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 》 宋詞鑒賞辭典 》
洪邁
夏承燾 Xia Chengdao
生平簡介
洪邁(1123-1202)字景廬,號容齋,別號野處,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洪皓子。紹興十五年(1145),中博學宏詞科、授兩浙轉運司傒辦公事,入為敕令所刪定官。遷吏部郎、禮部郎,除樞密院檢詳文字。三十二年,以假翰林學士,充賀金登位使使金,不為所屈,全節而返。乾道元年(1165),知泉州,次年改知吉州,入對,除起居捨人。三年,遷起居郎,拜中書捨人兼侍讀、直學士院。歷知贛州、建寧府、婺州。
淳熙十三年(1186),拜翰林學士。紹熙初,進煥章閣直學士知紹興府。嘉泰二年(1202),以端明殿學士致仕。是歲卒,年八十,謚文敏。《宋史》有傳。清錢大昕、洪汝奎分別撰有《洪文敏公年譜》、《洪文敏公年譜增訂》各一捲。邁以文章取盛名,學識博洽,有《容齋五筆》七十四捲,《夷堅志》三百二十捲,選有《萬首唐人絶句》一百捲。
●踏莎行
洪邁
院落深沉,池塘寂靜。
簾鈎捲上梨花影。
寶箏拈得雁難尋,篆香消盡山空冷。
釵鳳斜攲,鬢蟬不整。
殘紅立褪慵看鏡。
杜鵑啼月一聲聲,等閑又是三春盡。
洪邁詞作鑒賞
藝術之妙,在於麯中達意。即使那些被人們推崇為最善於“直抒胸臆”的作者,也總不能全如日常口語那樣直接、質樸地表達。這叫“文似看山不喜平”。清人袁枚《與韓紹真書》雲:“貴直者人也,貴麯者文也。天上有文麯星,無文直星。木之直者無文,木之拳麯盤紆者有文;水之靜者無文,水之被風撓激者有文。”因而,司空圖的“不着一字,盡得風流”(《詩品》)便被公認為文學作品最高境界之一種。
洪邁這闋《踏莎行》寫思婦懷人,通篇沒有一個字點破本題。作者的本意沒有直接表達出來,完全是通過環境、氣氛,以及主人公的動用、情態顯現出來的,因此算得上一首善達言外之意的極品。
開頭兩句的“院落”、“池塘”乃是女主人的生活環境,而這環境的特點是“深沉”與“寂靜”,一上來就透露了境中人的孤單與寂寞。第三句寫到“簾鈎”這獨轉換使讀者加深了冷清空闊的感覺。一般人表達孤寂都用“簾幕低垂”等句。但這往采自明刊本《詩餘畫譜》往缺乏效果,洪邁卻別出心裁,煉出“簾鈎捲上梨花影”一句。試想:簾鈎捲上也衹有“犁花影”前來作伴的生活,是多麽的空虛和寂寞?以上三句着力渲染環境。那麽人在何處呢?她在彈箏:“寶箏拈得雁難尋”。她在出神地望着燒盡的篆香:“篆香消盡山空冷”。“雁”字連“箏”字說是指箏面上承弦的柱,參差斜列如雁行,稱“雁柱”。柱可左右移動,以調節音高。呂渭老《薄幸》詞:“盡無言、閑品秦箏,淚滿參差雁。”而這裏的女主人公卻是“寶箏拈得”而“雁難尋”,連音調也調試不準,有相思而無法於弦上訴說,眼看着“篆香消盡”而懶得去添,以致帷冷屏寒,其難以入睡也可知矣。“山”是畫屏上的山,如牛嶠《菩薩蠻》所說的“畫屏山幾重”。這一句所寫的情境,《花間集》中頗多見,如歐陽炯《鳳樓春》“羅幌香冷粉屏空”,毛熙震《木蘭花》“金帶冷,畫屏幽,寶帳慵熏蘭麝薄”,張泌《河傳》“錦屏香冷無睡,被頭多少淚”,都可作為理解此句的參考。女主人公這一整夜都是在凄涼中度過,那麽以後的日子呢?又將“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呢?過片的“釵鳳”三句寫主人公容貌。“釵鳳斜攲”、“鬢蟬不整”、“慵看鏡”,形象地反映了受痛苦煎熬相思成災的樣人。這使我們想起了《詩經。伯兮》中的句子:“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以及徐幹《室思》裏的話:“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無有窮已時。”“杜鵑啼月一聲聲”,表面上衹寫環境,衹是在進一步創造冷清的氣氛,因為“杜鵑啼血猿哀鳴”是自然界最凄厲的聲音麽!實際上這裏還用催歸的杜鵑表現思婦對行人的期待。前面已經說過,上半闋的結句是在暗示一夜將盡,到下半闋的結句則說“等閑又是三春盡”。讀者試想:詞中所着力描寫的一夜,已經令人俯首欲泣,那麽一月,一年,數年的光陰將如何熬得下去呢?講到這裏,我們不得不佩服句中那個極平凡的“又”字用得是何等神奇!
洪邁的《踏莎行》特別註意引尋、啓發讀者參與到詞中意境來。我們剛一接觸到它,衹能感知到一片空寂的環境和一個慵倦的主人;等到鑒賞進一步深入,我們纔發現這是一個思婦對丈夫的深切懷念;如果你有興趣再追下去,那麽還可以想到關於愛情、離別等更多的東西。正如梁啓超所說:“嚮來寫情感的,多半是以含蓄藴藉為原則,像那彈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欖的那點回甘味兒,是我們中國文學家所樂道的。”洪邁此詞就是具有“弦外之音”極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 | 王禹稱 | 寇準 | 錢惟演 | 陳堯佐 | 潘閬 | 林逋 | 楊億 | 陳亞 | 夏竦 | 范仲淹 | 柳永 | 張先 | 晏殊 | 張昪 | 石延年 | 李冠 | 宋祁 | 梅堯臣 | 葉清臣 | 歐陽修 | 王琪 | 解昉 | 韓琦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