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兩千年中國歷史中的風雲變局:喋血的權杖(精選) 》
五 劉彧殺侄子就像是在割韭菜(2)
王覺溟 Wang Jiaoming
一番慷慨陳詞說得殷孝祖心動不已。殷孝祖略微詢問了一下朝廷的情況,當即安頓了傢人,率文武官員兩千多人隨葛僧韶回到建康。
與此同時,又有許多縣脫離了建康,可憐的劉彧朝廷衹剩下丹楊一郡。正當朝中人心惶惶,準備各自逃命之際,殷孝祖率領中原兵丁進入建康,總算給這個風雨飄搖的小朝廷打了一針強心劑。
皇帝劉彧立刻任命殷孝祖為撫軍將軍,秉持符節,都督前綫各軍事,同時給予了豐厚的賞賜。
隨後的一個多月裏,雙方進行了一係列小規模的交戰,互有勝負。
泰始二年(466)二月底,鄧琬派遣孫衝之等人率一萬兵馬為前鋒,占據了赭圻(今安徽繁昌縣西)。數日後,又命陶亮率兩萬人馬順江而下,駐兵鵲洲(今安徽繁昌縣長江中島嶼),與孫衝之互為掎角,遙相呼應。
殷孝祖自命為朝廷棟梁,對手下將領頤指氣使。軍隊中若有父子兄弟在對方陣營中的,一律治罪,結果人心離散。而其時被皇帝任命為寧朔將軍的瀋攸之則善於籠絡軍心,頗得衆將士擁戴。
殷孝祖為了顯示自己的與衆不同,每次出戰都要乘坐華蓋車。將士們說:“殷統領真是不怕死的將軍,與敵交戰還用儀仗來標示自己,衹要十個射手一起射他,不死纔怪1
泰始二年(466)三月初三,殷孝祖命令軍隊水陸並進,嚮駐守赭圻的孫衝之發動進攻。鵲洲的陶亮立刻發兵馳援孫衝之。
就在雙方軍隊打得昏天暗地的時候,前綫忽然出現了一輛鮮豔奪目的華蓋車。
朝廷棟梁殷孝祖風度翩翩地坐在上面。
對方的一個神射手瞅準機會,一箭射穿了他的胸膛。
總指揮一死,部將範潛立即帶着手下的五百名士兵嚮陶亮投降。
一時間軍心大亂,部隊不得不撤回營地,衆將士一致認為應該由寧朔將軍瀋攸之繼任前綫總指揮。
當時屯兵虎檻(今安徽蕪湖西南)的建安王劉休仁聞訊,當即派遣寧朔將軍江方興、竜驤將軍劉靈遺各率三千兵馬馳援瀋攸之。
瀋攸之一看建安王派來了兩個軍階跟他一樣高的將軍,不禁大為頭疼:殷孝祖一死,陶亮必定乘機大舉進犯,明日必有一場惡戰。而江方興與他同為寧朔將軍,一定不願屈居在自己下面,如果大傢號令不一、各行其是,明日必敗!
思前想後,他决定以大局為重,便率領各軍將領前去拜會江方興,說:“今四方反叛,國傢所保不過百裏之地。殷孝祖為朝廷所倚重,然而一戰即亡,令文武喪氣、朝野灰心。大局能否輓回,全看明日一戰,如果不勝,全盤皆輸。明日戰事,衆將本來認為應由我指揮,但我能力微薄,才略更不如您,所以共同推舉您為總指揮,我等自當全力以赴1
江方興一聽,大喜過望,欣然應允。
離開軍帳後,衆將都埋怨他。瀋攸之笑着說:“我是為着拯救傢國,怎會計較名位高低?況且,我願意在他之下,而他必定不願在我之下!為了共濟危難,豈能各打各的小算盤?”
瀋攸之這番話說得不簡單。
無論他的出發點是什麽,能說出這番話總要有些氣度和見識。
可見,這絶不衹是一個光會出賣兄弟的人。就憑這份氣度和見識,他就註定要有一番作為。
能夠隱藏的人,必是一個有鋒芒的人。
主動屈居人下之人,必定不是久居人下之輩。
三月初四,雙方展開了大會戰。
這次戰役雙方都投入了主力部隊,戰鬥異常激烈。從清晨一直打到中午,雙方皆死傷慘重。建安王劉休仁又派出三萬軍隊增援。生力軍一旦投入戰鬥,士氣陡增,陶亮大敗,讓孫衝之退守鵲尾(今安徽繁昌縣長江中島嶼),部將薛常寶留守赭圻,自己逃回了後方。
三月初五,皇帝下詔任命瀋攸之為輔國將軍,秉持符節,接任殷孝祖的前綫總指揮之職。
僅僅時隔一天,瀋攸之推讓掉的這頂官帽就像飛盤一樣繞了一圈又飛回來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絮言(1) | 序言·絮言(2)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1)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2)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3)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4) | 三 喪鐘為誰而鳴(1) | 三 喪鐘為誰而鳴(2) | 三 喪鐘為誰而鳴(3) | 四 一語成讖(1) | 四 一語成讖(2) | 四 一語成讖(3) | 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1) | 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2) | 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1) | 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2)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1)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2)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3)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4) | 三 趙王府的上空晦氣盤桓(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