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建筑 》 北京地理之名傢宅院 》
老屋墻上不見青磚
佚名 Yi Ming
這裏原來就是故居的大門,但現在已被封死,還蓋了一間房子。 虧得有門牌,否則任人怎樣辨認恐怕終究也會錯過這不起眼的龔自珍故居。從門前臺階上去,東西走嚮並排站着兩幢坐北朝南的老房子。雖然臨街,卻是門朝裏,墻朝外,房子中間的一條狹長過道直接通往院子裏面。這兩幢老屋的墻已不見青磚,不知何時粉上了厚厚的石灰,上面還有些小孩子刻刻畫畫的字跡。往裏去,空間很緊張。一大片摩肩接踵、高低不平的屋子,有紅磚砌成的,也有簡單搭建的棚子,這些房子將一條連通前後南北的通道擠得衹有1米來寬。聽這裏的老人講,它們都是在原來院子和後花園的基礎上蓋起來的。 據介紹,北面原本有個大門,是兩扇紫紅色的木門。現在,門已經被封上了,嚮外伸出1米多後做了住房。而院子南面的後花園和戲臺、假山、亭子也都在20世紀60年代"破四舊"時消失了。與兩幢北房相呼應的西廂房已被隔出了50號院,剩下的兩幢北房,檐和 窗還有些老屋的影子,門卻被換成了玻璃的,或者糊着塑料紙。北房共有五間,西房有兩間,現在住在這老屋裏的大都是居住在此三代以上的老住戶。住在後搭的房子裏的居民,大都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搬來的。據說,當時衹要跟房管所說一聲,就能在院子裏搭起一小間。漸漸地,院裏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居民們說,院子裏原來挂着一塊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後來卻不知哪裏去了。
新京报 編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
|
|
平淡裏涌出了波瀾壯闊之美 | 彈劾嚴嵩的陣地 | 鬆筠畫社的搖籃 | 公車上書的開山之地 | 感悟北京 | 思想的審美遠勝視覺的衝擊 | 人頭攢動的"明星"老宅 | 曾經文人薈萃 | 如今遊客如織 | 感悟北京 | 從"隱於朝"到"隱於潮" | 晚清文人理想曾在這裏激蕩 | 老屋墻上不見青磚 | 也曾俯瞰萬日風雷 | 會館裏的鄉土情誼 | 感悟北京 | 宣南會館裏散發的文化味道 | 屋寒瓦陋難掩盛門氣質 | 宅院兩次目睹歷史開的"玩笑" | 老宅院裏也曾天翻地覆 | 梁啓超書齋 | 感悟北京 | 走近文化名門的幽深底藴 | 在滿院墨香裏回首文豪走過的路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