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代 》 亡天下:南明痛史 》
“国姓爷”的私心(10)
梅毅 Mei Yi
七月二十二日,关键时刻,郑军中有个管衣甲的林姓官员叛变,偷入南京城,遍告郑军虚实。这个林甘福建海盗出身,由于攻破瓜洲后大肆淫掠,被郑成功打了二十大板。怀恨在心之下,林某叛变。他亲见郎廷佐献计:“再过三天,郑军大举攻城,南京必不可守!二十三日,乃郑成功生日,诸将定会卸甲饮酒庆贺,必不为备,可偷袭击破1然后,他把郑军何地是实营,何地是虚营,一五一十,皆一一细报清军。
郎廷佐抓住机会,命令守城清军十人留一人,其余俱下城结营,准备先发制人,准备出击。
七月二十二日夜晚,梁化凤率领绿营兵先出,以作“炮灰”,观察郑军反应,试探虚实。仔细巡察后,梁化凤从南京的神策门出发。这个神策门,本为已经堵砌的废门,从城外看上去,由于芦苇野草满野,根本发现不了。清军手中有工程图址,在内里偷偷拆卸,神策门就成为一个“突门”。
墙砖被推垮后,梁化凤很猛,率手下绿营兵就朝郑军冲过去。
郑军在神策门一带的主将是余新,当时他正和郑军另外一个大将甘辉正在听戏饮酒,闻报大惊,即刻披甲上阵。
余新勇猛,指挥士兵力战,清军小却。郎廷佐见情势不妙,立刻又派出一个分队,从南京小东门突出,掩袭郑军。
余新等人不敌,郑军溃败。不久,余新本人被清军活捉。
首战告捷,清军自信心大增,主力皆出,于南京城外扎营。
由此,清军由守势变为攻势。
郑军大将甘辉等人齐入主帐,与参军潘庚钟等人一起见郑成功,劝说把军队退屯观音门一带,乘势再进行进攻。
事已至此,郑成功刚愎自用,反倒急欲与清军决战。他自作主张,指挥主力全部结营于观音山,准备依山就势,要与清军大战一常
郎廷佐见郑军结营,趁早晨郑军新集未稳之际,立刻挥兵攻击。郑成功本人仍在指挥调动,而山下受攻击的郑军只得一边死命抵挡一面上报。
郑成功军令极严,其余各部不敢轻易出战,只得眼看清军集结主力死攻郑军一部。其余诸部怕违背军法不敢相援,眼睁睁看着清军逐一击破友军。
甘辉身中三十余箭,手杀约十人,力不能支,终于溃走。退走途中,甘辉力竭被擒。
郑军诸营动遥
至此,坐镇指挥的郑成功心乱,但仍旧不发进攻命令。
郑军大将林胜焦躁,对士兵讲:“敌人虽胜两阵,兵力不多,藩主不发号令让诸营联合反击,实误大事1于是,不等郑成功命令,他率手下士兵向清将梁化凤所统骑兵发起攻击。
时兮命兮,林胜之军刚刚冲出,恰遇东门清军忽然从城中出来加入战斗,二部清军合击,林胜部郑兵正好处于合围之下,拼斗血战,全部战死。
望见诸营溃败,人在山顶的郑成功对参军潘庚钟讲:“你在本王伞盖下替我坐镇指挥,不可去盖。我下山到水军大营,催军从后面抄杀。”
郑军水营一直泊于江边,踞南京城二十多里。郎廷佐在郑军刚到之时,就派军士假扮百姓,遍载酒肉柴木,天天到海边与船上郑军士兵买卖交易,暗伺虚实。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奸细不敢贸然接近郑军的大船,后来双方感情日益“融洽”,奸细们随便入营交易。郑军兵士毫无防备,水师大营内的布置情况被清军侦知无遣。特别是郑军几只装满火药的大船,被清军死死盯上。
岸上战斗打响,清军奸细暗挟硝磺瓶,接近火药船后,点火抛入舱内。四只大船爆炸,所有火药全部报销,顺带烧毁郑军大船数只。
刚刚赶至门边的郑成功正好赶上大爆炸,登时心惊,他也顾不上召集水军对岸上清军进行反包围了,反而上船催水师逃走。
岸上败北的郑兵逃往岸边,忽然发现大船皆空,非常绝望,但仍旧边战边退,往山上撤退。清军不舍,尤其是汉人绿营兵敢战,与郑军搏杀在一处,难解难分。
清军八旗骑兵渐聚,大队人马涌上山顶。然后,清军精骑借势猛冲,一下子把郑军士兵冲溃,把他们又逼回江边。
无奈之余,郑军士兵,尤其是那些重甲精锐,皆投江而死。
清将梁化凤见观音山上有郑成功的伞盖在,拼死上前,率士兵猛攻。郑军士兵殊死拼斗,但清军合围兵多,潘庚钟持剑指挥,最终与属下士兵全部战死。
南京之役,郑成功手下大将除甘辉、潘庚钟、万礼、张英、林胜、蓝衍、陈魁阵亡外,还有副将魏标、林世用、洪复等人,皆搏斗死于军中,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郑成功所率的军队人数,与南京清军(包括后来赶到增援的)相比,其实仍占优势,基本是2:1的态势。他之所以大败,一是因为松懈,二是因为指挥不利,三是因为此次大战,郑军尽携军队眷属于船上,患得患失。妻女随队打仗,军士心理上就已经怯了一大截,所以,忽遇清军猝然进击,逢败心慌,心慌就要情怯,情怯就只能一败再败,无法收拾。
即使如此,十五镇全军败没,郑成功余军仍旧有很强的战斗力,大可以在镇江坚守,以此为根据地,联结周围归附州县,再伺机而为。
所以,张煌言闻郑军在南京败溃,立刻写信,要郑成功在民心可恃的基础上,努力坚持一下,派出百艘战舰到上游与自己联兵,巩固上游胜利果实。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让历史照亮未来(1) | 序让历史照亮未来(2) | 半明半灭大明朝(1) | 半明半灭大明朝(2) | 半明半灭大明朝(3) | 半明半灭大明朝(4) | 半明半灭大明朝(5) | 半明半灭大明朝(6) | 半明半灭大明朝(7) | 半明半灭大明朝(8) | 半明半灭大明朝(9) | 半明半灭大明朝(10) | 半明半灭大明朝(11) | 半明半灭大明朝(12) | 半明半灭大明朝(13) | 半明半灭大明朝(14) | 半明半灭大明朝(15) | 半明半灭大明朝(16) | 半明半灭大明朝(17) | 半明半灭大明朝(18) | 半明半灭大明朝(19) | 半明半灭大明朝(20) | 半明半灭大明朝(21) | 半明半灭大明朝(2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