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江東鼎沸晉祚搖(2)
梅毅 Mei Yi
三吳士民翹首企盼“官軍”,但劉牢之到來後卻縱兵暴掠,遂大失人望。
晉廷怕孫恩再來,任謝琰為會稽太守,率兵戍守海浦。
年輕的權姦司馬元顯自以為平孫恩皆是自己的功勞,更是驕狂差點飛上天。左右佞諛小人有的誇他一時英傑,有的誇他風流名士,司馬元顯皆信以為然,命朝中大臣均要嚮自己行拜見禮。
趁着孫恩之亂,昔日的盟友桓玄、殷仲堪、楊佺期三人相互皆想幹掉對方。楊佺期粗人,不停送書殷仲堪,要突襲桓玄。桓玄深知楊、殷兩傢婚姻相結,在旁伺窺自己,便上書晉廷,要求增加自己統領的地盤。為了離間這三個人,晉廷就加桓玄都督荊州四郡軍事,又以桓玄的哥哥桓偉代替楊佺期的哥哥楊廣為南蠻校尉。
憤懼之下,楊佺期勒兵建牙,以北伐為名(當時後泰姚興進攻洛陽),想約殷仲堪一同出兵進討桓玄。殷仲堪既懼桓玄,又怕楊佺期得勢後驕橫,不僅不答應出兵,還派堂弟殷遹屯於江陵以北,遏止楊佺期的進兵。
殷仲堪一嚮多疑少决。他手下諮議參軍羅企生就對弟弟羅遵生表示:“殷公仁而無斷,必及於難。吾蒙公知遇,義不可去,誓與俱死1
由於當時荊州地區忽發大水,殷仲堪不得不開倉濟民,倉廩全空,軍隊乏糧。桓玄聞訊,頓時起了乘虛伐人的意圖。他先派軍襲取了殷仲堪在巴陵的𠔌倉,然後送信與殷仲堪,表示說自己要帶兵討伐不思進娶遺棄皇陵的楊佺期,命殷仲堪殺掉楊佺期之兄楊廣。同時,桓玄又暗中派人寫密信給正在殷仲堪處的兄長桓偉,讓他做內應。桓偉膽小如兔,惶恐不堪,把桓玄的密信暴露給殷仲堪看。殷仲堪大驚,把桓偉軟禁為人質,親自寫信勸桓玄不要起兵,“辭苦甚至”。
桓玄大軍齊進,沒有任何猶豫,他對左右說:“殷仲堪為人無决斷,常懷成敗之計,私心甚重,我兄雖為其所拘,肯定沒有性命之憂。”
殷仲堪見桓玄撕破臉皮,衹得倉促應戰,忙派堂弟殷遹率七千水軍至西江口以抗桓玄軍。桓玄調度有方,派屬下郭佺、苻宏(這位苻宏不是別人,正是苻堅大帝的太子爺。投降晉朝後,晉廷把苻宏安置在江州,現為桓玄所用)進擊,大敗殷遹。楊佺期之兄楊廣來救,也被桓玄軍打敗。
睏守江陵的殷仲堪狼狽至極,由於城中無糧,衹得用原本要榨油的芝麻當軍糧給守軍食用。芝麻吃一、兩匙挺香,當飯吃可就不行了,軍士們紛紛拉稀,茅坑裏遍是消化不掉的芝麻臭香之氣。
桓玄大軍乘勝進至零口屯軍,距江陵纔二十裏遠。殷仲堪無奈,衹得急召楊佺期來救。楊佺期起先不答應,表示江陵無糧,他要殷仲堪率軍突圍,與自己一起共守襄陽。
殷仲堪“志在全軍保境”,不想丟棄自己的州土奔亡到別人的地盤,就派人騙楊佺期說:“近來四處徵糧,已有足夠的軍儲。”
楊佺期信以為真,傻不拉嘰地率步騎八千,精甲耀日,一路大張旗鼓而至江陵。
到了城外,殷仲堪派人送飯,衹有粗米供楊佺期八千大軍食用,聊供一飽而已。楊佺期大怒,狂吼一聲:“這下完了1氣極之下,他連入城與殷仲堪相見也免了,與其兄楊廣指揮軍隊,直撲桓玄軍,作殊死一鬥。
眼見楊佺期不要命,桓玄心懼,怕撤軍至馬頭以避其銳。轉天,楊佺期氣紅了眼,率領軍隊急擊桓玄大將郭佺,臨陣差點活捉對方。正在郭佺抵抗不住的關頭,桓玄領兵加入戰事,由於人多勢衆,楊佺期軍士肚子又空,最終楊軍大敗,八千人被殺得一個不剩,楊佺期單人獨騎逃往襄陽。半路,被桓玄軍人追及,立刻斬殺。
龜縮於城中的殷仲堪眼看楊佺期軍敗,也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開門出逃,想往酇城逃避。半路,聽聞楊佺期已被殺,殷仲堪又改變逃跑方向,準備出奔長安投後秦。沒走多遠,桓玄大將馮該率軍堵在路中,生擒了殷仲堪。
根據桓玄事先“指示”,馮該扔給殷仲堪一把刀,要他馬上自殺。事已至此,再無他法,一嚮能言善辯的大名士一個字也講不出來,衹能閉目橫刀,自刎而死。
至此,桓玄昔日兩位強有力的盟友,皆為其所滅。
殷仲堪從江陵逃跑時,衹有羅企生一個屬官跟從。經過傢門時,羅遵生把哥哥從馬上拉下,立刻緊緊抱住,哀求說有老母在傢,不要哥哥隨殷仲堪去死。殷仲堪急於逃命,便也未等羅企生,率從人奔馬而去。桓玄大勝後,殷仲堪昔日的從屬皆前去拜見,唯獨羅企生不往,並為殷仲堪料理喪事。
桓玄惱怒,但由於從前兩人有交情,就派人對羅企生說:“如果當面嚮我道歉,我就放你一條生路。”
羅企生對來人講:“我是殷公下屬,兵敗不能救援,內心慚愧,又有什麽可嚮桓公道歉的呢?”
桓玄命人逮捕羅企生,準備當衆斬首。刑前,桓玄又派人問羅企生有何遺言。
羅企生回答:“文帝殺嵇康,其子嵇紹為晉忠臣;我有老母,求桓公赦免我兄弟以為老母養老送終。”
於是,桓玄殺掉羅企生,赦其弟羅遵生。
以此觀之,桓玄心胸狹隘,終非能成帝王大業者。
桓玄攻殺殷仲堪、楊佺期後,晉廷無奈,衹得一任其請,下詔以桓玄都督荊、司、雍、泰、梁、益、寧七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桓玄仍覺不滿足,固求江州刺史也要加上,晉廷也不得不答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 | 三分一統晉業興 | 大好江山誰承繼(1) | 大好江山誰承繼(2) | 大好江山誰承繼(3) | “牝雞司晨”朝綱紊(1) | “牝雞司晨”朝綱紊(2) | “牝雞司晨”朝綱紊(3) | 樹欲靜而風不止(1) | 樹欲靜而風不止(2) | 樹欲靜而風不止(3) | 血肉橫飛殺戮始(1) | 血肉橫飛殺戮始(2) | 血肉橫飛殺戮始(3) | 血肉橫飛殺戮始(4) | 攻伐大亂滿京城(1) | 攻伐大亂滿京城(2) | 攻伐大亂滿京城(3) | 你方唱罷我登場(1) | 你方唱罷我登場(2) | 你方唱罷我登場(3) | 你方唱罷我登場(4) | 你方唱罷我登場(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