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 红闺春梦   》 第十二回 陈大令判联碧玉环 祝词林访旧红文巷      Xi Lingyeqiao

  话说王氏与二娘带着慧珠姊妹巾南京到了扬州,在红文巷内寻了一所房屋。外面大大五间,内里一顺三间,上有小楼,慧珠与洛珠同住,旁有一座小花园,当中一个六角草亭。房屋虽不甚多,却十分幽雅。过了几天,又暗暗去见小儒,说伯青托他照应的话;小儒即叫双福至他家走了一次,又将本处地坊唤了米,说王氏与双福是亲眷。白小儒接印,把双福派了门政,而且自幼跟随小儒,以子侄一般看视,所以内外人没有一个不趋奉双福。今日双福说聂家与仙亲眷,地坊怎敢怠慢,当即吩咐了小平更夫人等,日夜在聂家门首照察,试问那一个还敢来欺他家?
  王氏自从迭遭两次官事,胆都寒了,立誓不做这买卖。好在腰缠已满,可以自给,将来两个女儿适人,还要得大大一宗身价,后半世可保无忧,何苦再寻烦恼,又要受气。终日与二娘在东邻西舍抹牌斗趣的玩耍,倒也快乐。慧珠、洛珠仍以唱和白娱,每常放心不下伯肖等人与小凤一班姊妹,遇着花朝月夕,想起南京聚在一处的光景,惟打背地伤感,互相劝慰而已。附近人家,日久也看出仙家的蹊径,囚没有外人走动,又见他与县里人常相往来,只好哜中.评论、方夫人又时常接仙姊妹们到署里去,甚至留住盘桓几日,才放他们回来。
  这日,伯青等已抵扬州,船在码头泊定。从龙道: "我们此刻同往县里去会见小儒,即知畹秀的住落。最妙不必衣冠,步行前去,何况我辈皆系至交,小儒平日也喜通脱,可以彼此省却多少繁文。会见了他们,再议我们的住处。"伯青、王兰齐声称善,三人登岸,只带了连儿一人,缓缓在街市闲步,见往来行人甚为热闹。不多一会,已至县署,照墙边有一群人团团围住,三人挨进圈内,原来是一道告示。上面写着:
  特授江南扬州府江都县正堂纪录十次随带加十级陈 为出示晓谕事:照得本县由科第出身,恭膺是职。自莅任以来,事无巨细无不躬亲,出入綦严,冰清玉洁。近闻扬郡地方,习尚繁华,民多刁诈,以健讼为居奇,包词为能事,甚至合蠹吏奸差联成一手。鼠牙雀角,事机每鼓于纤微;虎视狼贪,乡愚咸受其茶毒。此皆言之殊堪痛恨者也。当知本县目见耳闻烛奸于隐,法随言出嫉恶如仇。遇善而赏不从轻,惩恶而罚尤加重。自示之后,尔等士农工贾,各习其生。野无争斗,民多朴厚之风;俗尚敦仁,世有雍熙之象。此则本县之所厚望,尔等之所深幸也。其各凛遵,毋违特示。
  王兰笑道: "世俗浇漓,民多好讼,江南一惜此风尤炽。小儒虽然认真办理,切实示谕,窃恐人多视为具文,未能奉。"伯青道: "现在为民上的,只好各尽其道罢了。能如小儒这样做法,尚算是好官。还有一等不顾品行的,一味贪婪逢迎,更不足道。"
  三人方欲进署,忽听里面传鼓升堂,吆喝伺候。伯青忙止住连儿缓行通报,随着一起闲人走入堂口,在人背后偷看。见两旁吏役齐集,暖阁门开,小儒公服而出,入了公座。早有差役带上一千人证,是两男一女。那男子:一个四十余岁,生得獐头鼠日;一个二十余岁,颇为儒雅。那女子不过十八九岁,虽是乡村装束,却生徘有几分姿色,跪在案前俯首无言,脸上带着一团忧愤形容。
  听堂上唤原告刁成。那四十余岁男子,爬上几步,叩首道:"小的刁成,见太爷请安。"小儒将他通身上下看了几眼道:"刁成,你告文生秦守礼,勾骗你妻子戎氏脱逃,先被你看破情形,防范严谨,杜绝守礼往来。一日,你妻子托言母亲有病回家省视,你却故意不与同行,远远的察看动静。果然守礼在半途等候,将你妻子带回他家,你当即纠合亲邻多人,至秦家把戎氏带回。到本县衙门控告,请本县重究秦守礼勾骗的罪名。你的妻子可是元配不是,你与守礼可向有瓜葛没有?你细细的诉说一遍,却不许半字撒谎。"
  刁成又叩了一个头道: "太爷是青天,小的若有半句虚言欺了太爷,就是欺天了。小的祖居乡间,距城五里多路。小的祖父置得几亩田地,只生了小的父亲一人。因为家内可以过活,子弟即思读书,延请名师教小的父亲。到了二十岁上,进了一名学。小的父亲又生了小的一人,自幼聘定城中贡生戎大森的女儿为妻。不幸父亲早死,过了一年小的母亲又病故了。小的因生性愚蠢,不能读书,仍以耕种为生。除了服制央媒去说,娶了戎氏回来,与小的倒还相得的。这秦守礼住在前村,他从小的父亲看过文章,所以两家皆系通好。又因他是个读书明理的人,凡到小的家里来,妻子戎氏并不回避。谁知守礼存了禽兽之心,见小的妻子很有几分姿色,打听小的进城有事,他即来闲话。逐日花言巧语,哄骗戎氏随他逃走。小的妻子是个年轻女流,没有见识,被他说活动了。今年春间,彼此已先有奸情,后来为小的看破一二。这些邻舍,亦恐将来闹出事件连累他们,在小的面前暗暗的说了几次。小的因未见确证,不能造次,只好加意防范。苦于家内无人,又少叔伯手足,有了事情都要出去。守礼抽闲趁空仍来走动,小的晓得了,将戎氏打骂是有的,又禁绝守礼往来。前数日,戎氏忽言他母亲有病,要入城看视,又说: '母家早间打发人来接我,因为你不在家,来人不能久等,回城去了。我想这条路是走熟的,又没有多远,一个人来去也无碍。'小的明知其中必有变故,假意允诺,却远远的跟着他。走了不足二里,见守礼站在田边,小的妻子迎上去与他讲话,复绕取小路回头到了守礼家里。小的看得清楚,那里忍耐得住,即回家约了本村亲邻等人,赶至秦守礼家。小的妻子正坐在堂前,见了众人躲避不及,守礼情知不妙,开了后门逃去。小的当将戎氏带回,因未遂他心愿,近日与小的吵闹,寻死觅活日夜不安。想起来皆是守礼的祸根,况且读书士子,奸拐人家妻女,更该加一等问罪。要求青天做主,代小的雪耻。"
  小儒笑了声,叫他跪在一旁,唤秦守礼上来道: "秦守礼,你既是个秀才,怎样做出这般非礼的事来。你名虽守礼,实不守礼。刁成告你勾骗他妻子戎氏脱逃,又在你家获住,并有他同去亲邻众所共见。你该派个什么罪?好好的直供上来,本县尚可加恩从轻开豁。你自家做的事,要明白呀!"
  那秦守礼两眼含泪,叩首道: "父台明见,生员既能读几句书,忝入黉序,难道礼法二字不知道的么!这刁成在乡间,素称无赖,人送他个混名叫做刁恶,其人可想而知。他父亲刁中贤是名饱学秀才,一乡推重。生员自幼即从他读书,连这守礼的名字,都是他父亲取的。见生员各事拘谨,恐中道改变,命生员顾名思义,常守于礼法之中。后来刁中贤夫妇相继而殁,生员与他家相隔不远,常到他家走走,怕人说先生死了,连世谊都不看顾。若说他妻子戎氏,生员尤堪痛恨。戎氏本与生员系远房姑表,戎大森在日有心将女儿许与生员为妻,访得刁成与生员世交,托他为媒。刁成打听得美貌,生了异心,明为生员作伐,暗谋作自己妻室。说生员家内无多房屋,又无亲丁,他愿拨出一进房子与生员迎娶,所有各事都是他一力承办,戎大森信以为实。到了迎娶这一日,刁成将生员约去相陪媒宾。戎家的人到了刁家,又看见生员在那里张罗,分外不疑。及至次日,生米已成熟饭。刁成又把戎家的帖子,全行改致刁家名目。戎大森是个有体面的人,而且女儿业已失身刁成,闹出来徒然羞愧,他女儿何能再嫁生员,只得就错认错的做,心内却气他不过。又见刁成是个无赖之徒,逐日气闷,一病而亡。戎氏晓得他假冒生员,又因父亲被他气死,每每与他吵闹,要寻短见。生员日久也尽悉具细,连足迹都不到他家。一日,戎氏由城内回来,走生员村前经过,见生员立在树下。戌氏亦囚气愤已极,平时本与生员亲戚往来见过面的,不顾嫌疑,到了生员面前哭诉此事,倩生员代他设法伸冤,他情愿削发。生员虑有猜嫌,劝他回去,再作计较。那料刁成闻信,率领多人而至,不问皂白,揪住生员毒打,说生员拐骗他妻子脱逃,幸为同来的人劝住,他即控到父台案下。生员明知其意,因这件事恐生员日久知道,与他理论,借端栽害以灭生员之口。生员如有半句饰词,情甘加倍领责。"小儒点了点头,亦叫他跪在一旁,叫了戎氏上米。戎氏一句话都没得,惟有伏地放声大哭,两旁看的人皆叹息不已。
  小儒看透众人情形,复唤刁成上堂道: "据你所说,秦守礼勾骗你妻子是实;据秦守礼所说,戎人森本将女儿许配守礼,托你为媒,你贪戎氏色美,冒守礼的名娶了家来,又恐守礼知情与你理论,你借这件事预先下手。然而两造争讼,各说其是,本县也不必细究。但是你所说前后情节,即作你半字无虚,为何其中有一二处大相舛谬,令人难解。你说你妻子是白幼聘定的,又说你父亲早故。囚何戎氏小你一半年纪?你在幼年,他还未生,纵然出世,想你父亲在日,也不能代二-卜余岁的儿子,聘一个三四龄的媳妇。你家可行,戎家也不愿意。再者,既见你妻子走入守礼家内,又带着亲邻等人前往拿获,这种大事何以不协同地方前往?你竟敢私行率众抢人。况且既已获得,何以不报知你妻子母家,再来控告?以上数事,你未免脱略太甚,情节可疑,你且明白说与本县听。"问到此处,小儒放下怒容,鼻孔内"哼"了一声,两边差役齐声威武。
  刁成在堂上听得秦守礼诉出他的骨病,已暗自着急,早没了主见。,又被小儒把几处落空的话追问,正搔着他的痒处,不由得脸上变色,口内支吾,连连叩首道: "小的是乡间愚民,见妻子到了守礼家内,一时气忿,邀约亲邻前去拿获,那里想得到鸣知地方同行;一经获住,即赴太爷衙门诉冤,不及到戎家送信,皆是小的该打之处。若说戎氏与小的年貌悬殊,小的父亲因爱戎大森是个旧家,将来小的可倚为靠背,所以不问他女儿年纪相仿不相仿,好在女小于男,往往有之。难得戎家也愿意结亲,聘定了一载有余,小的父亲方才病故。至于守礼说是他的妻子,被小的谋占。小的虽然至愚,也不敢作此枉法之事。而且秦姓作数肯行,戎姓也不肯饶过小的,难道就这样罢了么?尽是守礼一片捏词,冤栽小的,求太爷详察。"
  小儒冷笑道: "你之为人,不必守礼细说,本县初见你的相貌,即知你居心不正,断非良善之辈。你说自幼聘定戎氏,系用何物作聘,你可知道?"刁成道: "小的父亲用祖传碧玉环为聘,现在戎氏身边收着。"小儒将戎氏唤上道: "刁家以碧玉环为聘,你可晓得有无此物?"戎氏含泪道: "小妇人在母家时,闻得秦家下聘是一枚碧玉环。据闻此环有雌雄两枚,雕就龙凤,雄环是龙,雌环是螭凤,亦有雌雄之别。小妇人身畔是只雌环,雄环尚在秦家,所以小妇人将此物卅在身旁,朝夕不离,意在得空持问守礼。"说着,取出玉环呈与案上道: "请太爷问秦刁两人,谁有雄的在身,小妇人即是淮家所聘。"小儒点首,又将秦刁两人唤过。守礼跪在一旁时,早巳听得明白,不待询问把玉环取出,双手送至案.亡。说出奇怪.两枚工环毫无分别,细看果是一龙一螭凤,有雌雄。
  小儒哈哈人笑道: "刁成,你该知罪了。两枚玉环,显见确证,你尚有何说?即不然,再将戎氏母亲传来,一讯立明是否。但是这宗事件,本县也无暇深究。戎家亦是个读书门第,何苦又将那女流牵引到案。在本县的意见,你妻子既与守礼有奸,又为守礼骗至家内,想你这妻子也不能要的了。何况你与戎氏年貌相殊,本非良匹。本县当面判与守礼为妻,叫守礼拨田五亩交割与你,以为迎娶之费。一则,他们既彼此有心,就是你将戎氏带回,他心已向着守礼,难免异日不生别的支节,二则,你也可脱去那谋占的声名,岂不两全其美。至于你在乡间混名刁恶,足见平素欺凌乡党彰明较著,本县理应讯实究治。姑念你妻子已屈秦姓,又没有对头来指实你的恶迹,若据守礼之言,你必说他栽害冤枉了你。若日后有人告到本县衙门,那却要从重提办,定不稍贷。你从此须要小心些儿!"两旁看的人同声喝采,咸夸处置得宜。
  小儒一席话,说得刁成顿口无言,仍要叩求。小儒吩咐差役,撵了他出去。又唤上秦守礼聊为申饬数句,叫他立结,限三日内拨田五亩,交与刁成。又命当堂领了戎氏回去, "即移到城中戎氏家里,奋志攻苦,以求上进,不必在乡间居住,恐刁成不服,暗中算计你夫妇"。守礼与戎氏双双在堂上磕了无数的头,小儒叫他们退下,具张领戎氏的切结上来。又问了几宗别的案件,才退堂入内。
  从龙道: "这起案卷,倒很有情趣。姓秦的与这妇人是宿愿顿酬,未免苦了刁成,忙了一场妻子仍属他人,所幸还得了五亩田,可以自慰。小儒讯断合宜,这宗事惟有以谈笑处之最妙。"王兰道: "我倒很佩服,小儒是个拘谨人作事,如今有了权变,想必做了官,连性情都可改的。"三人鼓掌大笑。
  伯青叫连儿持帖通报,连儿到了号房。少停,里面叫请,三人步进内署。早见小儒笑吟吟降阶而迓,彼此说明了均是便服,见了面不过长揖而已。小儒道: "你们好呀!今日才至,我倒盼你们好久了。"王兰道: "如今小儒非比往日,抚字催科,为民父母;不同我辈闲曹,任情放荡,是以不敢轻造尊衙,诚有为也。"小儒笑道: "伯青、在田你们听者香这张油嘴,到那一年方改。不说至交朋友,许久不见,要叙叙别后景况。他一见面即百样挖苦人,可该不该?若说你是闲曹,正是玉堂金马,班列瀛池;我辈不过一行作吏,五斗折腰,真如仰首云天,望尘莫及。"
  伯青笑道: "二位不必斗口,皆是旗鼓相当针锋匹敌,两无优劣各具所长。我肴小儒的学问权变,而今大有作为。即如适才堂上讯问刁成一案,处置极合人心。我辈若为牧令,遇此案件,断不会发落得这般爽快。"小儒道: "此案伯青何以详悉?"从龙道: "审问刁成时,我们立在堂下观望,直待到发落清楚,才进来的。"小儒道: "怪不得者香见面即挖苦我,原来看着我审问刁成一案;倒要请教,此案如此理结,不知可能折服众心?我辈既系至交,何妨直说。"伯青道: "并非戏言,此案非如此了结不可。"
  小儒问南京风景近日若何,与小风等人可好?又说到"慧珠姊妹现住在红文巷里,内子时常接他们到衙门中来盘桓,昨日还在我这里。早知你们来了,该留他等过了夜去"。从龙道: "今日是不及了,我们准于明早去访畹秀。"回头对王兰道: "不如把行李发到衙门里来住,一来可与小儒谈谈,二来较外面客寓清静多呢。"小儒接口道: "理应搬到衙门里来,岂有反住客寓之理。"随即传话,叫人去发行李;一面打扫内书厅,让众人居住。又摆了酒席洗尘,着人去请甘老师爷过来同饮。
  这甘师爷名誓字又盘,扬州府学生员,今年七十三岁,是一位老名宿。小儒到了任,即备帖亲去拜他,延入衙门课读两子,并一切笔墨等件,宾主甚为契洽。少顷,甘誓已至,与众人行礼。见他庞眉皓首,道貌岸然,音若洪钟,目如朗曜,皆肃然起敬。甘誓知道他们是一班新贵,又是有名的才子,亦谦伪自抑。众人入座,席间无非讲究些古今考据。甘誓口若悬河,滔滔雄辩,从龙等人格外佩服。
  小儒道: "你们可晓得本月下旬程制台五十寿辰,我巳请又盘先生作篇寿序。你们来得正好,就屈者香代我一书,省得又要央求别人。"王兰道: "那却不能,我连年抛荒已久,腕底生疏,必然写得不成行款,不如你自书为妙。"小儒道: "不必谦让,簇新鲜点词林的人,不能写字,真是奇闻。我如果比你写得好,倒不致得榜下县了。而且终日案牍劳形,何暇握管,倘然写得不成款段,反是大笑话。者香,这件事是替我做定了。"从龙道: "不难,不难!小儒把润笔费放从丰些,者香断无不行之理。"王兰道: "你要蠢俗到什么地步,开口就是钱。我倒不如保举你写罢,省得你妒忌。你同我说笑罢了,可知道座中有老前辈在此,岂不为又盘先生所笑!"甘誓道: "者香兄,此言差矣。文人笔墨生涯,纵然较及锱铢,亦系应分,非市侩争利可比。就是小弟作这寿序,敝东润笔也是不能少的。渚君既不笑我,我又岂敢笑诸君乎!"说得众人大笑。饮到更余散坐,甘誓先行辞出。然后众人又坐了一会,小儒亲送到内书厅,方才回后。
  次日清晨,小儒上府衙参谒未回。外面送入早点吃毕,伯青带着连儿,同了从龙、王兰向红文巷来。问到聂家门首,见双扉紧闭。连儿上前叩门,里面答应出来个女婢,开门见是伯肖等人,即忙回身入内,对着楼上道: "大姑娘可曾起来,祝少爷同王少爷. 二老爷来了,都在外面呢。"慧珠,洛珠时梳洗已毕,对坐闲话。忽听女婢传说,二人立起扶着楼窗,问道: "你说那个祝少爷王少爷,可是南京下来的?"女婢道: "咦,难道有几个祝少爷么?自然是南京来的。"
  慧珠、 洛珠闻得伯青,王兰果至,皆喜出望外,即同下扶梯。到了前堂,早见伯青等人正与王氏、二娘说话。慧珠不见伯青,时时挂念,既见了而,惟觉--阵心酸,泪痕双堕,连那久别的寒暄难道一字。伯青亦系如此,惟有四目凝注,彼此心内无限衷肠,都不知由那一款说起。倒是洛珠与王兰各问了近好,邀请众人入座。茶罢,还是伯青先问慧珠道: "我们昨日午后到了此地,因在小儒衙门里小饮迟了,所以今早才来看你。闻得小儒说,你们常到衙门里去,方夫人很同你们合式。小儒又暗地叫人照应你家,我看比在南京还安净些。"二娘接口道: "我们此次到扬州来,多蒙陈老爷照应。世上人极势利的,因为方夫人每月叫他姊妹们进去几次,外面即争说我家与县里往来,左邻右舍无一个不来趋奉。陈老爷虽然做了官,见着我们还是先前那样和气,真真难得,将来定要高升极品的。"又叫女婢吩咐厨房里"备一席酒,今日请客呢!若是有人问及,你们即说祝少爷是我家至亲,从南京下来的,不可露出破绽,叫旁人看不起我们"。说着,同了王氏到外面张罗连儿,又至厨房里指点一切。
  从龙道: "畹秀,柔云,除了到小儒那边去,平时长昼无聊,却作何消遣?"洛珠道: "我们闲时仍以吟咏自娱而已,虽闻得城外有几处名胜,又不便去游,前车可鉴,恐又引起意外事来。倒是方夫人常遣人来接我们去,一住几日,我们昨日才由衙门内回来。芳君等人,近日想必在秦淮画肪笙歌,是乐够了。不比我等避难此地,大门边也不敢出。尚喜有个方夫人处走走,不然真要闷煞。"伯青道: "芳君、爱卿也不像从前了,除却我们去谈谈,旁的人概不招接。今年河上,他们还没有游过,皆因你们走了,也无甚兴趣,他们未尝不怕人寻事。"王兰道: "说了半会,我倒忘却一件新闻没有说。"遂把二郎与小黛醉后已偕连理的话,说了一遍。洛珠点首道: "却也怪他不得,他母亲穆氏是个钱串子,久经存意要小黛接个贴己的人,让他弄钱。还算小有志气,不肯乱来。好在楚卿未婚,将来小黛可以从一而终。不是我说,芳君、爱卿是我们自幼相处的,却做不出这疥癞事来。"
  慧珠问问伯青近日光景,又劝他"早早进京,、谋覆前程。虽然你得失全不介意,堂上父母甚为悬望"·。众人皆点头称是。见二娘进来道: "席已摆齐,在花园亭子上。"慧珠起身邀着众人,由楼下东边小耳门内走过,即至花园。迎面一座草亭,四面飞檐悬牖,颇为轩敞。亭外各色花木皆有,又堆了几块玲珑小石。众人走进亭内,见当中悬了一额,颜曰: "红文阁",是慧珠亲笔写的。因地名"红文",即以"红文"名之。
  众人挨次入座,席间所谈,无非别后各事。又说到小儒审问刁成一案,慧珠道: "昨日在衙门里,听得方夫人说,小儒白到任后,日夜不闲,专访民间疾苦。据说很办了几个有名土棍,上司大为契重,秋间保举卓异,说是把小儒列在第一名,可望升知府呢。"伯青道: "小儒为人素来持重,办事认真,却合有司官的身分。据你所闻,小儒纵不升知府,直隶州是用定的了。"谈谈说说,日色已没。小儒打发双福,押着数顶大轿,来接伯青等人,说: "晚间席已备了,还请了本地几位乡绅作陪,务必请老爷们回去。"伯青等无奈,起身作辞,约定明早过来,慧珠姊妹直送至门外。
  众人坐轿到了衙内,席已摆齐多时。小儒与几位陪客,专守候他们入座。三人趋步上堂,先与众缙绅见礼,然后向小儒道:"我辈既属至交,何必定作此客套,小儒兄未免见外弟等了。"小儒道: "诸位贤弟是初到此地,愚兄岂有不作个东道主人,既如此说项,仅此一次,再不多渎便了。"众人谦逊入席,家丁上来斟酒传肴。席间,又说起程制台寿期在即,甘誓道: "程制台的出身我却不甚清楚,是以寿文迟迟未成。若徒用些泛语,也无意味。"从龙道: "这程制台是由广东军功发迹,彼时我随前任李都转往剿粤寇,他还是个知县,在荆州将军营里办理文案。我与他会过好几次。"甘誓喜道: "既然在田兄前后尽悉,这就妙了,少停倒要请教。"众人饮至初更,诸缙绅作辞回去。
  小儒叫人烹了好茶,与众人解酒。甘誓又问程公出身,从龙道: "他本籍徽州府人,单名是个尚字。因屡试不第,挟资入都,援例得了个知县,分发广东。到省未久,粤匪作乱。上谕着荆州将军率领驻防旗兵,前往会剿。这将军在京时与他相善,一到广东即将他调入营内,专司文案。程公为人本来能干,又得将军竭力保荐,到肃清时,他已由知县擢至道员,署理广东盐运使司。据闻在任很做了几件出色的事,疏通河道,以利盐漕,本省商民无不感仰。未及一年,已升至本省抚军。适值张彬休致,旨下着程公调补两江,算起来不足三年,由知县升至督抚,他官运是极好的了。"甘誓道: "原来程制台还有这些事件,我只道他是个捐班,无大奇处。如今寿文不难下笔了,明日即可告成。倘有遗漏之处,尚祈在田兄指正。"从龙连称不敢道: "使我辈得瞻老先生词藻,可谓万幸。"
  小儒又问刘蕴近日在南京若何?伯青道: "他自从削职回来,步门不出。我疑他愧于见人,那晓得他妻子曹氏终日与他吵闹,说他功名革去,是自作自受,可恨连我的命妇都带掉了。将刘蕴心爱的几个妾,一起撵去。把他关在一进楼上,三餐都不许下楼来吃。前月闻得刘先达得了足疾,病假告准了,大约月半前后即可回来。眼见这一分人家,是不能振起了。"小儒喟然道:"大凡人切不可时存害人的心肠,姓刘的在南京也算一家巨族,因他父子存心不良,妄作妄为,连年弄得颠颠倒倒。刘先达若再死了,这分人家,还怕不是一败如灰么!"
  王兰又说起二郎自与小黛定情之后, "常州也不回去,又不想进京供职,一味挥金如土的混闹。我等苦谏成仇,现在连小黛劝他都不甚相信。甚至小黛同他怄气,故意不理,想激恼他,谁知任你怎样,他丝毫不改。我看他囊内所余,行将告罄。若没钱使用,那穆氏不比别人,定要反脸的。将来楚卿有大气怄呢!"小儒道: "楚卿是落拓过的,怎样一经得手,故智复萌,真真不像个聪明人的行为。我倒要写封信去切实规劝,或者可以挽回,也不愧当日成全他的一番意思。"从龙摇手道: "我等现身说法,尚且不信。何况你一纸空函,断然无用。你却不得不作此一举,我尽我心罢了。"众人谈说已至二鼓,各回房歇息。
  来日早间,伯青等方欲去寻慧珠,见家丁来说: "甘老师爷请过去说话。"伯青等人随着来人,到甘誓这边来。未知甘誓请他们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一回 千里关山欺二竖 六朝金粉擅双珠
第二回 偕友寻芳桃叶渡 论诗共醉菊花天第三回 乐春游曲词听丽口 行酒令笑骂出深心
第四回 捏虚词密现丧心计 痛远别合谱断肠诗第五回 报前仇风波起邗水 赋佳句月夜宴平山
第六回 嬉春阁双美弹棋 捷秋闱三元及第第七回 游旧迹萋菲遇众恶 宴新令花月集群芳
第八回 拔穷途路逢美二郎 平海寇羽报连三捷第九回 闹闱场害人反害己 护名葩全始复全终
第十回 狐假虎威狐谋终逊 石出水落石性常坚第十一回 庆寿筵醉绾同心结 闹喜酒争补洞房诗
第十二回 陈大令判联碧玉环 祝词林访旧红文巷第十三回 序寿文老眼无花 论星数挥毫起草
第十四回 甘老术妙著青囊 冯郎金尽遭白眼第十五回 智以绐贪犹烦撮合 散而复聚顿解相思
第十六回 见彼美陡起不良心 借世交巧作进身计第十七回 胡涂虫受赃枉断 陈铁面执法雪冤
第十八回 沐皇恩双开孔雀屏 联夜宴小试鸳鸯令第十九回 看新娘众公子解橐 憎秃妇两亲母争锋
第二十回 众家宴阔叙别离情 半山亭珍重凄惶泪第二十一回 闹家庭偏伤爱日情 浪闺闼共耻中风苒
第二十二回 盗财帛奴仆齐心 施火劫天公有眼第二十三回 朝南海悔过禅关 游西湖宣淫佛寺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