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戰國時代   》 公元前二九九年 壬戌      柏楊 Bai Yang

  (圖略)
  1 五月戊申日(五月甲寅朔,沒有戊申),趙國(首府邯鄲【河北省邯鄲市】)國君(六任)趙雍,舉行盛大典禮,把國君寶座,傳給幼子趙何。祭祀過祖廟之後,由趙何親自主持政府第一次會議,任命肥義當宰相(相國),並兼國王師傅。趙雍自稱“主父”(即後世的太上皇。趙國國君何日稱王,記載不詳。我們姑且認定在趙雍傳位之後不久開始),趙雍
  的意思是,使兒子主持政府,坐鎮後方,而由自己率軍嚮西北驅逐蠻族(鬍人),開拓疆土,計劃從雲中(內蒙古托剋托縣)、九原(內蒙古包頭市),嚮南奇襲秦王國的首都鹹陽(陝西省鹹陽市)。於是假扮趙王國使節,出使秦王國,實地勘察山川形勢,並親自觀察秦王(三任昭襄王)嬴稷的為人。嬴稷不知道面前的趙王國使節,就是趙雍,而衹驚奇這位使節的氣宇軒昂,不像是一個居於人下的普通臣僚,急派人逮捕,趙雍已逃出邊境。追究調查的結果,發現真相,大為震驚。
  2 齊王(三任湣王)田地、魏王(二任襄王)魏嗣,在韓王國首都新鄭(河南省新鄭縣),舉行高階層會議。
  3 秦王國(首都鹹陽)攻擊楚王國(首都郢都),占領八個城市。秦王(三任昭襄王)嬴稷,寫信給楚王(二十一任懷王)芈槐致意,說:“開始的時候,我跟你誓言結為異姓兄弟,曾在黃棘(河南省南陽市南)結盟(參考前三○四年),你的太子芈橫來秦王國充當人質,兩國一致歡欣鼓舞。而芈橫卻擊殺我國重要的高級官員,毫無歉意,私自溜掉,我無法不感到憤怒,因而派軍騷擾你們的邊境。想不到你竟把芈橫送到齊王國(首都臨淄)充當人質,跟齊王國和解。你我兩國,國土互相接壤,皇傢互相嫁娶,再沒有比我們更親近的了,假如我們兩國不能親善相處,就不可能號令其他國傢。我建議我們二人在武關(陝西省商南縣東南)相會,面對面討論問題,再締結盟約,你以為如何?”
  芈槐很願意赴會,以求化解兩國之間的熱戰,但又怕去了之後,吃虧上當。如果拒絶這種友誼之手,又怕刺激秦王國惱羞成怒。宰相昭睢反對赴約,說:“沒有會面的必要,我們衹要加強邊界防守就夠了。秦王國是有名的虎狼之國,野心勃勃,要吞併天下所有國傢,他們的話,不可相信。”芈槐的兒子芈蘭,則堅决贊成(芈蘭娶的是秦王國皇傢女兒,他認為婚姻可以仗恃),芈槐最後决定,還是赴會。嬴稷早已安排好陷阱,命一位將領冒充嬴稷,在武關(陝西省丹鳳縣東南)埋伏重兵。芈槐剛進武關,城門立即關閉,伏兵盡起,把芈槐當做俘虜一樣捉住,押解到鹹陽。嬴稷在皇宮的章臺殿上,獨坐高位,擺下國宴,把芈槐當做前來朝貢的封國國君,教他跟官員們雜坐在臺階之下,要他割讓巫郡(重慶市巫山縣)、黔中郡(湖南省沅陵縣)。芈槐氣得幾乎昏倒,他知道秦王國是個無信無恥的國傢,但不知道秦王國會無信無恥到這種程度,竟公然破壞國際信守原則,囚禁另一個強大王國的國王。但他仍然忍耐,要求先簽訂盟約,容他回國後再割讓土地。嬴稷卻堅持割讓土地之後,再簽訂盟約放他回國。芈槐這個昏庸的老漢,這時發了牛脾氣,不肯屈服,號叫說:“嬴稷,你竟然使用這種下流詐術,騙我到此,而又耍蠻1於是秦王國把他軟禁在鹹陽。
  楚王國大為震動,高級官員和貴族們舉行緊急會議,共謀對策,一致認為:“大王被扣留在秦王國,太子(芈橫)又遠在齊王國充當人質。如果他們兩國聯合起來,我們可能不再是一個國傢。”有人主張遴選一位王子繼承王位,宰相昭睢說:“大王跟太子(芈橫)現在都陷在睏境,如今再違背大王的旨意,擁立他的庶子,恐怕並不恰當。”就派遣使節到齊王國,聲稱老王芈槐已經死亡,要求送芈橫回國繼承王位。齊王(三任閔王)田地召集御前會議,商討因應方略,有人主張扣留芈橫,用他來交換楚王國淮河以北土地。宰相(名不詳)說:“這個辦法行不得,一旦郢都(楚首都·湖北省江陵縣)另外立一個新的國王,我們不過衹得到一個光桿人質,反而披上乘人之危,不仁不義的惡名。”那人說:“不見得,郢都如果另立新王,我們就可以跟新王做買賣:給我們下東國(淮河以北地區),我們就把芈橫殺掉,免得他將來爭奪王位。如果不給,我們就跟秦王國、韓王國(首都新鄭【河南省新鄭縣】),共同擁戴芈橫繼位。”田地覺得扣留人質的利益不可靠,乃采用宰相的建議,送芈橫回國。芈橫即位(二十二任),是為頃襄王。
  4 秦王(三任昭襄王)嬴稷,敬慕齊王國王子田文(孟嘗君)的賢能,派王弟嬴悝到齊王國充當人質,交換田文。田文到鹹陽後,立刻被任命擔任丞相(宰相)。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凡 例柏楊序(1)柏楊序(2)柏楊再序
趙頊序司馬光進呈《資治通鑒》表《戰國時代》導讀公元前五世紀
公元前四○三年 戊寅(1)公元前四○三年 戊寅(2)公元前四○三年 戊寅(3)公元前四○三年 戊寅(4)
公元前四○三年 戊寅(5)公元前四○三年 戊寅(6)公元前四○二年 己卯公元前四○一年 庚辰
公元前四世紀公元前四○○年 辛巳公元前三九九年 壬午公元前三九七年 甲申
公元前三九六年 乙酉公元前三九四年 丁亥公元前三九三年 戊子公元前三九二年 己醜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