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传记 》 原来李鸿章 The original Li 》
淮军的去留(2)
牛贯杰 Niu Guanjie
不光“硬件”上升级换代,李鸿章对“软件”改革也精益求精。他看到华尔洋枪队在作战时,不光凭借精良锐利的武器,而且有着井井有条的作战秩序。淮军作战时厮杀呐喊,声闻百里,气势恢弘;洋人作战时排队进退,只闻枪声炮声,无人显示出不要命的架势,敌人却已在远处人仰马翻,这才是打仗的最高境界。李鸿章决心在淮军中推广洋枪洋炮。李鸿章首先在程学启、刘铭传的部队中聘请洋教练。从没摸过洋枪炮的淮军士兵,对这些铁玩意既好奇,又恐惧。洋教练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练准头。许多淮军都观摩过洋人军队作战,只见士兵手指一动,敌人应声倒地;大炮一拉,目标立刻屋倒墙塌,煞是威风。可同样的枪炮到自己手里便不听使唤,瞄得不准误伤战友、使用不当造成走火等事件屡屡发生,甚至一次演练中因弹药走火而炸死二十余人。李鸿章再三给部下打气说:“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等到练出百发百中的准头来,何坚不摧,何战不克1除枪法外,李鸿章亦将西洋阵法、号角、口令引入淮军。语言不通是教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训练中洋教练喊出口号,经过翻译传达,士兵才去执行。且翻译将许多重要的专业术语译得不伦不类,弄得士兵经常无所适从,军事训练简直走了样。李鸿章鼓励大家:“英国官兵不像我们随便在人群中挑选,他们都受过军校的特殊训练。我不惜重金聘来老师,就是希望你们能够虚心学习。现在学的只是皮毛,等以后理解了精髓,自然会领悟其中的奥妙1别说淮军将士不理解,连热衷洋务的曾国藩也不理解李鸿章的做法。他屡次写信给李鸿章,反复讲授取胜之道在人心不在兵器的道理。李鸿章向老师解释:太平军中虽有洋枪炮,可是他们没有用洋法操练队伍,因此武器发挥不出作用。李鸿章还邀请老师来参观淮军的训练。曾国藩观看淮军训练后,认为湘军已大不如淮军,历史任务确应落到淮军身上。这也成为曾国藩决定留淮撤湘的原因之一。
李鸿章凭他超人的本领纵横捭阖,保证淮军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武器,对军队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使淮军成为当时中国最先进、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家世 | 苦撑危局(1) | 苦撑危局(2) | 苦撑危局(3) | “叫花子兵”(1) | “叫花子兵”(2) | “叫花子兵”(3) | 招降纳叛(1) | 招降纳叛(2) | 遣散常胜军(1) | 遣散常胜军(2) | 淮军的去留(1) | 淮军的去留(2) | “海”“塞”之争(1) | “海”“塞”之争(2) | 创立海军衙门(1) | 创立海军衙门(2) | 创立海军衙门(3) | 派遣留学生(1) | 派遣留学生(2) | 北洋海军覆亡(1) | 北洋海军覆亡(2) | 北洋海军覆亡(3) | 炸炮三局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