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孟子他說   》 133、三加三等於幾?      熊逸 Xiong Yi

  然友回國了,再一次把偉大的孟子思想傳播到了滕國。世子的决心更加堅定了:"孟老師說得對,這件事衹取决於我自己!"
  於是,滕文公把偉大的孟子思想付諸實踐,搬出宮殿,在兇廬裏住了五個月,期間沒有幹預國任何國政。大傢一看,這位新君還真不錯,很懂禮。等舉行葬禮的時候,四方來參加的人很多,見滕文公臉色慘淡,哭聲哀慟,於是"吊者大悅"。
  --"吊者大悅"可不是字面看上去的那樣"前來吊喪的人都很高興",那就成了幸災樂禍了,這意思是說:大傢看到滕文公把喪事辦得很得體,所以對此都很滿意。
  《孟子》這一節說到這裏就結束了,也不知道後來滕文公守孝三年了沒有,反正到現在是守了五個月了。為什麽守了五個月大傢就覺得他懂禮呢?
  因為五個月確實是當時周人的傳統規定。按《左傳》的說法,天子死了,要等七個月纔下葬,諸侯死了要五個月下葬,大夫三個月,士一個月,這是為了等各地該來吊喪的人有足夠的時間來吊喪。比如說,周天子死了,人傢是在洛陽,要從洛陽發佈這個消息給各個諸侯國,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再等大傢來洛陽,這很花時間的。
  但是,守孝三年看來可還真不是周人的傳統,不在周禮的範疇之內。所以呢,歷朝歷代拿守孝三年當作周禮傳統來奉行的話,那很可能就是上了儒傢的當了。
  大傢看一些古代的東西,會經常遇到一個詞,叫"丁憂"--某人當官當得正高興呢,突然家乡來了消息,說是老爸死了,怎麽辦,這就得請假回傢守孝,一守就是三年,這就叫"丁憂"。等三年丁憂結束了,可算喘了口氣,又回來接着當官,剛當了幾個月,傢裏又傳來消息,說老媽又死了,完了,又得丁憂,又是三年。給父母守孝是三年,如果死的是其他親屬,根據關係遠近,也有服喪時間的具體規定。
  要是個普通官員這麽回去丁憂了,對朝廷工作也無大礙,可要是高級官員,尤其是正在進行什麽大動作的官員遇上丁憂,皇帝可該着急了。這怎麽辦呢?皇帝可以說:"算了,你別回去守孝了,留下來繼續工作吧。"一般情況下,這位官員還得再堅持堅持,不管心裏是不是真願意丁憂回去,但嘴上得說一定要回去守孝。然後皇帝再輓留,大臣再堅持,皇帝再輓留,大臣再堅持,耗到大傢都覺得很沒勁了,大臣纔不堅持了,留下來繼續工作--這叫"奪情",在歷史上也很常見的。
  現在問大傢一個算術題:方纔說的這位大臣,父母兩次丁憂一共守孝了多長時間?
  三年+三年=六年
  --誰要是這麽算的,那就錯了。
  正確答案是:四年零兩個月。
  為什麽呢?
  因為所謂守孝三年,三年其實是指時間在跨度上跨越了三個年頭,要是纍计起來,其實衹有二十五個月,也就是說,一共衹有兩年零一個月,所以呢,兩次"三年"也就是四年零兩個月的,看看,這可比六年短了一年零十個月啊!
  也許有人還會問:為什麽非要規定三年(二十五個月)呢,為什麽就不能是兩年,不能是四年呢?
  --你這個問題早有古人問過,所以也早有古人回答過。《禮記》裏專門就有一篇叫"三年問",就是針對這個問題的。《禮記》講得比較復雜,我估計大傢也不耐煩去看,我就簡單說說,大意其實和我們現在公司奬懲員工的一種原則差不多:有量化指標才能有考核辦法。比如,某超市營業員的基本工資是八百元,要拿到這八百元,你就得完成定額的銷售指標八萬元,這個八萬是怎麽算出來的?是根據以往的銷售經驗得出的一個平均數--三年也是人們失去至親之後心情哀慟的一個平均數,也就是說,過了三年,一般人的心情也就平復下來了。所以,要是守孝不滿三年,那就不是個合格的孝子,就得罰--營業員沒完成八萬元的銷售指標,就拿不到滿額的八百元;如果守孝超過了三年,那就是個超級大孝子,就要表彰--營業員不但完成了八萬元的指標,還超額了三萬,那就有奬金,還有機會被評為優秀員工,得奬狀,挂大紅花。
  三年很長啊,雖然實際衹有兩年零一個月,可這段時間不能工作,衹能老老實實在兇廬裏守着,喝粥而已,要換成現在的上班族,那還真受不了。我們現在如果真要推行傳統孝道,各個公司、單位的老闆先得能答應帶薪休三年喪假纔行。三年就這麽長了,那,歷史真有人超額完成人物嗎?
  當然有了!
  我講一個人,不但超額,還超額了很多!
  男同胞裏有誰記得陳藩這個名字?
  這個名字,想必各位男同胞全都看過或者聽過,能記住的可就算你厲害了。此公在《三國演義》的開篇出現過,原文好像是什麽"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藩……"好像要如何如何諸滅一些亂政的宦官,後來"機事不密,反為所害,中涓自此愈橫。"大概如此,我也記不很清了,小時候看得熟,幾乎都能背下來。
  這位陳藩在東漢末年當地方官的時候,聽說了在自己的轄區裏有一位高人,是一位了不起的純孝之士。那年頭做孝子是有機會當官的,也很受大傢的尊敬。陳藩聽說了,這位孝子名叫趙宣,把父母葬了之後不封墓道,自己就住在墓室裏守孝,一守就是二十多年!期間幾任地方官都請過他,他在鄉裏的名氣越來越大。
  二十多年啊!就算往少了算,二十一年吧,三七二十一,那就是三年的七倍。不對,三年是個虛數,二十一年可是個實數,這樣再精確來算的話,這位趙宣超額完成指標十倍以上!很了不起吧?
  陳藩一捉摸,這麽個名人,還是值得見見,於是就到趙宣的住處去了。陳藩一看,趙宣雖然一直守孝,好在妻子兒女都在身邊陪着,倒也不算十分寂寞。
  --嗯?不對啊?!
  陳藩越看越起疑,終於問趙宣:"你有幾個孩子?"
  趙宣老實回答:"五個。"
  "都多大了?"
  "這個十歲,那個八歲,那個十六,那個--"
  "呸!"陳藩大怒,"你這個欺世盜名的東西,守孝二十多年,你不好好喝粥,居然不忘淫樂,和你女人搞出來五個孩子!"
  "◎#¥%……※×"
  "來人!拿下!"
  --當孝行可以帶來利益的時候,真正孝順的人反倒容易被歸入不孝的一群了,而各類人精們開始瘋狂地擠進來,這時候你再看全國成千上萬的孝子賢孫們,你以為他們人多勢衆就說明孝道大行於天下嗎?恰恰相反,加入這個偉大行列的大多是些別有用心的人精。
  為什麽是三年?而且,既然有超額完成指標的,有沒有沒完成指標的呢?有沒有明目張膽地覺得這個三年之期太長的呢?《論語》裏有這麽一段: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𠔌既沒,新𠔌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
  曰:"安。"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孔子的學生宰我問老師:"給父母守孝三年,這也太長了吧?君子要是三年不學禮,禮儀一定會荒疏,要是三年不學音樂,按說拳不離手,麯不離口,這一離就是三年,還不全忘了!我看,一年是不是就夠了?有一年的時間,舊糧食吃完了,新糧食又收下來了,鑽木取火用的木頭也完成一個輪回了,時間也不短了啊。"
  看來宰我還很有道理:說三年太長,不是因為不孝順,而是因為如此如此的原因。我先解釋一下什麽是"鑽燧改火",我們不是都知道古人"鑽木取火"麽,是不是這裏寫錯字了,把"取"寫成"改"了?出版業早就有一句名言,叫"無錯不成書",有個錯字也難免。
  --哪位要是這麽想的,我得先稱贊一下您的寬容精神,不過呢,這裏說"鑽燧改火"其實是沒錯的。古人鑽木取火,每個季節都要換不同種類的木頭,春天用榆樹和柳樹,夏天用棗樹和杏樹,等等,所以叫"鑽燧改火",改了一圈了,也就過了一年了。至於為什麽要改,我也不知道,誰想較個真不妨自己查查看。
  看來宰我說的也是理直氣壯的,看看孔子怎麽回答。
  孔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宰我:"如果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就住別墅、吃大餐,穿名牌,你不虧心嗎?"
  這話不管換了誰,恐怕都得無言而退,就算真不虧心,也說不出口啊。可宰我實在太直腸子了,真敢說:"我不虧心啊。"
  孔子也沒脾氣了,遇上這樣的學生你還能怎麽辦呢?等宰我出去了,孔子纔說:"這小子真是不仁啊!兒女一落生,三年以後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全天下都是如此,宰我難道就沒有從他的父母那裏得到過三年的愛護嗎!"
  --這也是為什麽要守孝三年的另一種解釋。孔子這裏說:"替父母守孝三年,全天下都是如此",這話影響極其深遠,可從我們上文的分析來看,歷朝歷代的那些孝子賢孫們可能都上了當了。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滕文公的守孝除了三年要住兇廬之外還要做什麽,以及不能做什麽。
  嗯,孟子讓他還要"齊疏之服,饘粥之食",後一項簡單,饘讀"瞻",就是說服喪期間不能像平時一樣好吃好喝的,衹能喝粥。--要是有人較真,說照廣東那邊做粥的方法,什麽皮蛋瘦肉粥、桂圓八寶粥、燕窩銀耳粥,這要是連着三年喝下來,那可是十全大補啊!
  真要有人想出這種主意,那我也沒轍,反正孝子悶頭喝粥,喝的到底是什麽,別人也不容易看見。但就古代來說,孝子要是守孝三年,在兇廬裏住着,天天喝粥,等三年以後一出來,紅光滿面,比以前還胖了,這恐怕連他自己也會覺得臉上挂不住。
  --這是說"饘粥之食",那前面那個"齊疏之服"又是怎麽回事呢?
  "齊"這個字可是個超級多音字,這裏讀"茲",這就涉及到大傢耳熟能詳卻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一個說法:五服。
  要說兩個人有親戚關係,到底有多親,就得看看出沒出五服。
  要是你和一個老朋友常下象棋,是棋友,你想諷刺人傢是個臭棋簍子,就可以說:"你跟象棋都出了五服了!"
  五服是什麽?
  要是詳細講來,五服可算得上是一個無比復雜的倫理體係,我這裏衹能簡要來說。比如說《孟子》這裏講滕定公死了,那喪禮上會來很多人,這些人都是要穿喪服的。大傢在電視劇上應該見過不少類似的鏡頭,白花花的一片,其實呢,別看都是白花花,卻不一樣,而且是有很嚴格的區別:這些人身上的喪服要根據他自己與死者關係的親疏遠近而有款式上的區別,一共有五種,是齊衰(讀"茲崔")、斬衰、大功、小功、緦麻,這就是所謂"五服",具體區別在於衣服是什麽料子,還有下襬縫不縫邊,當然還有更具體的,腰帶什麽樣,帽子什麽樣,太繁瑣了,我就不多講了。
  五服的親屬分別有不同的責任,原則上說,越是關係近的,責任就越大,也就是說,服喪時間就越長,哭得就得越起勁!--千萬別以為在喪禮上哭得越響亮越好,現在有些地方還有大戶人傢辦喪事,專門去請一些專業的哭喪人士來哭喪,都是些嗓門超級大的,他們大概以為這纔表示孝順。其實不是--這些講究很有趣,我就給大傢多介紹一下:穿斬衰的親屬哭起來要一口氣下去好像要噎死似的,下一口氣就倒不上了;穿齊衰的哭下去還有口氣能喘上來;穿大功的哭起來要拖個長音,有點兒彎彎繞的感覺;穿小功和緦麻就別哭了,臉上衹要帶出悲哀的神色就夠了。
  看看,夠復雜吧,要是去參加喪禮,先得搞清自己跟人傢到底是五服中的哪一服,還是根本就在五服之外,然後,衣服千萬別穿錯了,哭也不能哭錯了,小功不能比孝子還哭得大嗓門,那樣的話,人傢該把他當孝子了。這還遠遠沒完,還要按照規定,說什麽話,行什麽禮,如何捶胸,如何頓足,等等等等,一本書都講不完。你以為孝道僅僅是孝順父母這麽簡單的四個字嗎?那和其他國傢能有什麽不同,難道外國就鼓勵兒女虐待父母啦?
  說到這裏,大概有人還不服氣,問:"這些衹是孝順父母的形式而已,雖然很是繁文縟節,但大原則卻脫不了'孝順父母'這四個字。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
  --誰要是這麽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
  前兩本書裏我都大致談了孝道的問題,這裏談的纔比較詳細,因為正趕上滕文公辦喪事。
  各位有沒有想過,無非是對父母盡孝而已,有必要搞這麽多復雜形式嗎?有必要搞這麽多繁文縟節嗎?孔子和孟子為什麽如此推崇孝道呢?
  我在上本書裏已經通過周代的宗法制度講了一些孝道的內涵,現在再講一些。
  聽說現在有人呼籲重新重視一本傳統文化的經典--《孝經》,要弘揚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各位可知道《孝經》是一本什麽書?
  顧名思義,是講孝道的書。
  這書在歷朝歷代被很多統治者大力推行過,雖然篇幅極短,卻能身列"十三經"之一,甚至還曾被人推崇為"十三經"裏的第一經。要論普及程度,《孝經》還要超過《論語》和《孟子》等書。但是,要留心哦,《孝經》可絶對不是"孝"的經典,孝道也絶對不是"孝"之道--至少其核心意義不在這裏。
  以前的小孩子可學不到《我愛北京天安門》,他們得學《孝經》。《三國志》裏有段有趣的故事,是說孫權和大臣們聊天,聊起小時候讀的書來,孫權問嚴畯:"你還記得小時候讀的書嗎?"
  人在小時候腦子最好,記東西最牢。嚴畯看來從小就是好學生,《孝經》背得熟,一見主公問到自己,便開始背書:"仲尼居,曾子侍。子曰……"
  "別背了,你可真是個書呆子!"嚴畯正背着,旁邊有人粗暴地打斷了他,還用了一個很不中聽的詞。嚴畯歪頭一看:咦,原來是張昭。
  熟悉《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張昭,這是孫策當年的托孤重臣,所謂"外事不决問周瑜,內事不决問張昭",這可是和周瑜一文一武並列的高人啊!不過此公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極力主和,後來搞得好沒面子。
  話說張昭,既然能和周瑜並稱,必有他的過人之處。張昭駡嚴畯是書呆子,也自有他的道理。張昭嚮孫權說:"您還是聽我給您背誦《孝經》吧。"
  嚴畯背《孝經》,張昭也背《孝經》,這還不都一樣麽!
  --可是,一樣是一樣,背法不一樣,造成了天壤之別。
  張昭開口背誦:"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
  咦,張昭背的怎麽和方纔嚴畯背的完全不一樣啊?這是一個版本的《孝經》麽?
  --不錯,這兩人背的都是同一個版本的孝經,那為什麽全不一樣呢?因為嚴畯這個笨蛋是從第一章開始背的(恐怕一般人都會這麽背),而張昭卻是從第十七章開始背的,就這麽一個小小的差別,就意味着張昭勝利了,嚴畯失敗了。
  可是,為什麽呢?
  能夠馬上想出答案的人,恭喜你了,你如果生活在古代的官場上,將會是一個優秀的政治投機分子,前途無量,嗯,假大空能說得光明磊落,馬屁能拍在點子上,這是天資加經驗!
  我來公佈答案了:因為張昭一下子就抓住了《孝經》的要點。張昭背的這個第十七章題目是"事君",講的全是侍奉君主的道理,這纔是《孝經》的本質。
  為什麽歷代這麽多帝王都推崇《孝經》,難道他們就真的那麽敬老尊賢?鬍扯,這世上最根本的道理就是無利不起早,聰明的皇帝們更是一樣。拿《孝經》表面上培養孝順父母的乖孩子,實質上卻是在培養俯首帖耳的順民。
  有人可能還不服氣:"不對吧,就算實質是忠君,可張昭方纔背的內容裏,不是還有個'匡救其惡'(意思是:糾正領導的錯誤)麽,也是鼓勵臣子們嚮皇帝勸諫的啊。"
  話雖然是這麽說,可你要真拿這種話當真,那你就等死吧!歷史上這樣的事還少麽,皇帝是什麽,皇帝說要大傢用於提出批評意見,可你要真批到點子上了,絶沒你的好!這就是專製社會的生存法則:拍馬屁一定要拍在點子上,可批評領導卻絶對不能拍到點子上,你至多也衹能這樣批評:"皇帝啊,我得批評您,您太不像話了!忙工作也不註意身體,您要真纍壞了,誰來領導我們工作啊!"
  我舉個正經的例子,不說遠了,還就說"匡救其惡"這四個字。這是《周書》裏的故事,魏文帝搞宴會,席間說起《孝經》來,皇帝認為這書講的是做人的根本大道,很重要,讓大臣們各自都談談這書裏最重要的話是哪些。有個叫長孫澄的,搶先回答:"夙夜匪懈,以事一人",這句話的意思是:"晝夜不懈、全心全意地服侍領導。"這句話原出《詩經》,是被《孝經》引用過來的。
  長孫澄說完,接下來又有人回答:"匡救其惡。"--看看,就是這句話,一點兒不錯。
  結果怎麽樣?
  說"匡救其惡"的這位被領導狠狠批評了一頓,長孫澄卻受到了壯烈表揚。各位,你們都想想,如果你們是領導,是不是也希望下屬或者員工們都能夠"晝夜不懈、全心全意地"服侍你呢?你可以隨意安排他們工作,而他們會"沒有任何藉口",你派他們"把信送給加西亞",他們絶對不會多問一句,也絶對不會拖延一刻,你就算"動了他們的奶酪",他們也會毫無怨言地去找自己的新奶酪去。
  --這就是《孝經》的內在邏輯:在傢是孝子,出門是忠臣,在單位就是領導的乖孫子(不是乖孫子也得是龜孫子)。所以呢,各位如果在不久的將來看到許多公司搞員工培訓,人手一本《孝經》,完全不必感到驚訝。
  所以說,不要以為《孝經》是本倫理書,也不要以為孝道僅僅屬於倫理範疇。
  所謂孝道,其實是披着倫理外衣的政治統禦術。在孔孟那裏,孝道追求的還是一種推己及人、自上而下的感化型政治方針,到後來的專製帝王手裏,孝道就完全成為一種培養順民的政治權謀了--正所謂"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所以天下也沒有不是的父母官,天下沒有不是的領導;再者,既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那怎麽才能不毀傷呢?當順民,別被老爺的板子打,那就不會"毀傷"了。雖然社會上宣傳氣氛似乎造成了以孝順為榮(就有趙宣那種例子),以不孝順為恥,但帝王們實際要達到的目的卻是讓大傢以忠君為榮,以不忠君為恥。要是在現代社會,即便領導人這麽說,那也無非是他在表達他自己的價值觀而已,你愛聽就聽,不愛聽拉倒,可在古代專製社會,領導的價值觀是強加給所有人的,你愛聽也得聽,要是你不愛聽,嘿嘿,那你就等着倒黴吧!
  這裏面的彎彎繞還多着呢,先講這些,免得又扯太遠了。
  藉滕文公辦喪事的由頭再談談一點兒相關的問題。
  先問問各位:滕定公會被如何安葬呢?葬在哪裏呢?會像秦始皇陵那樣嗎?
  --書上沒說,我也不知道。
  不過,周以前的人埋葬死者可跟我們習慣認為的那種陵墓或者墳頭大不相同。別以為中國古人就從來都是堆墳頭的,根本不是那樣。
  以前的埋葬方式叫"不封不樹",所謂"封",就類似於堆墳頭,或者叫封土,所謂"樹",現在一些還能見到的古代墓地不是都種着很多松樹什麽的麽,這就是"樹"。而以前的人是既不堆墳頭也不種樹的,死者就被埋在地裏,地面是平的,根本就看不出來底下有死人。
  這很不可思議吧?
  肯定有人覺得這不可能:中國古人不是很重視祖宗麽,可要是連個墳頭都沒有,連祭奠都找不着地方,清明節怎麽上墳去呢,這怎麽可能呢?
  乍一聽是不大可能。但實情確實如此,不但有不少文獻佐證,連考古證據都有。考古發現,即便是身份很高的死者,也沒有墳頭,衹不過地下部分比較奢侈罷了。那,前面有個很重要的問題:怎麽上墳去啊?
  答案是:人傢不上墳。
  --這好像更不可能哦,不上墳,那怎麽祭祖呢?
  答案是:祭祖有專門的宗廟,種種復雜的祭祀儀式都是在宗廟舉行的,跟墳頭沒一點兒關係。
  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這種規矩逐漸被打破了,堆墳頭、種樹這種新方法迅速普及開來,也漸漸有人開始去墳頭祭祀先人了,有身份的人也開始搞大規模墓葬了,開始一級一級地堆封土,堆成小山一般,這纔有了"陵"。
  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並非如此,誰能想像原來古人竟然不立墳頭呢?想不到的事情何止這一件,就還接着死人的事來說吧,我們一般都以為夫妻死後要合葬,歷朝歷代的帝王陵墓也當真有過不少這種例子,可是,原本就如此嗎?
  《禮記》裏邊有這樣一個故事:魯國的季武子新建了一座大宅子,可宅子旁邊緊鄰着杜傢的墓地。杜傢不知新死了誰,需要和墓地裏的哪一位合葬,這動靜不會小,所以杜傢提前嚮季武子打了招呼。季武子雖然勢力大,卻是個好說話的人,人傢一提,他就答應了。到了日子,杜傢人一大堆人辦喪事,可還真是難辦,為什麽呢,因為就緊鄰着季武子的傢,實在太近了,一堆人在這兒哭喪,季武子別再有什麽意見。這一來,不想哭的正好就不用哭了,想哭的也得強忍着,這喪事辦得好生寂靜。
  季武子趕緊出來說話:"這是怎麽搞的,合葬本來就不是古時候的禮法,是從周公時候纔有的。我連合葬這種大事都答應你們了,還會在乎你們哭不哭麽!你們該哭就哭吧!"
  --這說明什麽問題?
  說明合葬這種後世看來很規矩的行為在以前居然是很不合規矩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1、自序梁惠王章句上 2、"禮儀之邦"其實是別的意思
3、河南人惹誰了?4、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5、中國人也篡改過教科書6、封建社會是個好社會
7、拉大旗,做虎皮,打着紅旗反紅旗8、聖水、清水和髒水
9、人民是可以自由遷徙的10、別把政府失職說成自然災害
11、兩千年前的中國人妖12、孟大俠天下無敵
13、孟子要搞和平演變14、姓陳的沒一個好東西
15、自由主義在齊國16、詠春拳訣
17、孟子的生活作風問題·說實話騙人才是真功夫18、胸有成竹說錯話
19、人人成佛,人人成聖20、草民們的瞎激動
21、書生好談兵22、賣國、亡國全有理
23、親娘、後娘、別人的娘,有奶就是娘24、有奶就是娘,有槍也是娘,有奶有槍更是娘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