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类 《詩經》心得   》 第13節:第二章(6)      劉緒義 Liu Xuyi

  一個要以法來斷姻緣,一個要以禮來結夫妻。雙方的分歧就在這裏。這正好反映了商末周初,新興的周禮剛剛取代殷商的舊俗之際的一種社會現象。也就是毛詩所說的:衰亂之俗微,貞信之教興。於是,官司打到召公那裏,就留下了著名的召公“甘棠聽訟”。
  我們不知道召公的判詞與判决結果。但我們可以從這首詩的流傳可以看出,召公當然是判女子勝出了。《尚書》中有一篇《召誥》,就是召公諫成王之辭,從召公充滿急切和誠懇的感情呼籲成王“疾敬德”的言詞中,隱約感受到了召公渴望王者以德、化民成俗的迫切願望。
  禮之由來,始自祭祀。自夏、商以來,禮就是祭祀過程中誠敬心理的體現,強調一種內心的敬畏和謙和,但仍然沒能阻止夏商之滅亡。西周興起之後,新興起一種德的觀念,把德融入禮中,增加了禮的實際內容,有力地防止了禮的形式化、空虛化。後來,孔子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仁”的觀念,要求禮以仁為本,進一步對貴族君子之禮進行規範和要求,希望統治者不僅要有禮,而且要還有仁心,施仁政,重禮而輕刑。所以說,禮之用,和為貴。故自周公、孔子以降,禮一直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核心精神。就算到了現代,每到傳統節日,比如新年,人們之間互道一聲祝福,這其實就是“禮”。祝福之人不僅要有“誠”、“和”的心態,被祝福的人,也會從中感受到一種真誠和順的心意,從而也促使被祝福的人改善自己的心態。人們也感受到了先秦時期,中間有一段禮崩樂壞的階段,這一時期,由於禮樂崩壞,人而無信,戰亂頻仍,給人們帶來的痛苦是有史可鑒的。五百年間出現的孔子、孟子,重建了中國禮樂傳統。到了20世紀,又出現了一場烈烈的反孔批禮的運動,禮被打倒並踏上一隻腳。這期間,父子反目、兄弟不和、師生成仇、夫妻情斷的例子不勝枚舉,人性扭麯到了何等程度,同樣是有史可鑒的。
  江有汜:小老婆的好處
  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不我以,其後也悔。
  江有渚,之子歸,不我與。不我與,其後也處。
  江有沱,之子歸,不我過。不我過,其嘯也歌。
  ——召南·江有汜
  現代的男人中間公開流傳着這樣一則“幽默”:“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妻是梳妝得很正經的女子,妾就是俗稱小老婆的,所以妾衹能站着(立女嘛)。偷,現在就叫小蜜、情人、二奶、馬子,反正是不能見光的。現代人沒有了娶妾的權利,所以弗洛伊德說,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人的性自由不斷被剝奪和被限製的歷史。所以,現代社會中“偷”性不改的男人,因為許多見不得光的“偷”,而弄出無數悲劇出來。由此可見,小老婆還是有“好處”的,至少可以減少一些見不得光的“偷”。可現代人就是不承認,說什麽,愛是自私的,一個人衹能愛一個。說這種話的人,其實忘記了“愛屋及烏”這個成語,他所謂的“愛”,其實衹是“性”。
  以上皆為戲說,不要當真。但客觀地講,小老婆的“好處”,早在三千年前,先民就總結出來了,並且形成了“禮製”,其核心內容就是媵嫁婚制度。
  這首《江有汜》的小詩,就是媵嫁婚的反映。
  媵嫁婚,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姊妹共嫁一夫。《春秋公羊傳》說,諸侯一娶九女,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說的這是這種婚。“九”是陽數,非實指,但言其多。
  此詩以一個媵的口氣,以“江有汜”起興,反復申述,不讓我陪嫁,你會後悔的。
  然而,圍繞着這首詩,三千年來分歧太多太大了。
  一種認為,此詩寫的是婦人遭遺棄後的哀訴。持這種觀點的人太多,尤以現代人居多。一種認為,這是寫媵女不得從嫁而怨也。《毛詩序》就持這種觀點:“《江有汜》,美媵也。勤而無怨,嫡能悔過也。文王之時,江沱之閑,有嫡不以其媵備數。媵遇勞而無怨,嫡亦自悔也。”鄭箋還認為:“嫡有所思而為之,既覺自悔而歌,歌者言其悔過以自解說也。”還有一種認為,這是被“踹”男子之怨恨。屈萬裏《詩經詮釋》就執這樣一說。此外還有很多種理解,但太離譜了,不說也罷。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第一章(1)第2節:第一章(2)第3節:第一章(3)第4節:第一章(4)
第5節:第一章(5)第6節:第一章(6)第7節:第一章(7)第8節:第二章(1)
第9節:第二章(2)第10節:第二章(3)第11節:第二章(4)第12節:第二章(5)
第13節:第二章(6)第14節:第二章(7)第15節:第二章(8)第16節:第三章(1)
第17節:第三章(2)第18節:第三章(3)第19節:第三章(4)第20節:第三章(5)
第21節:第三章(6)第22節:第三章(7)第23節:第三章(8)第24節:第三章(9)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