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天命所归是大国   》 第13节:13      王小东 Wang Xiaodong

  当然,如果儒家啥都不行,那我们就不会有13亿人口了。在历史上人多当然是成功的一个表现,当然到近代人太多了那是另外一个问题。肯定有人会说,那非洲人口也很多。实际上非洲人多么,黑人比例你算算有多少?他没多少。中国现在其实是不大成功的,我们的人口从占世界人口的1/2,减到1/3、1/4,减到现在的1/5,就是不成功的,因为相对人口在减少。举个具体的例子,中国历史上的刑罚司法,跟同期的西方比是不是更人道?的确是更人道。很多人讲中国有很多酷刑,这确实是在诋毁中国传统文化、诋毁中国传统。为什么?那些酷刑确实都存在,但你以此说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更残酷那就错了。死刑复核制度就是中国最早实行的,确立于北魏,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是要由国家最高当局皇帝或者皇帝身边的人,来决定一个老百姓是不是要判死刑。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有人说体现了中国清末官场腐败、司法黑暗,但一个学历史的朋友就讲,在清末那么腐败的情况下,这个案例还是体现了司法的有效:第一,杀一个杨乃武这么费劲儿,这说明权力的制约是有效存在的;第二,杨乃武的案子翻的时候,一百多个官员摘了顶子。中国现在如何呢,判了杀人、强奸,最后发现判错了,死刑都执行了,听说过中国一百多个官员摘掉顶子了吗,何况杨乃武翻案时还没死呢!
  四、制约中国的问题是软实力与硬实力不相符
  一讲到中国社会风气需要转变,有人就会到竞争与合作、利己和利他的平衡中寻求和挖掘,道理是没错,但真要去挖掘就难了。就说《色?戒》这个问题,也包括《集结号》,这些电影不仅解构了国家和民族,也解构了所有人之间的关系,把一个一个的人原子化了。更放大讲,这种解构是解构一切社会关系的现代社会大潮流的一部分。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民权运动中,左派兴起,解构盛行。但到80年代,解构思想在西方社会明显受到抑制,好莱坞从来没有被这个东西完全裹挟,《拯救大兵瑞恩》跟《集结号》是完全相反的,《拯救大兵瑞恩》是建构,《集结号》是解构。美国社会到80年代以后,实际上是向保守回归的,解构的劲儿已经过去了,但中国这时候刚刚兴起解构,可能还得解构一段时间。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革”以后,逆向种族主义的泛滥和对国家民族信心的丧失。表面上你看到好像是在控制,实际上这种控制反而帮助了这种解构,延缓了这种解构。《色?戒》放出来了,主流媒体一片叫好。早几年卫慧的《上海宝贝》,也属于解构的范畴,原本就没那么多人看,结果一批一折腾,反而看的人那么多。
  就这么简单。为《色?戒》辩护的自由派就说,电影里说去打仗去牺牲的都是傻冒儿,这种思想对台独也不利呀。我说你知道军事上有一种说法,叫无线电全频段阻塞么?比如在电子战争中我们打不过美国,我们可以用全频段阻塞,发出强烈的信号,把所有的电子信号都淹没掉。当然自己的信号也没了,但是不要紧啊,我们本来就少。他们的没了,他们亏大了。就是说,如果这种解构同时针对强势集团和弱势集团,那肯定是对弱势集团更有利。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我什么都没有,全砸了不就是一副锁链么?你什么都有,砸你东西不是砸多了么?
  中国的问题是软实力跟硬实力不相符,根本不像新儒家讲的那样,中国是一个软实力很强、硬实力差点儿的国家。中国硬实力现在也不如美国,中国软实力跟其他国家相比比硬实力的差距还要大。中国软实力可能比不上印度。当焦国标说要一分钱把中国卖给美国,当《色?戒》这样的电影获得主流媒体一致叫好的时候你就知道了,中国的软实力是负数:不要说去影响外国人,连中国人都影响不了。这种局面怎么扭转,唯一的希望就是民族主义;中国唯一的软实力,还能鼓动人心的,就是当今知识分子非常忌讳的、动不动就说是双刃剑的民族主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1第2节:2第3节:3第4节:4第5节:5第6节:6第7节:7第8节:8
第9节:9第10节:10第11节:11第12节:12第13节:13第14节:14第15节:15第16节:16
第17节:17第18节:18第19节:19第20节:20第21节:21第22节:22第23节:23第24节:24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