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唐詩鑒賞辭典   》 司馬札      劉學鍇 Liu Xuekai    袁行霈 Yuan Hangpei

  宮怨
  司馬札
  柳色參差掩畫樓,曉鶯啼送滿宮愁。
  年年花落無人見,空逐春泉出禦溝。
  封建時代,宮女幽禁深苑、葬送青春的痛苦遭遇,是詩人筆下常見的題材。這首詩題為“宮怨”,卻沒有出現宮女的形象,而是運用象徵手法,通過宮苑景物和環境氣氛的描寫,烘托、暗示出宮女的愁怨之情。
  頭兩句抓住深宮寂寥、令人厭倦的特點,着眼於“柳色”和“鶯啼”,描繪柳掩畫樓、鶯啼曉日,表現出“深鎖春光一院愁”(劉禹錫《春詞》)的情境。“柳色參差”,用語精煉,不僅寫出宮柳的柔條長短參差,而且表現出它在晨曦中的顔色明暗、深淺不一。“掩畫樓”,則寫出宮柳枝葉繁茂、樹蔭濃密。宮苑中緑蔭畫樓,鶯聲宛囀,本是一派明媚春光。但失去自由、失去愛情的宮女,對此卻別有一種感受。清晨,柳蔭中傳來一聲聲鶯啼,反引起宮女們心中無窮愁緒,整個宮苑充滿了凄涼悲愁的氣氛。暮春柳色掩映畫樓,透露出春愁鎖閉、美人遲暮之感。
  後兩句寫落花,以宮花零落、隨水流逝的景象,象徵宮女青春空逝的痛苦與悲哀,藉落花無情寫出宮女對命運的感嘆。宮花非不美,但年年自開自落,無人觀賞,無聲無息地凋零,飄入禦溝隨流水逝去。在宮女看來,自己的命運與這落花又何其相似0無人見”,寫出宮女被幽禁之苦;“逐春泉”,喻韶光的流逝。前面着一“空”字,表達了宮女的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正如明代唐汝詢《唐詩解》所說:“因想已容色凋謝而人莫知,正如花之湮滅溝中耳1
  通篇全從景物着筆,以景傳情,托喻深微,用富有象徵意味的景物暗寫宮女的命運,含蓄藴藉,意境深婉,別具一格。
  (閻昭典)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虞世南王績王梵志寒山
上官儀盧照鄰駱賓王杜審言
蘇味道王勃楊炯劉希夷
宋之問瀋佺期郭震李適之
陳子昂賀知章瀋如筠張若虛
張說蘇頲張敬忠張九齡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