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才華橫溢的薄命君王:李煜傳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9)
田居儉 Tian Jujian
繼東吳之後,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也先後在此定都,將建業又改為建康。經過二百七十多年的不斷營造,建康城池更加巍峨壯觀,麗宮雄殿、樓閣寺宇鱗次櫛比,遂有“六朝古都”之稱。
令人痛惜的是,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胸懷統一天下大業的隋文帝楊堅,揮師渡江徵南。名將韓擒虎、賀若弼兵分兩路,一舉攻破建康,從陳朝宮內的景陽井中活捉了沉溺酒色的末代皇帝陳叔寶,以及他寵幸的張貴妃和孔貴嬪。從而結束了陳後主“萬裏河山天下不管,衹留一井屬君王”的末日,也結束了空具江山形勝,自我消蝕在奢侈靡爛中的南朝。
隋文帝滅陳以後,惟恐江南有人據城東山再起,與他分庭抗禮,便下一道詔令對“金陵自古帝王州”犁庭掃穴,將城垣、宮殿、官署、兵營一律蕩平,或闢為農田,或閑置放生,使昔日興盛繁華的建康,從此變得蕭疏荒涼起來。純紟矠正如晚唐詩人李群玉那首凄涼落寞的《秣陵懷古》詩所云:
野花黃葉舊吳宮,六代豪華燭散風。
竜虎勢衰佳氣歇,鳳凰名在故臺空。
市朝遷變秋蕪緑,墳塚高低落照紅。
霸業鼎圖人去盡,獨來惆悵水雲中。
誠然,隋文帝可以憑藉刀劍從輿圖上抹掉古城金陵,但是,他卻無力動搖或取消金陵在長江下遊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這除了金陵獨有險山峻水的自身條件外,長江上遊的采石和下遊的京口兩處主要渡江要津,與金陵互為犄角,便於彼此支援,可攻可守。其東南則是當時最富庶的太湖、錢塘江水域,盛産魚????𠔌帛,“舟車便利則無險阻之虞,田野沃饒則有轉輸之籍,”純紣矠保證戰時有充足的糧秣供應。
由於金陵地處長江南北要衝,徐知誥出任升州刺史伊始,就慘淡經營。他在“六朝古都”城址的基礎上,南移了都城位置並擴大了城周,周長約三十五裏。城墻用巨型磚石壘砌,高三丈五尺,上闊二丈五尺,下闊三丈五尺,呈梯形,墻外挖溝註水,用以護城。全城設八個城門,除東西南北四門外,另有上水門、下水門、柵寨門、竜光門。短短的三年時間,便使城垣雄偉、樓堞完固、府署齊整、街市井然的名城,再度矗立在南倚雨花臺,北連雞籠山、玄武湖,東望鐘山,西帶石頭山,秦淮河穿流其間的金陵大地上,為他日後稱帝定都奠定了基礎。
當時,江淮地區烽火狼煙初散,久蒙兵燹戰禍的黎民百姓厭亂思治,夢寐以求,安居樂業。而行伍出身的州縣官吏,卻對此置若罔聞,他們仍然按照戰時條規行事,以興師斬伐為能事。這些目不能識點劃,手不會握毫管的武夫悍將,對安民經國的文治之道一竅不通。身為刺史的徐知誥,則反其道而行。他謀權而不廢政,選賢任能,多方求治,在聚集身邊的股肱之材宋齊丘、王令謀、馬仁裕、周宗等人謀劃下,輕徭薄賦,復蘇民力,褒奬農桑,勵精圖治。僅用幾年時間,就把升州治理得民戶豐實,府庫盈積,吏政清廉,百業興旺,使得他後來離任時當地百姓依依不捨,念念不忘。
徐知誥治理升州的顯赫政績,引起了徐溫的憂慮和恐懼。他生怕“而立”之年的徐知誥據城獨立,對年近花甲的他恩將仇報。他深深知道,在拼死爭奪皇冠的歷史上,父子反目成仇,骨肉自相殘殺的悲劇是屢見不鮮的。親生父子尚且如此,養父養子又焉能相安共事?於是,徐溫悄然改變初衷,想方設法與徐知誥分道揚鑣了。他先是藉嘉奬徐知誥營建升州有功,提防徐知誥與他分庭抗禮,將徐知誥提升為團練使,調虎離山,派駐潤州。繼而,他親自出馬鎮守升州,為日後捷足先登吳國帝位暗中鋪路。為了相互策應,徐溫又命其長子徐知訓留守與潤州衹有一江之隔的揚州,一面控製用以欺世的吳王楊渭,一面掣肘對岸的徐知誥。
徐知誥對徐溫這種居心險惡的人事調動極為不滿,便想韜光晦跡,養精蓄銳,請求山城宣州。徐溫不準,徐知誥更加不滿。胸有城府、自比孔子的謀士宋齊丘聞訊,力勸徐知誥前往潤州。他說:“當日項羽背約,要劉邦王漢中之地,時人皆以此舉是貶謫,鼓動劉邦不受;惟有蕭何贊成劉邦前往漢中,將計就計,以圖大業。公欲成大事,亦當仿效漢王劉邦,占據要地潤州,萬萬不可錯失良機。如今徐知訓在揚州輔政,上下樹敵,積怨甚多。或目無君主,凌辱吳王;或奪人所愛,加害吳將。古人云:‘多行不義必自斃。’徐知訓今已失道寡助,危在旦夕,而潤、揚二州又近在咫尺,隔江相望,一葦可航,倘若對岸魚蚌相爭,公則可坐收漁人之利。奈何捨此美差而去宣州磋砣歲月?”宋氏這席話說得徐知誥茅塞頓開,欣然采納宋齊丘諫言,移鎮潤州,理民行政。
時隔不久,揚州果然有變。徐知誥驚喜若狂,連聲疾呼:“宋公之言中矣!”當夜,他捷足先登,占領了揚州。等徐溫從金陵趕來,徐知誥早已控製了局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
|
目錄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1)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2)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2)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4)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5)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6)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7)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8)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9)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0)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1)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2)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4)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1)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2)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3)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4)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5)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6)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