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 解析人格触摸灵魂的书:童话人格   》 后 记(2)      柯云路 Ke Yunlu

  总之,只有将童话中的象征逐一解密,才能真正了解童话的奥秘。  有关童话,许多学者做过各种专门的学术性研究,本书着重从人格的角度、情结的角度解析童话,为的是从中触动人们对内心情结的认识和对自我人格的发现。倘若这本书能对读者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生活有所帮助,作者无疑会感到欣慰。  希望本书的解析没有牵强附会之处,也希望读者对本书阐述的道理做出验证。这种验证也许并不需要太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只要静下心来深入自己潜意识的联想与体验。  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有很大差别,人与人又本质相通。各种各样的人格、情结与心理现象,都会作为片断潜藏在心中。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会体验到优越,也会体验到自卑,会体验到各种心理情结。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这句格言在这里同样是真理。  只不过,每一种心理、每一种情结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比重。  善人也并非无一丝恶,恶人也并非无一丝善;灰姑娘的童年并非都是自卑,思嘉丽的一生也并非都充满嫉妒。  作为一个人,我们也可能近似孙悟空,也可能近似托尔斯泰,也可能近似小狮子王辛巴,也可能近似贾宝玉,也可能近似白雪公主,也可能近似灰姑娘,也可能近似海的女儿,也可能近似思嘉丽;于是乎,我们就确认自己为其中某一种类型。  然而,我们又可能在自己身上同时找到许多角色的成分:孙悟空、辛巴、贾宝玉、托尔斯泰的情结或多或少都有,白雪公主、灰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思嘉丽的情结也或多或少都有;这样,我们就更好地认识了一个人的特性,也更好地认识了整个人类的共性。  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一点明白之后的快乐。                  柯云路  2003年10月北京                  作者E-mail:keyunlu@263.net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资料来源】作家出版社
一 为什么活着(1)一 为什么活着(2)二 人格的概念(1)二 人格的概念(2)
三 童年(1)三 童年(2)狼来了一狼来了二
狼来了三(1)狼来了三(2)狼来了四狼来了五
狼来了六狼来了七俄狄普斯情结一俄狄普斯情结二
俄狄普斯情结三(1)俄狄普斯情结三(2)俄狄普斯情结三(3)俄狄普斯情结四(1)
俄狄普斯情结四(2)俄狄普斯情结五(1)俄狄普斯情结五(2)俄狄普斯情结六(1)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