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夏天,中共中央和新中国中央政府派代表团到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听说祖国有人专门来看望大家,中国学员们都非常高兴。在见面会上,学员们得知,父母希望他们早日回国团聚,毛泽东主席也希望他们回国继续学业。
见面会后,中国驻苏联使馆代表来到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准备处理中国学员回国的问题。每位中国学员都被依次叫到院长办公室,首先向他们介绍中国的情况,然后询问是否愿意回国。最后,还送给每人一大盒巧克力糖。
在征询了所有人意见,加上考虑到实际情况后,将中国学员们的前途分为两类:对于即将结束十年级课程的大孩子来说,可以选择继续留在苏联念完大学课程后返回祖国,而其他情况的孩子如无特殊要求,便组团一同回国。
对于在儿童院待了不少年头的中国孩子来说,回国的心情是复杂的。那个时刻,既憧憬着回到祖国的欢乐,也存在离别第二故乡的伤感。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为20名回去的中国孩子做了大衣和其他新衣服,还每人发了一个手提箱。
回国的学员中,由11岁的曾芳兰代表中国儿童在全苏广播电台致答谢辞,感谢苏联政府和人民对于中国孩子的照料和培养,并表示回国后将为中苏友谊做出自己的贡献。
8月30日,一辆吉斯牌大客车停在了儿童院的主楼门前,在全校师生欢送下,20余名中国学员统一穿着儿童院的校服:男生白色衬衫、黑色长裤,女生白色衬衫、黑色背带裙。他们拎着手提箱,鱼贯登上汽车。临上车时,院长马卡洛夫在孩子们每人的脸上吻了一下。
对于11岁的刘霞来说,马卡洛夫在她的印象中就像是慈父。临别之际,她回忆起了和院长相处的难忘时光:院长能叫得出每个孩子的名字,喜欢和孩子们照相,而且对于年龄小的学员非常照顾。有一次,儿童院新调入一名年轻女教师叶莲娜,这个人对学员们可不怎么样:有时当着孩子们的面将援助他们的糖果一颗颗剥开,送到自己嘴里,却不给孩子们吃。还有一次更过分:她和学员们来到儿童院附近树林散步,竟然提出让刘霞卧下给自己当“枕头”。刘霞第一次勉强答应了,但第二天叶莲娜又提出了同样无理的要求。刘霞坚决不答应。结果叶莲娜强迫站在一边的刘煜奋去掰来荨麻枝条,然后动手抽打刘霞。刘霞的腿上被荨麻的刺扎伤后红肿起来。她去医务室治疗时大夫询问了病因,并将事情原委告诉了马卡洛夫,结果第二天院长就把叶莲娜开除了。
汽车发动的时候,中国孩子们摇下玻璃窗和老师及其他国家的同学们握手道别,挥手致意,不少人都留下了热泪。
大客车驶离儿童院大门后,先到伊万诺沃市区里转了一圈,让中国学员们和这座城市也作一个告别。
回北京的路程是漫长的,孩子们走了将近两个星期,沿途多次换车。当时新中国正经历最艰难的恢复时期,沿途孩子们看到的是各地被破坏的景象。在东北,他们甚至还通过了鼠疫传染区——那是日本侵略者二战时在中国留下的罪证。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的还有朱敏,她已考入列宁师范学院,利用假期回国。
终于到了祖国的心脏——北京了。在火车站迎接他们的是政府代表以及一些被通知来认领孩子的家长。
第二天,这批中国学员乘车来到中南海,等待他们的是幸福的接见和盛大的宴会。
朱敏将孩子们领到一个特别大的房间后,对大家宣布:“一会儿,我父亲和几位中央领导进来的时候,大家都要行少先队队礼。”
孩子们都知道朱敏的父亲就是赫赫有名的朱德司令。还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时候,中国驻苏联使馆代表就曾送给每人一张毛泽东和朱德的照片。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一边等待着心目中一身戎装威武严肃的朱德出现在门口。
几分钟后,进来了3位年长的人,走在前面的那位身材比较胖,上身是一件白色绸布衬衫,下穿绿色军裤,脚蹬普通的黑布鞋,手中拿着一把黑色折扇。中国学员们谁都没有注意他,继续吵吵嚷嚷。
朱敏突然对大家说:“这是我父亲!”
儿童院的孩子们顿时慌了手脚,原来说好要行少先队队礼的事情也都忘得一干二净。
进屋的三位是朱德、林伯渠和任弼时。他们和回到祖国的孩子们亲切地交谈,并鼓励他们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中,多学本领,以后为国家建设做贡献。见面结束后,这几位领导人还主动和孩子们合影留念。
当天晚上,公务繁忙的周恩来也接见了回国的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员。由于时间太紧,他只抽出十分钟和大家见面:简单地和孩子们握了握手,并说了几句鼓励的话语后就告别了。
在北京期间,儿童院的学员们受到了很好的照顾,并跟着中文老师学习汉语。但是孩子们对周围的一切感到陌生,而且不太适应新的环境,时常想念起苏联的日子。上汉语课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进行造句练习,结果不少人都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我们要回苏联”这句话,并利用一切机会,操着蹩脚的汉语向老师甚至领导,表达自己渴望返回“第二故乡”的心情。
不多久,20多个孩子被按照年龄分成两组,年龄小的留在北京,进入育英小学学习;年龄稍大的送往哈尔滨,统一进入中长铁路中学——中长铁路中学是为在华苏联专家的子女开设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