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方面加紧对苏联的"和平演变",让美国的民主政治和自由观念在不知不觉间渗透至苏联,间接破坏苏联的制度,一方面又大力扶助二战的两个战败国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一在欧洲,一在亚洲,矗立在苏联的两端,是美国抵制苏联扩张的重要砝码。
当然,美国政府也意识到,欧亚其他地区也对国际局势产生着影响,若不把它们考虑进去,就难以摆脱苏联的威胁。而在当时,苏联势力已经成功地在欧亚地区蔓延开来,美国重要的水路通道,如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都即将为苏联力量左右。英国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已今非昔比。
苏联在希腊、土耳其、伊朗等地的扩张,就像在西欧和日本的扩张一样让美国忧心忡忡。更令美国雪上加霜的是,1947年2月,英国政府宣布它不再履行近东地区的经济、防卫承诺。此时此刻,希腊眼看就要笼罩在共产主义之下,在内战中,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盟咄咄逼人,与之对抗的民族主义阵营愈发无力。苏联向土耳其施加了压力,要求收回卡尔斯和阿尔达汉两省,并试图在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建立军事基地。此后,美国又收到消息,说苏联人正计划将意大利之前的殖民地据为己有。
在帮助伊朗抵制苏联势力的同时,美国又开始了扶助希腊和土耳其的计划,杜鲁门在1947年3月的国会演讲中,承诺要在经济和军事上,给这两个国家提供援助。时任助理国务卿的迪安·艾奇逊为了得到参议院的支持,用一筐苹果来比喻美国面对的紧迫形势。在一筐苹果中,一个苹果烂掉了,就会迅速腐蚀一筐好苹果。如果美国不干预希腊事务,希腊就会成为那个腐蚀掉整筐苹果的坏苹果,它将影响伊朗和东方的所有国家,影响埃及和非洲,通过意大利、法国影响整个欧洲,严重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
艾奇逊的比喻让议院们意识到,要反对共产主义,就必须扶助那些对美国安全有重要意义的国家,比如,或支持这些国家中亲美的独裁政府,或利用"民主"选举,建立傀儡政权,打击敌人,同时还要通过控制其国内环境,让其向世界敞开市场。在20世纪40年代最后几年,艾奇逊提出的这些建议逐渐成为美国对外策略的一种模式,冷战开始后,这些模式被更频繁地搬到世界政治中。艾奇逊在1971年去世,可在今天的阿富汗、伊拉克身上,人们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艾奇逊模式。
1945年7月,在波茨坦会议上,斯大林接受了美国的建议,将德国划分成东西两个地区,管理经济和和对外贸易。不过不到一年,美国就食言了,公开宣称要把德国当成一个统一的经济区。美国和英国以支持德国民族统一的姿态出现,苏联反倒在一瞬间沦为德国统一的敌人。美国和英国就是要通过这种政策让德国人敌视苏联,那时的德国人只看到苏联正试图将他们的国家一分为二,却很少有人知道,美国才是"一分为二"政策的始作俑者。
1946年3月,丘吉尔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在演说中,他强烈要求抵制苏联扩张,并认为美国正处于世界权利的巅峰,美、英,甚至所有英语民族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遏制苏联。1947年1月,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向斯大林阐述了美国的"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要求苏联向美国、日本、欧洲开放自己的市场。
尽管"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对欧洲提供经济援助,但人们还是敏锐地看到了其中的政治目的。美国希望该计划能够进一步打开欧洲的市场,让欧洲的民族国家体系从此消失,不过,苏联始终没有彻底挥别国营经济的行政体系,欧洲国家虽然急待复兴,却并不会放弃自己的主权。斯大林的五年经济计划如期进行,欧洲通过建立欧共体努力渡过难关。美国向欧洲投入了大笔援助资金,却没有达到预计的政治目的。
1952年,美国常驻北约的官员威廉·德雷珀指出,欧洲很有可能成为"独立于北约之外的第三支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开始和英国建立特殊的关系。在一个多子女的大家庭中,偏爱其中一个孩子,会让他和兄弟姐妹产生隔阂,在国际政治中也是一样,用"分而治之"地方法对待有可能形成同盟的国家,可以让它们的同盟不那么紧密团结,无法强大到摆脱自己控制的地步。英国是欧洲的一员,美国格外明显的亲英政治,让欧洲各国的亲密关系出现了裂痕。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