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人情 紅樓復夢   》 第十回 慶端陽夫妻分袂 敘傢事姑表聯姻      陳少海 Chen Shaohai

  話說賈璉同寶釵、珍珠站在長亭店外,望着他們在車馬上放聲大哭,身不由己,揚長而去。遠遠轉過一彎,就為柳樹遮住,早已不見。他三個還呆呆的望着流淚,忽然道旁走出一個和尚:赤腳蓬頭,濃眉大目,穿一件稀破的直裰。手裏拿着把破芭蕉扇,一面搖着,口裏唱道:去的是,去的是,有合總須離,無生即無死,古來萬事皆如此。君不見,姐妹相將一夢中,鬼門關外曾相視。脫鶴氅,解靈芝,藕絲衫子輕如紙。夢裏相逢夢裏人,何必拖泥又沾水。
  及早回頭撒手開,將身打破這桶底,又相逢在隔世。
  賈璉三人聽了大驚,那和尚句句都說着心事。賈璉道:“寶妹妹,那和尚若不是神仙,他怎麽知道咱們夢中之事?”
  寶釵道:“二哥快些拉住,求他點化,休要錯過。”賈璉上前一把拉住,說道:“師父度我!”那和尚呵呵大笑道:“要度自度。”要璉道:“弟子愚昧,求師父指我迷津!”和尚被纏不過,嚷道:“撒手,撒手!端陽時候,見處見,走處走。”忽又大叫道:“哎呀,柳相公又跑了回來!”衆人放手,回頭不見柳緒,面前的和尚已不知去嚮。彼此驚異,十分嘆息。賈璉對寶釵、珍珠道:“回去太太面前不用言語。”吩咐跟隨的男女傢人都不許提起。三人坐車上馬,各想心事,不多一會。回到榮府。王夫人吩咐各人且去歇息。
  連天無事,已是五月初一。那些親眷有送端陽節禮,王夫人命珠大奶奶備分好禮,送往祝大人宅裏。城外老劉也送禮來,就便請璉二爺初四日謝神完工。賈璉找足工價,另給五十兩銀與老劉去辦完工花紅酒禮。
  賈府裏忙過兩日,不覺已是初三。這日晌午,王夫人同着奶奶們在上房說閑話,衹見賈璉進來,後面兩個丫頭,捧着兩個大拜匣。賈璉見過太太同奶奶們,走在一邊坐下。王夫人問道:“丫頭們拿着什麽?”賈璉將那紫檀拜匣接着掀開,親自遞與王夫人,說道:“這是咱們金陵房屋、田地一切契紙,這是親戚們藉銀子的券約,這是我同鳳姐兒自到太太這邊來接手以後的出入總帳,這都是鳳姐經手的。”又將那個洋漆描金盒子取過,揭開遞與太太,說道:“這是閤府的男女丫頭典契賣的身契,這是欠人傢總帳,這是老太太出殯的總帳,這是老爺出殯的總帳,這一本是那年起造大觀園同我父親分用的總帳,這一本是榮府內外鋪墊、木器、磁器、銅器、字畫陳設、古董玩器及一切精巧細軟物件總檔,這一包是榮府的房契並添置一切總帳。以上這兩盒子,都請太太收了。餘外那些無關緊要的帳目等項,再找出來交給太太。”王夫人道:“這是為什麽?好好的將這些東西交給我,有誰說你什麽閑話不成?你又是聽了平丫頭的什麽說話,冷不癡兒的將這些東西交上來,快些給我好好的拿下去!”賈璉纔要說話,寶釵趕忙說道:“璉二哥的意思,我知道的,太太別錯怪平丫頭。既是二哥交上來,我替太太收着,橫竪二哥在傢一天管一天的事。”珍珠聽了,兩眼通紅,將頭亂點。賈璉呵呵大笑,說道:“寶妹妹實在說話透徹,交在太太這裏就同存在我那裏一樣,太太何必要分彼此?倒把侄兒看成外人了。”王夫人笑道:“總是你們有理,我也不管,誰愛收着,誰就拿去。”寶釵笑道:“我拿去就是了。叫蕓兒將這兩個大拜匣都收到我屋裏去。”王夫人看見寶釵如此,想來璉兒沒有什麽原故,所以倒也歡歡喜喜的說笑了一會。
  賈璉辭去,一宿晚景休提。
  次日,賈璉梳洗完結,上來請安,回過太太要出城去謝神。
  叫三兒、升兒拿着衣包,主僕三人騎上馬出城去了。
  且說這老劉因橋已完工,就在橋邊搭了個戲臺,又搭個大捲棚擺着供,十分體面。將那幾個村莊的男女老少都驚動了,要來看戲,就來了幾千人還不止。內中有幾個村學先生,領着學生們走到橋邊,看見竪着一塊大碑,因高聲念那碑文道:
  京都東隅十五裏,有村曰安樂,在太平河之南。中阻一河,寬幾六丈,嚮設浮梁以便利涉來往。第河水陡急,每漲發轍,有衝折之虞。是以東莊善人張翁,思易以石,乃劇金斂費,閱數載始成。以其成於萬人之力也,故即以“萬緣”名橋。從此東隅之人,不但免褰裳,並可便車馬焉。歷年既遠,河水衝刷,日就傾圮。前歲夏,陰雨連綿,諸流彙聚,洪濤洶涌,不啻十有餘丈,水石交爭,而橋身竟全傾塌矣。
  清和初,餘為亡室作冥福至鐵檻寺。在河南循故道行,竟不得渡。詢之居民,得其故。餘念張翁之功無繼者,而傷室人臨卒時之心願未償也,心為之動。蓋室人王氏十六歸餘,未十年而殂喪。彌留之際,執餘手而言曰:“今不幸中道夭折,不能侍夫子奉姑舅。憶自作新婦以來,得堂上歡,每多賞錫,約計積資若幹兩。傢無急需,原擬作利濟功德之事,以祝親壽。今將死矣,付之夫子,幸成我志。”余曰:“唯唯!”自先室殂喪後,公私猥集,因循未舉。今此橋既圮,人艱於涉,則利濟之事,孰有先如斯橋者乎!聞石工劉賢素稱長者,就而謀焉。
  劉曰:“某有石存之久矣,苦工費維艱。君若假我千金,便可修舉,石價不煩再給。”餘感其義,急啓奩得二千五百兩,盡舉而付之。
  是橋之工,始於四月辛醜,成於五月之朔,越二十日而工成。長者請名於餘,余曰:“是橋也,雖餘成先室之願,而實始於張翁,結萬姓之緣,名仍其舊可也。”後之登斯橋者,各結善緣,因時補葺,永占利濟,庶不負張翁名橋之意也夫!時在聖世豐登之歲五月吉日。
  例授奉直大夫吏部候銓司馬長史金陵賈璉撰並書。
  衆人念完碑文,都不住口贊嘆。內中一人用手指道:“那大棚邊下馬的,想就是這位賈公。”衆人回頭去看,已到棚裏去了。這些人都擠過來,俱要看看熱鬧。
  賈璉走進棚內,老劉迎接,還有村裏幾位有體面的生監、武舉並那有年紀的富戶,都是老劉請來陪璉二爺的,一齊接着,到客棚裏坐下。用過香茶,賈璉換了冠帶、衣服,戲臺上大吹大打的伺候着。行完了禮,就跳加官,唱三出敬神戲,三兒取出加官封放賞。賈璉更了服,要去看碑。衆人陪着來到河邊,看那碑字刻得甚好。從頭至尾看了一遍,一字不錯,心中甚喜。
  衆人都贊文章做得好,有的說書法妙極,有的說刻的不錯,紛紛奉承了幾句,又到客棚下來。當中間給璉二爺擺下一個小木炕,大紅緞的靠枕,請璉二爺居中坐下。賈璉那裏肯坐,說道:“今日我是主人,諸位是客,怎麽我倒坐在當中?”老劉見璉二爺再三推遜,不敢相強,衹得另設一座。衆人謙讓一回,俱各坐下。管班的上來給二爺請安,呈上戲目。賈璉道:“你不是春慶的掌班嗎?”那人躬身答道:“門下就是李秀,前在春慶班,常到府裏伺候二爺。自從春慶班子弟們散後,就到這六如班來,一嚮不得閑,也總沒有去請二爺安。”賈璉將戲目交還,叫他請衆位點戲。衆人不敢,再三推讓,衹得公議唱一本全本的“邯鄲夢”罷。管班的答應,趕忙去裝扮出常合班都要奉承璉二爺,俱加意出力,唱得十分情緻。賈璉命三兒賞了幾十吊錢,將帶出來的禮物賞封謝老劉及一切工匠,整鬧了一天。天已將晚,連忙散席,淨手送神放鞭炮,辭別衆人。三兒已將鐵檻寺存下的衣包等物取來,同升兒兩人分拿着,上馬走過新橋,進城而去。老劉們照應收拾料理不提。
  且說賈璉回去之後,一宿無事。次日是端陽佳節,一早起來,往寧府去傢廟裏磕頭。到上房,見父母俱在堂中,拜過節,站着說會話。下來到珍大爺屋裏賀節,珍大奶奶笑道:“你大哥一早上過衙門,往各宅子去賀節,回來也不能很早。”正說着,蓉大奶奶上來給婆婆請安道喜,給二叔叔拜節。賈璉略坐一會,說道:“我再來給大爺拜節罷。珍大奶奶道:“你吃個粽子,應個名兒再去。”賈璉道:“罷呀,回來再來。”辭別出來,回至榮府,先到上房。丫頭們打起簾子,賈璉進去,給王夫人磕頭,珠大奶奶道喜。寶釵、珍珠給二哥拜節。熱鬧了一會,平兒領着巧姑娘上來,也都拜了節,回過太太要往寧府去。王夫人吩咐珠大奶奶,帶着寶釵、珍珠一同過去,給大老爺、大太太拜節。兩府奶奶們你來我去,直鬧到晌午,這纔完結。邢夫人將巧姑娘留祝珠大奶奶吩咐將酒席擺在緑蔭山房來,請太太賞午。王夫人差人下去請璉二爺同璉二奶奶上來過節,一面帶着珠大奶奶們先到緑蔭山房。衹見滿院子修竹扶疏,緑陰滿地,墻角上的芭蕉青翠如滴。
  正在觀看,賈璉夫妻同走進來。王夫人道:“你夫妻兩個吃的沒趣,到這裏打夥兒熱鬧。璉兒衹避的寶丫頭,他本來是我外甥女兒,你同他姨表兄妹,到底比兄弟媳婦不同。今日並無外人,權且破例在我這兒過節,大傢熱鬧。”珠大奶奶們道:“太太說的很是。”王夫人坐在上面,賈璉夫妻對着太太,宮裁坐了東首,寶釵同珍珠坐在西邊。丫頭們伺候,斟上雄黃酒,桌上擺滿時新鮮果、各樣珍餚佳品。王夫人十分歡喜,說道:“我自病痊之後,甚覺精神強健,慢慢將冷落門庭整頓興起,不要落人傢的笑話,以慰老爺在天之靈。”宮裁們齊聲應道:“自太太病愈之後,內外俱覺高興齊集,比往常大不相同,很有振作光景。”賈璉道:“舉傢俱靠着太太福庇。”說畢,起身親自執壺,給太太斟杯福酒。又挨着給珠大奶奶、寶妹妹、四妹妹斟酒,末後給平兒斟了一杯。平兒道:“仔嗎呢,又給我斟上?”賈璉道:“替我看顧兒女,是要敬你一杯。”寶釵聽見心如針刺,眼圈兒一紅,趕忙回過頭去,叫丫頭換酒。珍珠道:“也該我敬一杯。”要了酒壺,先給太太敬過酒,給珠大奶奶們各斟一杯,敬到賈璉,說道:“要敬二哥三杯。”賈璉道:“為什麽我該多喝兩杯?”珍珠眼圈通紅,道:“兄妹一場,諸承照應,多敬兩杯。”賈璉笑道:“四妹妹真會說話。”
  寶釵道:“四妹妹代我敬二哥一杯。”賈璉道:“我心領了兩位妹妹的罷。”王夫人道:“讓他吃點東西,別盡飲寡酒。”
  衆姐妹坐下,陪着太太暢飲一會。賈璉道:“我傢去瞧瞧再來。”
  平兒道:“你叫丫頭將衣架上那件月色紗衫子給我拿來。”賈璉答應,起身出去。
  不一會,丫頭送衫子上來,說道:“二爺對奶奶說,回聲太太,不用等二爺吃飯,多喝了口酒,帶三兒、升兒出去逛會子回來。”平兒問道:“你上來,爺去了沒有?”丫頭答應:“已經去了。”平兒笑道:“又不知到那兒混逛去呢。”坐中衹有寶釵、珍珠心如刀割,鼻子裏就像吃了芥辣面兒,忍不住要出眼淚,紮掙着強為歡笑。王夫人又飲了一會,用完午飯,領着他們到各處遊玩一回。
  平兒辭過太太,回到自己房裏,衹見三兒進來回道:“同爺出城去看野景兒,叫奴才回來問奶奶要三兩碎銀。”平兒問道:“爺在那裏?”三兒道:“爺纔出城,想起沒有帶錢,叫奴才趕着來齲說帶着升兒在長亭老等。”平兒聽說,趕忙取三兩碎銀,命丫頭遞與三兒,說道:“你快些拿去,對爺說,逛會子早些回來。”三兒答應,出來騎上馬,加上兩鞭,飛攆出城。放開大跑,不到兩頓飯時,已到長亭,衹見兩匹馬拴在店口。三兒下馬走進店來,店傢問道:“你可是賈府的爺們不是?”三兒道:“二十八我在這兒坐了好一會,你難道不認得我嗎?”店傢笑道:“我眼濁,一會兒記不起來。你們那位璉二爺,跟着一位小二爺叫做升兒,剛纔到這兒來,同一個穿破衣的和尚在那柳樹下說了一會子話。璉二爺過來叫咱們看好牲口,等尊駕來,交你拉進城去。璉二爺同那和尚帶着升兒別處去逛,就往那裏回傢。有個字兒給你先帶回去,奶奶瞧就知道二爺的去嚮。”三兒聽見這一段話,猛想起那日送柳傢起身遇見和尚的話,心中想道:“有些古怪,就找也不中用,不如傢去回奶奶再來找罷。”主意想定,嚮店傢要了那個字兒,問道:“你見咱們爺往那邊去的?”店傢道:“我瞧着是走進城這邊道上。”三兒解了三匹馬,騎上一個,拉着兩匹,心中越急,走的更覺不快,急的渾身是汗。走了半日,好容易到傢,急忙跳下牲口,滿頭大汗,一直跑到二爺院裏,瞧見大丫頭彩霞,亂嚷道:“彩姐姐快些回奶奶,說二爺跑掉了。”平兒正在睡夢中,耳內聽說二爺跑掉,登時驚醒,急問:“窗外是誰?”
  三兒不等彩霞去回,就隔着窗子將店傢的話說了一遍。平兒叫聲“哎呀!”不覺暈了過去。丫頭、奶子都慌了手腳,連忙扶起,連聲叫喚,一面着人去請太太。
  王夫人同奶奶們正說閑話,衹見前院丫頭慌慌張張跑來,將前事稟知。太太聽說,嚇了一跳,趕忙同着珠大奶奶、寶釵、珍珠到賈璉院裏來,聽見平兒業已蘇回,正在大放悲聲,哭的慟切。丫頭們瞧見太太,忙掀起湘簾。王夫人走進屋去,問道:“丫頭說不明白,到底璉兒往那裏去了?”平兒哭着將個字兒遞與太太,說道:“太太瞧這字上就知道了。”王夫人接着,交給寶釵道:“你念我聽。”寶釵接在手內,看是一首絶句,高聲念道:
  無是無非四七年,榮華已作隴頭煙。
  而今一笑歸山去,隱嚮白雲深處眠。
  後有兩行小字:“父母處不及拜辭,平妹可面稟之。詩中之意,惟寶釵、珍珠兩妹必能領會。勸太太勿以璉兒為念,秋鼕間務作回南之計。平妹善視兒女,一同南去。升兒頗有仙骨,亦帶之去也。”寶釵念完,王夫人也止不住悲苦,又恐平兒哭個不了,衹得忍住眼淚,說道:“璉兒也做了寶玉,你就哭瞎了眼,也是不回來的。”寶釵道:“太太說的很是。二嫂子也不用傷心,倒趕着將這字兒,你親自送去給大老爺、大太太瞧瞧是個正理。”平兒點頭,含着眼淚吩咐三兒套車。
  王夫人道:“你去就來,我在上房等你。太太們一定大傷心着急,你就將寶玉做個樣子勸勸。你別在那裏啼啼哭哭的,惹着那老的傷心。”平兒答應,將字兒帶去。
  王夫人領宮裁姐妹來到上房,丫頭們倒上香茶。宮裁道:“看不出璉二兄弟也能夠出傢,真是怪事!他平日從不同那些和尚們鬼鬼祟祟,怎麽平空的今日同個和尚去了?想那和尚別就是寶兄弟的師父,他怎麽看上了咱們傢的人,一個一個叫他引誘了去。不知他到底是個什麽意思?”寶釵笑道:“你也仔細着,別叫他看上了,也來引誘你跟着他去逃走。”寶釵沒有說完,引的太太們都笑起來。珍珠道:“大嫂子說的是正經話,你倒打他的皮瓜子!”寶釵道:“要你給大嫂子出尖兒,你也不用氣不過,那天在鐵檻寺,那些和尚誰不拿眼睛瞅着你,看出了神?橫竪一半天也要來引你出傢呢!”寶釵說着,太太們大笑不止。丫頭回道:“璉二奶奶上來了。”不一會,平兒進來說道:“我過去見那邊老爺、太太,回了璉二爺的話,呈上這字兒,老爺同太太一聲兒也不言語。隔了一會,老爺說:‘那邊出個和尚,咱們傢裏也出個和尚,這倒公道。’倒是巧姑娘,聽了他父親出了傢,他哭的要尋死上吊呢。我看他可憐,倒很勸了他一會,瞅着怪傷心的,我托珍大嫂子照應着他,就回來了。”王夫人道:“你見的很是,就哭會子也是無益的事。”
  平兒傷心點頭,正要回答,衹見該班媳婦王傢的來回太太道:“張成送進五個帖子,說祝太太差傢人陸賓來請太太的安、請太太、二位奶奶、四姑娘明日過去吃午飯。”王夫人道:“你叫張成同來的管傢到祝太太宅裏去原帖奉繳,請安道謝。說我這幾天身子不好,不能出門。珠大奶奶、璉二奶奶同我改日過去請安。明日叫寶二奶奶同四姑娘去領太太的情罷。”王傢的答應,出去吩咐張成接着帖子,讓陸賓喝了一會茶,備上牲口同他來到祝府。正值荊襄節度鬆大人在祝府裏過節。張成到了門上,衆人邀在客堂坐下。陸賓拿着帖子上去回話,不一會出來,陪張成道:“太太說既是太夫人欠安,不敢驚動。一半日太太親自過去請安。明日定要請三位奶奶同四姑娘過來坐坐。”張成連連答應,又坐了一會,辭別回去不提。
  原來鬆節度是尚書祝大人的嫡姑表親兄弟,名叫鬆柱,係錢塘人氏。因進京陛見過了,要出京回任。這幾天,祝尚書的病癥略鬆泛些,柏夫人備了酒席,請鬆柱來過端節。尚書不能下炕,就在內房飲酒。並無多人,衹有鬆節度、祝尚書、柏夫人三位。芙蓉帶着幾個細巧丫頭在屋裏面伺候。鬆柱見祝鳳精神好些,心中歡喜。三個彼此暢談,倒也十分熱鬧。
  正飲間,該班媳婦劉傢的走進來回說,傢書到了。柏夫人趕忙走出房來,該班丫頭們鋪下墊子,柏夫人朝上跪下,給老太太請安,鬆柱也出來請姑太太安。芙蓉捧着書子,一同走進內房。祝鳳在炕上請過安,三位又都坐下。芙蓉拆開信面,站在柏夫人旁邊高聲朗念一遍。鬆柱聽見,奉老太太之命,於四月十三日將夢玉承立大老爺、大太太為子。祝鳳夫妻十分歡喜,鬆柱趕忙道喜。芙蓉又拆開夢玉給父親、母親請安的稟帖,柏夫人接着瞧了很歡喜,遞給鬆柱同老爺瞧。此時祝鳳心中大樂,覺得病也好些。不一會,內外男女大小都上來道喜。柏夫人吩咐換上熱酒,請鬆大人暢飲幾杯。
  柏夫人道:“老太太吩咐,叫咱們給夢玉定親。我意中早有一人,因夢玉之事未定,所以不便啓齒。”祝鳳道:“那件事總交給你辦,我也不管。”柏夫人道:“你衹管放心,等我一半天去商量,再沒有不妥的。”鬆柱道:“我也有一件心事,要同大哥、大嫂商量。”柏夫人道:“兄弟,你有什麽心事?”鬆柱道:“就為的是你侄女兒彩芝,那孩子性格聰明,長的也十分清秀。自從你妹子生他出來,全是拿藥養活到十六七歲,過於單弱,一個月倒有二十天是玻去年大病一場,幾乎不保,幸遇靈隱寺的一個瘋和尚,送了一塊玉,令他帶在身上可以卻玻自此以後,病倒好些。我早想着要給他定門親。你想,誰傢娶個病人兒回傢去服侍呢?況且出了嫁,就要做媳婦的道理,彩芝連自己都顧不過來,還能夠伺候公公婆婆嗎?還帶着這孩子脾氣不好,性情古怪的使不得。不但一切飲食動作比人不同,就是諸親百眷裏面,他看得上的很少。常瞧見親戚們的那些孩子,對你妹子說道:‘這些孩子白活着幹什麽?倒不如將他們的年紀攏共攏兒湊着送了祝二叔叔傢的夢玉兄弟罷。’聽他的口氣,就是夢玉同他合式。這如今,夢玉已過房了到這裏來,我的意思要同大哥、大嫂結了親罷。方纔聽見大嫂說,意中有人,我也想到這裏。為什麽呢?我那孩子不但不能生兒養女的,就是壽數也很有限。如今你們哥兒三個,就是夢玉一人,子息一道是要緊的。我豈肯將有病的孩子給夢玉,叫你們夫妻白望着抱不了孫子呢?這會兒大嫂子意中人衹管說給夢玉,我的彩芝也給你做媳婦。衹要在大哥大嫂子跟前做過一天媳婦,在他呢,也算成了人;在我也盡了疼女兒的一番心。這件事總得大嫂同大哥要準我這個情兒。”祝鳳點頭道:“很使得,咱們就一言為定。”柏夫人道:“我那意中人也是必要定的。既是大兄弟這麽說,將來照着梅大妹妹的兩個女兒給夢玉的一個樣兒,不分彼此就是了。”鬆柱心中樂極,站起身來親自執壺,給大哥、大嫂斟酒為定。柏夫人也親自執壺回敬,大傢舉杯對飲。鬆柱在身上取下一個漢玉雙蓮佩,雙手遞與祝尚書,說道:“以此為定。”柏夫人就在雲髻上拔下一對赤金並蒂蘭,上嵌着兩粒明珠,也親手遞與鬆大人作定禮。
  這一天,大傢歡喜,直吃到漏下三鼓纔散。鬆柱告辭回寓。
  祝鳳道:“兄弟,你準於幾時起身?”鬆柱說:“我準於初九起身。這幾天要一點空兒也沒有,等着起身這一日,再來見大哥、大嫂子罷。”祝尚書說:“你這一半天偷個空兒來,咱們再說說話。”鬆柱道:“有點空兒,我必來。”說畢,纔要出去,衹見回事的媳婦進來回道:“桂舅老爺來了。”鬆柱道:“桂三爺這會兒來,有什麽事?”柏夫人吩咐,請三舅老爺進來。不知桂老爺何事而來,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自序
凡例第一回 幻虛境册開因果 大觀園夢啓情緣
第二回 為恩情賈郎遊地獄 還孽債鳳姐說藏珠第三回 係朱繩美人夢覺 服靈藥慈母病痊
第四回 稽首蓮臺萬緣獨立 相逢萍水一諾千金第五回 賈郎君纏綿銷宿帳 祝夫人邂逅結因緣
第六回 釋冤仇一尊金佛 立心願兩粒明珠第七回 老庵主自言隱事 小郎君代說衷情
第八回 故作情濃心非惜玉 溫存杯酒意在埋金第九回 柳夫人感恩歸裏 賈郎君懺孽修橋
第十回 慶端陽夫妻分袂 敘傢事姑表聯姻第十一回 柏夫人船房繼女 張姑娘飛彈驚人
第十二回 皮老爺無心獲盜 祝公子有意鄰船第十三回 贈佩盟心緑楊城郭 淚痕留面風雨歸舟
第十四回 鬆節度平山奬婿 林小姐石匣埋真第十五回 俏郎君夢中逢醜婦 相思女紙上遇知音
第十六回 承瑛堂情悲叔侄 瓶花閣興掃癡婆第十七回 奉慈恩因悲定媳 消郎悶衆美聯芳
第十八回 金雀一枝催酒陣 銀鈎滿幅寫芳名第十九回 魏紫簫燈前鴛譜 周婉貞膝上蓮鈎
第二十回 俏姑娘甘心冷淡 冷小姐羞對荷花第二十一回 巧語說風情不妨畫卯 苦心嘗藥味慨試鸞刀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