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 Quintessence can not be forgotten: the old Opera Past and Present   》 第13节:"人鬼情未了"的中国版本(3)      Fu Jin

  既是鬼魂,京娘的装扮与台步都需要有鬼魂的特点;而她对赵匡胤的情意,更为在阳世时所不及,在这里,京娘对赵匡胤,既有感激与钦佩,又很难不带有些许怨怼之情;她的性命既为赵匡胤所救,何尝不也是为他而亡?况且她既已弃世,更少牵挂,于是化为鬼魂的京娘,对赵匡胤的一往情深,更有机会倾情相诉,只是赵匡胤此时再多的懊恼和悔恨,都唤不回京娘的生命。眼见得即将天明,京娘的鬼魂不得不离义兄而去,为之感动的赵匡胤要许给她一个未来,"赵匡胤来日展趁冲霄汉,修一座宫庙为你铸金身。把妹当神来恭敬,清香参拜表虔诚。"但这并非京娘所求,京娘说,"哥哥,京娘不愿当神!我要在奈何桥头苦苦把你等,等到下世再与你配亲。哥哥啊,就此一别难见面,化作萤火伴哥行。"
  情之所至,可不因生命终结而中断,这是所有鬼魂戏的要义。而京娘身死情愿在奈何桥上等待也不愿成神,更有一番境界。妇孺皆知的歌剧《刘三姐》由广西一带的民歌改编而成,它也把奈何桥唱成了爱情的见证,刘三姐和憨厚的情郎情深意长,订下感人的生死之约,情定百年,既然相约了百年好合,就必须是真金足赤的100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这样的绝句正由对百年之约的坚守化出,其意正是,即使一方做了鬼,这抛却了肉身的鬼魂仍然要守望着百年好合的承,不负前盟。
  男女之间,情深意重又能双双活到百岁高龄,真是令人羡煞,纵然有一个只活到97岁,爱情之路已经足够漫长;相爱了那么久,在奈何桥上等对方三年,一边看旁人一步跃入鬼门关的情景,这点日子就不能算难熬了。然而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往往是像京娘这样,正逢青春年华就不幸因爱情而弃世,这奈何桥上的长久等待,真不容易。万一对方长寿,要让这位深爱的女人在奈何桥上等待漫长的数十年,未免显得有些不够厚道。若是先赴黄泉的有些按捺不住,要回头再来寻找未亡人,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那些身死之后化做魂灵再践情爱之约的故事,或者比起消极的等待更能体现出激情的冲动,我们且将它看成不愿意在奈何桥上傻等,要用更直接的方法再续未了情缘的努力。
  从这个角度看,《活捉三郎》就是比《牡丹亭》和《京娘送兄》更经典的"人鬼情未了"故事。
  《活捉》的主人公是阎惜娇和她的情人张文远。《活捉》的前史就是《乌龙院》,或者叫《坐楼杀惜》,故事源于《水浒传》,及时雨宋江在落草为寇之前,就深得天下英雄敬仰,但是他自己的感情生活却不太如意。宋江在乌龙院里包养了个二奶叫阎惜娇,这位二奶对他却渐生厌倦,以至于私下里和小白脸张文远张三郎勾搭成奸。能够让天下英雄好汉归心却不一定能让身边的二奶满意,看起来笼络英雄和笼络二奶,可真是两门完全不同的功夫。阎惜娇既然对张文远生情,就动了要和他做长久夫妻的念头,她的机会来了,她发现宋江的公文包里,有他和梁山好汉的通信,那可是杀头的罪名,于是声称要向官府出首,要挟宋江,这事越闹越大,阎惜娇逼休不成,反而激怒了宋江,在刀下一命身亡。身死非命后的阎惜娇阴魂不散,一心居然还在想着念着她的张三郎,她化为鬼魂后飘飘荡荡地来见张三郎,这就是《活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1节:贫贱夫妻的经济学(1)第2节:贫贱夫妻的经济学(2)第3节:贫贱夫妻的经济学(3)
第4节:贫贱夫妻的经济学(4)第5节:风尘的想象与写真(1)第6节:风尘的想象与写真(2)
第7节:风尘的想象与写真(3)第8节:风尘的想象与写真(4)第9节:风尘的想象与写真(5)
第10节:风尘的想象与写真(6)第11节:"人鬼情未了"的中国版本(1)第12节:"人鬼情未了"的中国版本(2)
第13节:"人鬼情未了"的中国版本(3)第14节:"人鬼情未了"的中国版本(4)第15节:"人鬼情未了"的中国版本(5)
第16节:杨四郎的伦理底线(1)第17节:杨四郎的伦理底线(2)第18节:杨四郎的伦理底线(3)
第19节:杨四郎的伦理底线(4)第20节: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1)第21节: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2)
第22节: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3)第23节: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4)第24节: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5)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