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鄭和下西洋與馬哥來華考:被誤讀的遠行   》 第13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3)      陳存仁 Chen Cunren

  《明會典》:明申時行等著。"禮部"捲一百至一百七,此書記載鄭和遺事極為詳盡,大有參考價值。
  《武備志》:明茅元儀著。其中的《四夷傳》捲二百二十五至捲二百三十六,此書有木刻圖畫,甚詳,而且有沿海星鬥圖,曾為各書重刻。筆者得《武備志》原書,其圖更精細。
  《古今圖書集成》:清蔣廷錫等編。其中的《方輿匯·邊裔典》捲八十五至捲一百六有鄭和遺事。本人購得全部"古今圖書集成",供作寫述本文之參考。
  《罪惟錄》:清查繼佐著。捲三十六亦有鄭和遺事。筆者請友人周達哉君在臺灣圖書館中復印得三百餘頁。
  《明書》:清傅維鱗著。"四國傳"捲一百六十六、一百六十七亦有鄭和傳記,記述不甚詳盡,在參考上較少價值。
  《明史》:清張廷玉等編。本係官書,筆者由乾隆武英殿初刻本所記鄭和遺事,僅七百五十七字,其簡略可知。
  《鄭和下西洋考》:清伯希和著。此書為西人所著,由馮承鈞譯成中文本,內容考證各地英文原名,頗見特色。
  《昆侖及南海古代航行考》:清費琅著。費琅為法國人,原著為法文,亦有馮承鈞譯本,寫出歷來書籍中文地名,皆用安南語譯出,此書內容,將各國對鄭和的考證,薈集甚多,可供參考。
  《交廣印度兩道考》:清伯希和著。上及唐代,下至明清,關於鄭和遺事亦有記載。
  《諸蕃志校註》:清馮承鈞註。此書為宋趙汝道所著,列入四庫全書中,筆者有《學津討諸蕃》原書,後由商務印書館請馮承鈞釋出校註,內容所寫南洋各地出産藥物甚多。
  《鄭和航海圖》:清嚮達著。此書為清代嚮達所繪,原圖為長捲,鄭和牽星過洋,所到之處均列入圖中,所列地名約有五百個。
  《航海史上第一人》:民國謝君韜著。係民國時代紀念鄭和下西洋五百五十周年而作,時為抗戰時代,在重慶出版,所記頗有特殊之處,簡而且明。
  《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航海傢鄭和》:民國柳籬著。此書係香港出版,引用寺院石碑拓本原文甚多,亦有參考價值。
  《檳檳嶼開闢史》:民國書蠹著。作者根據西人伏剋和姆所寫檳榔嶼過去情況,初時檳城僅有居民五十八人,自鄭和到後,華人接踵而至者,數以萬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第2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2)第3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3)
第4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4)第5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5)第6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6)
第7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7)第8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8)第9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9)
第10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0)第11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1)第12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2)
第13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3)第14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4)第15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1)
第16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2)第17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3)第18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4)
第19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5)第20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1)第21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2)
第22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3)第23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4)第24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5)
第   I   [II]   頁

評論 (0)