親手拔出數箭。桓溫入關伐苻健,桓石虔竟以單騎衝入前秦萬人軍中,救出被圍的叔父桓衝,“三軍嘆息,威振敵人”。桓振有其父風,果銳敢鬥,但暴橫無行。眼見桓玄、桓升已死,桓振衹得與叔父桓謙重推安帝為主,自為荊州刺史。
  由於桓振勇武,劉裕派去的大將魯宗之被打得大敗。不久,劉毅等人擊敗桓玄將領馮該,桓謙逃走,衆人迎安帝反正。
  桓振收拾潰軍,復襲江陵,敗中取勝,竟能大敗東晉宗室司馬休之(譙王司馬尚之弟)。最後,桓振身邊僅剩數十人,仍與晉將索邈大戰於沙橋。
  “(桓)振雖兵少,左右皆力戰,每一合,(桓)振輒瞋目奮擊,衆莫敢當”。估計是內心深知日暮途窮,桓振數戰之後,以酒當水,痛飲完畢,又乘醉突陣。晉軍齊放箭矢,桓振身中數箭,仍前衝不畏。最後,這位桓傢勇將也戰死於沙常
  桓謙聞桓振敗亡,奔於後秦。後來,他又入蜀,與譙縱等人反晉,為晉將所殺。
  桓氏親族中,衹有桓衝之孫桓胤被特赦,徙於新安軟禁。但殷仲文等人日後“謀反”,想推立桓胤為桓玄之嗣。事發,桓胤也為晉廷所殺。桓氏一傢,煙消雲散。
  孫恩亂平,桓玄又死,但東晉的國祚,也馬上要走到盡頭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三分一統晉業興
大好江山誰承繼(1)大好江山誰承繼(2)大好江山誰承繼(3)
“牝雞司晨”朝綱紊(1)“牝雞司晨”朝綱紊(2)“牝雞司晨”朝綱紊(3)
樹欲靜而風不止(1)樹欲靜而風不止(2)樹欲靜而風不止(3)
血肉橫飛殺戮始(1)血肉橫飛殺戮始(2)血肉橫飛殺戮始(3)
血肉橫飛殺戮始(4)攻伐大亂滿京城(1)攻伐大亂滿京城(2)
攻伐大亂滿京城(3)你方唱罷我登場(1)你方唱罷我登場(2)
你方唱罷我登場(3)你方唱罷我登場(4)你方唱罷我登場(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