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中國人史綱 》
八 淝水戰役——歷史的命運
柏楊 Bai Yang
前秦帝國宰相王猛於三七五年逝世,這對苻堅的影響,猶如紀元前七世紀管仲逝世,對薑小白的影響一樣。管仲臨死時嚮薑小白所作的建議,薑小白大大的不以為然。王猛臨死時嚮苻堅所作的建議,苻堅也大大的不以為然。王猛警告苻堅說:“國傢的死敵不是晉帝國,而是雜處在國內的鮮卑人和羌人,他們的首領又都在政府中身居要職,有些更掌握兵權。我們最大的隱憂在此,必須早日糾正。”臨終時再強調這個警告:“嚴防鮮卑,嚴防羌。”但苻堅是一個胸襟開闊,從不猜忌人的人。這種高貴的情操必然産生一種觀念,認為衹要誠心待人,對方一定誠心待我。所以他對那些投降或被俘的帝王將相,從不殺戮。甚至如鮮卑親王慕容垂,羌部落酋長姚萇,反而引為知己,寵愛有加,授給他們高等官爵和很大權柄。苻堅的錯誤並不在此,而是在王猛逝世之後,他實施的一項重大的决策。即把祖居關中的氐民族,分批隨同出鎮的貴族,前往全國各地駐防。在氏人大量遷出之後,行堅卻把前燕故地的鮮卑人,大量移入關中。前秦帝國是氐民族建立的,苻堅的意思可能是想使數量上居於劣勢的氐民族控製全國每一個重要據點,作為一種安定力量。而把鮮卑人和羌人置於天子闕下,便於鎮壓同化。這構想是正確的,問題是,當中央政府力量強大時,控製據點即等於控製全面,但一旦中央政府力量瓦解,據點便等於虛設,衹有被個別吞噬的命運。至於同化,那需要時間,至少五十年一百年,才能收到效果。
苻堅統一北中國後,下一個目標是統一全中國——這是任何分裂時代,每一位英雄豪傑都具有的願望。三八三年,苻堅南徵,命他的弟弟苻融率領步騎聯合部隊二十五萬,擔任先鋒。苻堅親率步兵六十萬、騎兵二十七萬的主力部隊,隨後續進,總共一百一十二萬人。縱在一千六百年後的二十世紀來看,這也是一個雷霆萬鈞的數字。大軍從長安出發,直指晉帝國邊境重鎮壽陽(安徽壽縣)。
消息傳到建康(江蘇南京),像大地震一樣,晉帝國大小官員一個個面無人色,宰相謝安更目瞪口呆,賴以抗敵救亡的大將謝石和先鋒謝玄,總共衹有兵力五萬人。派遣緊急赴援壽陽的將領鬍彬,也衹有水軍五千人。用這一小撮膽顫心驚的部隊去抵禦一百一十二萬能徵慣戰的強敵,其結果比雞蛋去碰石頭,還要明顯。人心惶恐,不可終日。謝安不是靠才幹而是靠門第取得高位的,謝石是謝安的弟弟,謝玄是謝安的侄兒,政府大權,久在謝姓傢族之手,皇帝司馬昌明不過是個木偶。謝玄嚮謝安請示軍機,謝安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應該怎麽辦,衹茫然說:“另外有命令。”在意料中的當然不會有什麽另外命令。謝玄請人再去請示,謝安索性出城遊山玩水,以躲避必須答復的壓力,一直玩到深夜纔回。遠在上明(湖北鬆滋)的大將桓衝派遣三千精兵,入衛建康(江蘇南京),謝安把他們遣回說:“首都已有準備。”其實首都根本沒有準備,謝安也從沒有找過任何人商量如何準備。像一隻把頭埋在沙堆裏的鴕鳥,謝安衹把頭埋在宰相府裏,不敢嚮現實張望。然而,他跟其他顢頇人物有一點不同,他有空前的好運氣。
謝石、謝玄既然在最高當局那裏,得不到什麽指示,衹好統軍出發。將到淝水(東淝河),不敢再進。這時壽陽(安徽壽縣)陷落的噩耗傳來,軍心沮喪。提前出發救援壽陽的鬍彬水軍,失去目標,嚮後撤退,而糧道又被切斷,鬍彬嚮總司令謝石告急:“敵人強勁,我軍無食,此生恐難相見。”偏偏這個傳令兵又被前秦兵團的巡邏隊擒獲,晉軍虛實,完全暴露,可以說一切不幸都落到搖搖欲墜的晉帝國頭上。前秦兵團先鋒司令苻融看了鬍彬的告急文件,嚮苻堅報告說:“晉軍既弱又少,一擊即破。我們必須迅速行動,才能一舉把它的主力摧毀,免得逃脫。”苻堅這時纔行軍到距壽陽一百七十公裏外的項城(河南瀋丘),接到報告後,立即命大軍隨後急進,自己率領輕騎兵八千人,晝夜奔馳,趕到壽陽跟苻融相會。遂即派遣部長級官員朱序,嚮謝石招降。朱序原是晉帝國雍州(湖北襄樊)州長(刺史),被前秦帝國俘虜,他心中始終懷念故國。他秘密告訴謝石:“前秦如果百萬大軍集結完成,恐怕無法抵擋。但現在他們大軍在後,壽陽城內,衹二十餘萬人,你最好立即行動,如果能先擊敗先頭部隊,對他們士氣是一個打擊。然後再和大軍决戰,纔有勝利希望。”謝石决定照朱序的話孤註一擲,嚮涌水挺進。前秦兵團在淝水北岸構築工事,謝石派人告訴苻融:“你們領兵深入,當然為了求戰,現在隔河相峙,好像作長久打算,豈不有失初意。請嚮後稍退,讓我們渡河。”強敵當前,弱小的一方竟敢渡河,衹有天絶其魄的人才選擇此一死法。苻堅告訴苻融說:“等他半渡,我們用鐵騎衝擊,使他無一人生還。”於是,答應謝石的請求,下令退卻。
——紀元前七世紀城濮戰役時,發生過“退避三捨”的故事。晉國軍隊在楚王國強大兵力之前,後撤四十五公裏,營陣嚴整,楚軍尾追不捨,始終無法突擊。晉國君主姬重耳在高處下望,看見他的部隊井然的秩序,感慨說:“這都是元帥𠔌阝榖的功勞,有軍如此,任何敵人都能剋服。”
現在一千零一十五年後,前秦帝國也敵前退軍,而且是一種在絶對優勢下誘敵深入的謀略退軍。敵人既弱又少,還隔了一條使敵人不能立即發動攻擊的淝水,理應十分安閑而從容不迫。可是前秦帝國卻缺少一位𠔌阝榖,退卻令下,前秦兵團嚮後移動,想不到這一移動就像山崩地裂,不可遏止。我們有理由相信,苻堅這個退卻命令,是他直接嚮全軍頒發的,所以全軍同時行動,亂哄哄地變成排山倒海般狂奔,以致失去控製。謝石乘着敵人洶涌後退之際,毫無睏難的渡過淝水,閃電般展開攻擊。苻融親自出馬,繞着大軍邊沿掠陣,企圖阻止他的軍隊後退,可是坐騎忽然栽倒,竟被亂兵踐踏而死。朱序乘機在後高呼:“秦兵大敗了。”前秦兵團本來是主動撤退的,到此竟一清而不可收拾,互相奪路,嚮北逃命。苻堅隨着亂軍逃走,幾乎被流箭射死。
這是著名的淝水戰役,其實並沒有“戰”,而衹有“役”,前秦帝國不是戰敗,而是退敗。我們固可事後在前秦帝國內部找出必敗的原因,但在晉帝國內部,我們卻找不出必勝的原因。我們衹好相信即令是國傢巨變,或在緻千萬人於死的戰爭中,都有命運的影響,至少晉帝國靠命運得以免去覆亡。一種不能預見,不可想像象衝擊介入,産生的連鎖反應,能使歷史的巨輪停頓或轉嚮。赤壁戰役(二○八)使中國統一延緩七十年,淝水戰役使中國統一延緩兩個世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柏楊歷史研究叢書總序 | 第一章歷史舞臺 | 一 空中·馬上 | 二 河流·湖泊 | 三 山 | 四 沙漠·萬裏長城 | 五 城市 | 六 地理區域 | 七 演員 | 第二章神話時代 | 一 開天闢地 | 二 五氏 | 三 東西方世界 | 第三章 傳說時代 | 一 黃帝王朝 | 二 姬軒轅 | 三 伊祁放勳與姚重華 | 四 東西方世界 | 第四章 半信史時代 | 一 紀元前二十三世紀 | 二 紀元前二十二世紀 | 三 紀元前二十一世紀 | 四 紀元前十九世紀 | 五 紀元前十八世紀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